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关税壁垒的演变及其贸易保护效应: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403224
  • 作      者:
    李健著
  • 出 版 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健,1956年9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温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现已在全国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教材或专著10部。主要论文有《论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难点与对策》、《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对策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壁垒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与应对国外反倾销》、《绿色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因与对策》等;主要著作有《新编进出口实务》、《电子商务基础与实验》、《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等;主持省级以上课题8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非关税壁垒的演变及其贸易保护效应: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视角》包括如下主要内容: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绿色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知识产权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蓝色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贸易救济措施及其贸易保护效应;服务贸易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等。作者李健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非关税研究添砖加瓦,对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力图为专业研究人员研究非关税壁垒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可作为其他读者了解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非关税壁垒及其演变的专业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3)过分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还会恶化创新
    条件过分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迫使创新者不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创新,而是用于避免踏上“侵权”的雷区。美国专利项目设置越来越细,过去人们为每份新软件设置专利,现在却几乎为每一条编码设置专利。这样做表面上有利于保护发明者利益,实际上极大地阻碍了整体技术的创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谁想在软件领域有所建树,他都要考虑所做出的软件中使用的编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现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在资金,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本应该得到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过分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引进技术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还增加了企业在自主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心理负担,总是担心“侵权”而畏缩不前,阻碍了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进程。
    4)发达国家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来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达国家拥有知识优势,它们就会利用知识产权的特性,结合国际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壁垒具有隐蔽性、歧视性和报复性特点,掠夺发展中国家。①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标准的技术难度,使被动接受标准的发展中国家要支付高额的使用费才能达到相关标准。这种技术标准在知识产权的掩护下显得合理合法,使企业极少去考虑这种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否具有合理性。例如,美国就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报复性特征来保护自己,打击对手。报复性主要指一些国家利用本国国内贸易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影响正常贸易为由对其他国家进行报复。其中以美国的“超级301条款”和“337条款”最具代表性。美国国内贸易法中的“超级301条款”规定,美国将对认为对美实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国家进行报复,其中不公平贸易做法包括美国认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的做法。 
    ……
展开
目录
1 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及发展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及影响
1.2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特点
1.3 非关税壁垒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合理运用
1.4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新型非关税壁垒

2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非关税壁垒
2.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
2.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动机和目的
2.3 贸易保护理论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2.4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概述
3.2 国外重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新进展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3.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4 绿色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4.1 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与政策渊源
4.2 绿色壁垒与贸易保护
4.3 绿色壁垒的实质与作用机理
4.4 滥用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4.5 滥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5 知识产权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5.1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5.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影响
5.3 337条款及其贸易保护
5.4 滥用知识产权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6 蓝色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6.1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
6.2 劳工标准与贸易壁垒
6.3 SA8000贸易壁垒与蓝色贸易制度
6.4 蓝色壁垒的形成及其双重效应
6.5 滥用蓝色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7 贸易救济措施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7.1 贸易救济措施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7.2 全球贸易救济案件的特点及趋势
7.3 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7.4 滥用保障措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8 服务贸易壁垒及其贸易保护效应
8.1 相关文献综述
8.2 服务贸易壁垒的演变及特征
8.3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8.4 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影响及其测度
8.5 滥用服务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效应

附录一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
附录三 《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1337节: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