实力决定是花环还是花圈
在激烈的竞争中,决定最终胜负的基本因素是力量,或日“实力”。这就如同两个人打架,小孩打不过大人,衰弱的病人打不过强健的壮汉,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二者实力有别。
社会学告诉人们,力量是斗争取胜的基础,是人类角逐的基本依托。当两个人或两个集团相互竞争时,力量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拥有了力量,就有可能赢得胜利者的花环;不具备力量,就很可能要戴上失败者的花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东汉末年,朝政大乱,群雄并起。其始因在于东汉几代皇帝宠幸外戚、宦官。当然,外戚、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坏蛋——综观中国的历史,有能力、有作为、有忠义之心的外戚和宦官也不在少数,但是,东汉末年的外戚和宦官却绝对是致乱之源。究其根源,恐怕在于他们分分合合、你争我夺的根源,并非为天下百姓、汉室江山,而是为一己之私。自东汉“党锢之祸”开始,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便斗得不可开交。有点能力的大臣为求自保,就只能做好这道选择题:要么投靠外戚,要么投靠宦官。如同赌博中买大小一样,二者必居其一。由是,忠良之臣才无所施、德无所展,只得委曲求全。如此一来,宦官外戚作威作福,天下百姓灾祸尤深,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叫汉献帝。汉献帝的老爹汉灵帝在世的时候,非常宠幸太监张让等人。他把张让、段珪等12人封为“十常侍”,并且尊张让为“阿父”。于是,太监集团盘踞朝堂,太监子弟布列州郡,贪财害命,使得百姓倒悬、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张角看到天下即将大乱,遂扯起反旗,揭竿起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是一个很鼓舞人心的口号。天尚可以死,作为天子的皇帝,当然也可以“去死”!于是,众多饱受荼毒的百姓纷纷加人到农民起义中来,一时间,大汉江山风雨飘摇。
黄巾起义爆发后,曾有个叫张钧的大臣上书说:张角之所以能兴起黄巾之乱,数万人之所以归服张角,实在是因为十常侍的父兄、子弟、姻亲、宾客搜刮钱财、残害百姓造成的。所以,如果能斩杀这些太监以谢百姓,那么,草寇自然会消除。张钧忠心可嘉,然而,当时宦官集团风头正劲,树大根深,朝廷上下爪牙遍布,正直之士大多畏若猛虎,以明哲保身之道缄口不言。如今张让等人看见张钧不顾死活,居然跳了出来,敢在老虎口里拔牙,在老虎头上打苍蝇,简直是粪坑旁边打地铺——找(屎)死!就暗中指使御史诬陷张均勾结黄巾乱党,收取起义军贿赂,把张钧关进牢房,拷打致死。从此以后,朝政更加混乱,敢秉实直言的人日渐稀少。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朝廷论功行赏,张让等12人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都得到提拔,被无功封侯。再到后来,汉献帝的老爹灵帝得病快死了,想把皇位传给太子刘辩,于是就重用刘辩的舅舅,也就是朝廷大将军何进。这样,何进逐渐掌握兵权,组成了外戚集团,和太监集团抗衡。不久后,灵帝薨,何进拥刘辩继位,因为年龄小,所以刘辩的老妈何太后临朝听政,让自己的哥哥何进辅佐自己的儿子。一时间,何进混得风生水起,外戚集团盖过了宦官集团,掌握了朝廷的大权。这样,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矛盾的激化也就不可避免,双方剑拔弩张,火并之势一触即发。
但是,自古以来,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实力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有实力者,就更容易在斗争中获胜;无实力者,就只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了。何进手握兵权,又有当朝太后撑腰,总揽大权,所以实力稍稍占优,处于主动地位。太监集团张让等人,见何进实力太强,一时无法撼动,于是以退为进,转而贿赂何太后的母亲和弟弟,让他们在何太后面前为自己大唱赞歌。所以,太监集团也还能在下风中站住脚跟。
《三国演义》中说,何太后一家原先是杀猪的。何太后母以子贵,当上了当朝太后;何进兄以妹贵,当上了大将军。对何进而言,从杀猪到将军,这本来已是富贵之极。仅从个人享受来说,这似乎可以算得上是“车到码头船到岸”了。惜乎何进并不知足,他不能容忍太监集团依旧作威作福,和自己分庭抗礼,就想尽诛太监集团,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权势。于是乎,何进跟太后建议废掉张让等十数个当朝太监。
所谓废掉,并非仅仅将其从权位上拉下来而已。须知在古代,政治斗争刀光剑影,惨烈非常。如果失去了权力,也就失去了保命锁和护身符,会将自己置于鱼肉之地任人宰割。所以,张让等人闻知此消息后拼命活动,大搞“银弹外交”。果然,最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何太后被收买后,对何进说,汉朝历来就有使用太监的传统,现在哪能全废掉呢?何太后不让罢黜张让等太监,何进见事不谐,就和手下人员商议对策。何进手下爱将袁绍建议,应传召前将军董卓带兵进至洛阳附近,以为护卫。同时,何进命袁绍等人掌握兵权,控制都城,做出一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在如此压力之下,何太后被迫同意罢免张让等人。
但是,何进在力压张让等人一头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自古以来,宦官就和皇帝一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张让虽然被罢黜,但是,张让的儿媳妇,却是何太后的妹妹。于是,张让让他的儿媳妇进宫哭哭啼啼地向何太后求情。何太后到底还是心慈手软,就答应让张让回宫当差。于是,太监集团的势力又卷土重来。
这个回合之后,张让等太监集团受到严重打击。双方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势同水火,那么,你死我活的选择就摆在张让等人面前。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太监也是人,太监也会留恋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所以,张让等人虽然处境不利,也要同何进集团拼死挣个鱼死网破,而绝不会束手就擒的。
是年八月,何进进宫入见太后,要求诛杀张让等大宦官。哪知,消息提前被张让等人获知。他们在内宫布下机关,等何进一到,张让和段珪等人就把何进给抓了起来。在《三国演义》中,张让这样斥责何进:“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意思是,你本来是个杀猪户出身的臭小子,是我们把你抬举到这个地步的,你现在富贵了,就想一个人独占。你说我们贪腐,那谁是清廉的呢?今天翻看《三国演义》,仿佛张让和何进就是两个为非作歹的黑社会老大,因为分赃不均而火并。张让斥责何进,无非是为了富贵而已。但张让和何进的矛盾实质是太监集团和外戚集团的权力之争。在史书上,明明白白记载着张让责问何进的话。他说:天下如此,也不能全怪我们。你们说宦官秽浊,公卿大臣谁又是公正清廉的呢?张让说这话的目的是想说,如今天下大乱,也不全是我们宦官所致。你们大臣(外戚),也都是些不忠不廉之辈。张让的这番话,将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争权的丑态一语道尽!何进听到这种杀气腾腾的话,转身想跑,结果伏甲齐出,把何进砍作两段!
张让等人杀死何进之后,就假传诏书,任命自己信得过的几个近人掌权。大臣们听诏后迟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商量商量再说。”张让等人听了大怒。一怒之下,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做出了一个后来足以让他们的肠子都悔青了的决定:大将军何进的头颅,如同一个橄榄球般,划着漂亮的弧线,从宫里给扔了出来。接着,有太监宣旨:“何进作乱,已经被诛。”张让们大概以为,他们打着何太后的旗号行事,再加上又诛杀了领头的何进,诸大臣群龙无首,肯定不敢出头造次。所以,他们有恃无恐,把何进的脑袋当了一回球扔,过了一把瘾。
然而,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张让等人完全低估了诸大臣的智商。何进任用的手下,比如袁绍、袁术、吴匡等人,都是一时豪杰。《三国演义》把袁绍写成一个眼高手低之辈,其实在历史上,袁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带兵冲人宫中,见太监就杀,连那些不长胡子的男人也杀。当时,谁没长胡子,可就倒了大霉。史书记载,此次变乱,被杀的太监加上被错杀的非太监,总共大约两千多人。
张让等人低估了外戚集团的实力,结果引来了祸端。他们见变起仓促,只好事急从权,胁迫着小皇帝刘辩及皇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狼狈出逃。然而,当时也没有飞机、地铁之类的交通工具,想跑也跑不远,不久就被大臣王允追上。王允如切菜般,瞬间就杀了数人。张让见走投无路,又不敢弑君——再说就算把皇帝给杀了,自己也不可能取而代之,因为太监当皇帝,没人会心服,也生不出太子传袭江山——反复踌躇之下,看看实在没了活路,只得投河自杀。这之后,外戚集团势力大损,宦官集团土崩瓦解,继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东汉政权也随之瓦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