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会议价值 会议是一种信息传递、交流、创造的活动,是一个集思广益的渠道。通过会议可以使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会聚一堂,相互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达成新的共识。许多高水准的创意就是开会期间不同观念相互碰撞的产物。人们在会议中听人发言、参与讨论,从而获得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仅增加了见识、启迪了智慧,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所助益。
然而,当我们开始评估一个会议的价值时,矛盾总是伴随而来。一方面,有的会不得不开:管理层要安排一天的工作,员工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公司接到了一个大项目,需要紧急安排,一年的工作需要总结,最近团队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并解决……大家都明白,不开会,这些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然而,另一番景象又让我们对会议望而却步:领导在上面滔滔不绝,员工在底下昏昏欲睡,以安排工作为主的周会往往成为各部门抱怨公司流程的发泄场,话题从员工出勤聊到了企业战略,直到结束才把话题转到生产调度的主题上来,会上通过了十二项决议,但半年后发现一项也没实行,同样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继续上演…… 大多数经理人员对花费在开会上的时间之多感到有压力。究竟有多少会议能真正解决问题?作为管理者,你必须全面的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有必要开会解决,不能随便地把“还是开个会商量一下吧”这种极度口头禅似的话挂在嘴边。而对那些由别人组织、需要你出席的会议,同样需要仔细甄别参与的必要性。根据以往的经验,绝大多数会议并没有出席的必要。然而在现实中,拒绝参加会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简单的一个“不”字,却几乎难倒了所有人。
当需要不需要开会成了一种压力,立场与见地没有形成真正的动力,相反怨气却不断积累,成为一种负面的信息或氛围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先花3分钟,来评估会议的价值。如果你考虑过会议真正的代价,你安排和出席的会议就会少得多。
一、关于成本 即便你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了解开会究竟占用了我们多少时间后,你仍会感到吃惊。任何会议最大的成本通常是与会者的时间——从阅读议程,准备材料,到出席会议。如果与会者还需长途旅行,这个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最后还有“机会成本”,即这些与会者若不出席会议,他们能做些什么,为他们的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召集会议之前,必须考虑所有这些成本。
研究群体协作的专家迈克尔·多伊尔和大卫·斯特劳斯曾合写过一本《开会的革命》。按照书中所言: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职员,你一生中用以开会的时间,保守估计也有9000小时(即连轴转逾一年!)以上;如果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约35%的时间用于开会;如果你是高层管理者,更可能超过 50%。从财务数字来讲,大多数组织“直接”花在开会上的费用,占行政预算的7%~15%,还不包括以会议为名义的其他开销。
在西方国家有个流传多年的“伍德法”,即会议成员的年薪总额加薪水总额的25%~40%作为其他费用,再将费用换算到每一分钟,以一年26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全年就是 124800分钟来计算。
会议总费用=(会议参加人员的年薪总额A+40%A)÷ 124800分钟×会议时长(精确到分钟) 即使不按“伍德法”来算,就我们的日常所见而言,一小时的会议,如果参与者是十个人,那么这场会议的时间成本起码是十小时,还不包括下发通知、会场准备、会后清理等琐碎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们的每一个会议的成本都是惊人的。
二、关于效率 将某一次会议通过的具体事件进行列表,并考核其具体落实情况,即可得出其工作效率情况。当然,在评估的时候,要把重复讨论的部分标出来,有的问题可能从两年前的会议起就已经开始讨论,而且一直没有间断,直到近期才真正落实和改善,其成本也不应只计算一次会议。
三、回到最初的假设 回到最初的假设,就很容易检验会议是否已经偏离目标。给一个会议过高的期望值与附加值,最终会毁掉一个会议。弗塞斯在《开好会议》一书中提出:“我想斗胆倡导和建议禁止任何与诸如‘每周’这样的字眼有关的例会。”他要根据业务的旺季和淡季来调节例会的密度:为了应付旺季繁多的工作事项,增加召开例会的次数,而淡季就适当降低开会的密度。总之,开会是为了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走形式,因此“费力而不讨好”的会议应该尽量避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