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人数众多,却似乎没有独特的声音,没有清晰的面孔,难以发出个体的光芒,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性。在“领导慰问群众”的语境里,中心人物不是人数更多的“群众”,而是“领导”。这里的“群众”家庭生活困难,而对领导的关心甚为感谢。为什么领导是来“慰问”而不是道歉?被慰问者为什么只能感激不能质问?
一个人被视为“群众”而不是“人民”、“公民”,缺乏主动性,也就只能被动接受,既接受馈赠,也接受管理。中国古代有“使民”的说法,被“使”的“民”就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的。《论语》里孔子称赞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应当说子产是一位相当杰出的高级官员,两千多年前他来“使民”,似还不为过。但今天如果重复子产,甚至还不及子产,当否?根本点是,今天的宪法与宪法精神,早已使得公民个体和群体都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他们要求行使表达权和知情权,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更重要地,行使选举权。政府的职责不是“使民”,而是“服务于民”,这不是口号,而是基本的宪法观念。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传统文本有“役使群众”的说法,不过《史记》说:“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王安石说:“以道守成者,役使群众,泰而不为骄,宰制万物,费而不为侈……”这两个地方,“群众”被“役使”,但是,役使了“群众”的,却不是统治者,不是人,而是“美德”和“道”。这似乎也能启发当代,官员不能试图以“役使”的心态看待“群众”,而必须尊重本来是公民、选民的他们,尊重和保卫他们的权利。在这里,这个“役使”倒应当是反转过来的。1903年,《国民日日报》发刊词写道:“‘国民’二字之名义与范围,东方民族之所不解也;今若易言之日‘蚁民’,则其所顺受者也……咄!国何物,而顾以民支配之?岂不以国者,民之集合体也?……今以蚁民之名义,定乡民之范围,则国一篱也,一槛也,……任凭作弄,而不见有一毫之反动!嘻!东方民族之历史,可以此两端尽之者(蚁民与乡民)。世界陆沉,人道泯梦,即循此两端旧由之轨道,亦足以经行于小天地之内。何哉?近世纪之间,有随欧风美雨,新发现于东大陆之名词,日国民日国民云云者。”经过这些年的法政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国的状况当然去那时较远了,但这番话里的沉痛,还是值得警醒。“群众”一词广泛使用,表现出公众、公民主动性的缺乏。以故,我倡慎言“群众”、少言“群众”,而代之以相应的非模糊、非平凡、非平淡、非集体、非被动的概念。越慎、越少,则越好。当然,尤为重要的,是改变惯于使用“群众”提法的观念,以及观念背后的人物关系。
……
展开
——钟南山
在这里要读懂中国,并不容易,但他们的努力和执着,正在让这一个期许变为现实。经历过诸多的风雨,但那一种力量还在!
——杨锦麟
舆论监督,南江一珠。情关民疾,理发民主。
——张思之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有力者有爱,让幸福者沉思。
——王石
南周生南国,七天出一期,愿君多培育,此报最堪思。
——贺卫方
关怀社会,心系大众,呵护理想,保持智慧。
——李开复
百姓呼声,社会正义。
——茅于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