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控心术.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63014
  • 作      者:
    韩冬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韩冬,几个人的好兄弟,一些人的好朋友,老爸老妈不太听话的儿子,小妹不太称职的大哥,一个富有幽默感但初见之下比较沉默的人,崇尚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尊重每个人的追求和选择,写作出版了《玩转三十六计》《搞定孙子兵法》《四大名逗》《新功夫•霍元甲》《Q版史记》《Q版通鉴》。
展开
内容介绍

  《三十六计》流传久远,是我国古人在前人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基础之上总结而成的兵书,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精炼概括了中国谋略的精华,自成书以来,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在古代,《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并称双璧的军事杰作,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可见它的重要。
  《三十六计》精炼通俗,蕴含着辩证的易学思想,堪称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书中的不少谋略、成语今天人们依然能耳熟能详,吸引着人们不断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本书作者结合现代博弈论与行为学知识,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全新演绎了这部谋略经典,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人生、管理、商界等领域,你所遇见的一切难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套 胜战计
  中国文字有一个好处,就在于每句话都可能包含文字之外的深远意义,不能每次都“顾名思义”。比如说对于“胜战计”这个标题,你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怎么才能打胜仗的计谋”,事实上整本
  《三十六计》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而胜战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胜战计的研究内容是“我方在具有充分胜利条件下如何获胜”。不要问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意义,古今中外由胜转败的案例不在少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如何能保持现有的优越条件,不至于让敌人因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名垂千古。
  二、斗争讲究速度,如何才能在现有条件之下多快好省地取得最后胜利。
  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胜战计”中要研究的。
  第一计瞒天过海
  让我轻轻地蒙上你的眼,让你以为这是芳草萋萋的田野,而不是会狼吞虎咽了你的大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按语】
  要搞计谋,应该大摇大摆地搞,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来弄。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都是愚人和俗人的作为,而不是谋士这样的高级人才之举。
  三国时期,孔融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孤城里面。因为孔融从小就知道应该把大一点的梨让给别人吃,而自己吃小的(这样才不会拉肚子),所以大家都觉得他知书达理,是孩子们的榜样。有个叫太史慈的人一方面很仰慕孔融,另一方面受过他的恩惠,所以甘愿突破重围去搬救兵。就这样贸然骑着马冲出去当然是不行的了,会被敌人的飞矢射成一只刺猬的。于是太史慈想
  了一个名为“五日突围法”的办法,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天,太史慈骑着大马扛着弓,背着几支箭,后面跟着几个士兵扛着箭靶。太史慈牵马进入堑壕,竖起箭靶,练习射箭,射完后回城。(城内外的士兵愕然不止)
  第二天,太史慈同样出外练习射箭,重复昨天的系列动作。(因为箭法极臭,所以围城的敌兵有的站立观看,有的根本就躺着不动)
  第三天,重复前两天的系列动作。
  第四天,重复前三天的系列动作。(因为枯燥乏味,所以围城士兵已经懒得动了,就当他们不存在一般)
  第五天,太史慈吃饱了饭,准备了一匹快马,到了练习射箭的时辰,忽然跨马疾驰,从躺着的敌人身上跨将过去。等敌人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跑出大老远了。
  【案例】
  一条大河波浪宽,薛仁贵瞒天过海
  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驾驭宝马,亲自带领部队出征,后面跟的是一路小跑的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他们这是去平定东土。有一天,浩荡的大军走到了一处大海边,放眼望去,浪高八尺,一望无际。也就是说,出征前既没有做好路情勘察工作,也忘了带向导带路,而且也没有拉几条帆船出来。老大于是召集管事的头头问他们怎么过海,头头们呈现出与往常被问到问题之时一模一样的表情——大眼瞪小眼,小眼瞪瞎子。
  就在郁闷之时,来了一个一直居住在这片海边的有钱人,请求面见老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个有钱人老远就踏歌而来。老大和诸位头头仔细一听,歌词是这样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长大,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歌声抑扬顿挫,甚是好听。老大一听歌词这么质朴和憨厚,没有临检就让那人进来了。有钱人一进
  来,便说三十万人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有酒有肉。风尘仆仆的老大一听大喜,也不管是不是埋伏就跟着去了。走到这户人家外面一看,好大好大的房子,都是用顶呱呱的彩棉内衣遮围起来的,遮围得密不透风。有钱人领着老大走到东边的房间,房间里面更是装潢得华丽无比,用足球场上的绿茵草铺地。老大也没管草里面会不会有螨虫就躺了下去,带领众官开始饮酒作乐,也不管酒里面是不是放了奇淫合欢散。不知道这些人真的就是这么豪迈大度,还是《永乐大典》的作者为了赶进度,才这么写的。
  ……
展开
目录
控心术—
—读懂《三十六计》,看透身边人
总 说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一条大河波浪宽,薛仁贵瞒天过海
五张羊皮换一个谋士,计谋还是投机?
古今中外最爽的卧底——花天酒地楚庄王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孙膑围魏救赵,庞涓含泪自尽 
李秀成兄弟与肉夹馍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子贡一人借三刀,终保鲁国安全 
为二枚桃子而死的三名壮士 
黄门借刀杀人反被刀割  
第四计 以逸待劳
老生姜王翦嚣张的以逸待劳之计 
荀萤的三班倒工作制度 
曹刿论持久战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老男人勾践卧薪尝胆 
败家子二袁与趁火打劫的曹操  
暗号“反清复明”的由来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触龙成功送出人质 
大船的威慑力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夜幕下的草人 
张仪空手套白狼 
贾南风设计废太子  
第八计 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的模范——韩信 
裴行俭平定叛军  
第九计 隔岸观火
人头是这样被砍下来的 
苏代点“火”,保住赵国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我的哥哥公孙鞅 
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勿随便捂住鼻子 
下了血本的“笑里藏刀”之计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李牧牺牲小肥羊,大败来犯之匈奴 
凄凉的司务长  
深明大义的田完子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谢石顺手牵羊大败秦军 
死在石榴裙下的齐庄公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秦穆公翻船记 
让女人说真话的最好方法 
七种武器之首——凤阳花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一条被动了手术的鱼
冤大头张石庆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孙策调虎离山尽得卢江郡 
三名奥运健儿的人生 
古代的消防队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耐心的诸葛亮与厚脸的孟获 
楚国打败仗的用处
冒顿厚积薄发的故事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那车大山似的柴薪 
鲁班与墨子斗智斗勇 
五个大力士与五头大铁牛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秸秆的妙用 
那一夜的浪漫 
美酒加香蕉,一坨接一坨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我能想到最惨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没有饭吃 
八十名美女与孔子之间的浪漫故事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老王悔在契丹的破坏 
饭是怎样蹭到口中的? 
带着救生圈的男人们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死诸葛亮吓退活司马懿 
敲鼓能手 
姜维的反面教材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纸上谈兵的赵括 
黄巢关门捉唐军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范雎的发家史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晋献公假道伐虢成经典  
郑庄公首都之行 
刘邦的表彰大会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赵高偷换密诏,胡亥坐上龙椅 
高科技产品——多彩狼牙棒 
打劫归来被反打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孙武操练美女记 
中指一竖,噩梦自然来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狄青妙手抛硬币 
曹操煮酒论英雄 
殷纣王的好日子 
砍还是不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的由来 
诸葛亮计败司马懿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有勇有谋的张飞哥哥 
七月七的喜鹊 
张良用计保太子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袁绍反客为主夺取冀州  
郭子仪平叛记 
造反广告做得好,不如打仗计谋好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董卓是这样挂掉的 
黄歇之死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城计战例 
射雕英雄传 
诸葛亮与太上老君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蒋干盗书被下套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义气·胳膊·妻子 
李穆智救宇文泰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败事有余的蒋干 
慎子计保五百里土地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晋文公的体面撤退 
鸡鸣狗盗的故事 
檀道济的撤退之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