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营造扩大内需的消费环境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结构
流通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消费、技术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流通领域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流通业结构的优化也推动着生产、消费、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演变,并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先导因素。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更多需要消费拉动,消费拉动需要通过流通,而流通业态的变化和商品结构的变动则是由消费结构决定的。为此,第一,应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化,注重增强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加快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同时,要不断推进流通业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秩序,通过加速市场化进程带动流通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批发零售贸易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要改变简单的提供运输和仓储等服务方式,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加快新兴流通业的发展。第三,进一步实行市场准人开放化,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进入流通业,形成与国有流通企业相互竞争的局面,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质量。
四、以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为抓手,完善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
首先,政府要认真研究国有流通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去留问题,积极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流通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连锁和联合等形式,连小成大,引导和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其次,要继续优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流通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优化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重构现代批发体系,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及时调整零售餐饮业的业态结构。第三,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流通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发挥“示范效应”,在为内外资流通企业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流通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