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男人的王国、女人的世界、儿童的乐园;商,是能力,是智慧。
家商是提升经营幸福家庭的能力。它包括:婚商、智商、情商、健商、财商等,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种综合能力。
一、家是什么?有房子并不等于有家。有家并不是指拥有房子。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可见,有房子并不等于有家。有家并不是指拥有房子。
其实,家是一份重担,家是一份责任;是彼此真诚相待,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漫漫旅程的终点站。家是我们的人生驿站。在某种前提下,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像一件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才能更体现它的价值。
家其实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每当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一天的人们,肩负着事业的重压,拖着疲惫的身躯迈进家门,第一个最需要的感觉就是要看见家里那盏灯,见到那属于自己的灯光。无论是昏暗的油灯,飘忽的蜡烛,还是那明亮的电灯,都能给人一种安全、愉快、温馨的感觉。望着家人亲切的笑脸,闻着扑鼻的饭菜香味,或者许多人认为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这也是你最想要的幸福家庭。
家也像一副磨盘。两片粗糙的圆片石叠放在一起,下面一片固定不动,由驴拉着上面的一片一圈又一圈转动,这就是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成家后如同两片磨盘叠放在一起,不论你愿不愿意,时光推着你们转那转,磨啊磨,周而复始。磨,磨没了个人在家中绝对的个性;磨圆了夫妻双方的棱角;磨光滑了岁月留下的沟沟坎坎;磨就了家的百年和好、白头偕老。
二、你有几个家家是每个人一生中撇不开的情怀。有句俗语讲得很好: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动;捡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千里纵横,你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得有个妈。可见,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课堂上,我往往会以这样的问题与学员互动:——有家的请举手。
——啊?还有没举手的?——有一个家的举手我看看?——有两个家的?——有三个家的看有没有敢举的?——不敢举了是不是?想哪去了……过去我们或许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人这一生要有三个家:父母的家、自己的家、子女的家。
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是父母亲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是家选择了我们。常常是母亲将我们搂在怀里,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在父母爱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这就是父母的家!我们在这个家里获得生命,我们在这个家里学习成长,在这个家里,我们从父母那里“索取”父母的爱,在父母的关怀下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这个家无需我承担家庭责任,我们是这个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这个家的主宰者。在这个家里,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带给这个家庭更多的快乐。
与现在的孩子相比,那个时候的我们懂得少,只记得要听话、好好学习。其他的尊重、感恩、珍惜等懵懂不知。除了学校学到的有限文化知识以外,社会知识知之甚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长大了,到了恋爱结婚,成家立业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家是自己的家。我们要承担这个家的所有责任,我们成了这个家的主宰者。这个家我们有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与谁结婚,选择组建什么样的家庭,我们可以让这个家充满幸福和快乐,也无法阻止这个家充满痛苦和忧虑。
然后,我们慢慢地变老,到了晚年,子女长大成人,他们也慢慢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个时期的我们已没有孩提时被父母娇宠那样优越(想的少);也没有这个家没你不行的那种气势(做的多);剩下的就是,你的回忆是那样的遥远,还有你的生活方式和儿女们有时出现不协调的音符(除了想的多,其他的也做不了了)。这就是子女的家。
父母的家,自己的家,子女的家,这就成了我们的一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