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胜战计
中国文字有一个好处,就在于每句话都可能包含文字之外的深远意义,不能每次都“顾名思义”。比如说对于“胜战计”这个标题,你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怎么才能打胜仗的计谋”,事实上整本
《三十六计》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而胜战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胜战计的研究内容是“我方在具有充分胜利条件下如何获胜”。不要问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意义,古今中外由胜转败的案例不在少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如何能保持现有的优越条件,不至于让敌人因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名垂千古。
二、斗争讲究速度,如何才能在现有条件之下多快好省地取得最后胜利。
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胜战计”中要研究的。
第一计瞒天过海
让我轻轻地蒙上你的眼,让你以为这是芳草萋萋的田野,而不是会狼吞虎咽了你的大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按语】
要搞计谋,应该大摇大摆地搞,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来弄。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都是愚人和俗人的作为,而不是谋士这样的高级人才之举。
三国时期,孔融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孤城里面。因为孔融从小就知道应该把大一点的梨让给别人吃,而自己吃小的(这样才不会拉肚子),所以大家都觉得他知书达理,是孩子们的榜样。有个叫太史慈的人一方面很仰慕孔融,另一方面受过他的恩惠,所以甘愿突破重围去搬救兵。就这样贸然骑着马冲出去当然是不行的了,会被敌人的飞矢射成一只刺猬的。于是太史慈想
了一个名为“五日突围法”的办法,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天,太史慈骑着大马扛着弓,背着几支箭,后面跟着几个士兵扛着箭靶。太史慈牵马进入堑壕,竖起箭靶,练习射箭,射完后回城。(城内外的士兵愕然不止)
第二天,太史慈同样出外练习射箭,重复昨天的系列动作。(因为箭法极臭,所以围城的敌兵有的站立观看,有的根本就躺着不动)
第三天,重复前两天的系列动作。
第四天,重复前三天的系列动作。(因为枯燥乏味,所以围城士兵已经懒得动了,就当他们不存在一般)
第五天,太史慈吃饱了饭,准备了一匹快马,到了练习射箭的时辰,忽然跨马疾驰,从躺着的敌人身上跨将过去。等敌人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跑出大老远了。
【案例】
一条大河波浪宽,薛仁贵瞒天过海
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驾驭宝马,亲自带领部队出征,后面跟的是一路小跑的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他们这是去平定东土。有一天,浩荡的大军走到了一处大海边,放眼望去,浪高八尺,一望无际。也就是说,出征前既没有做好路情勘察工作,也忘了带向导带路,而且也没有拉几条帆船出来。老大于是召集管事的头头问他们怎么过海,头头们呈现出与往常被问到问题之时一模一样的表情——大眼瞪小眼,小眼瞪瞎子。
就在郁闷之时,来了一个一直居住在这片海边的有钱人,请求面见老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个有钱人老远就踏歌而来。老大和诸位头头仔细一听,歌词是这样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长大,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歌声抑扬顿挫,甚是好听。老大一听歌词这么质朴和憨厚,没有临检就让那人进来了。有钱人一进
来,便说三十万人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有酒有肉。风尘仆仆的老大一听大喜,也不管是不是埋伏就跟着去了。走到这户人家外面一看,好大好大的房子,都是用顶呱呱的彩棉内衣遮围起来的,遮围得密不透风。有钱人领着老大走到东边的房间,房间里面更是装潢得华丽无比,用足球场上的绿茵草铺地。老大也没管草里面会不会有螨虫就躺了下去,带领众官开始饮酒作乐,也不管酒里面是不是放了奇淫合欢散。不知道这些人真的就是这么豪迈大度,还是《永乐大典》的作者为了赶进度,才这么写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