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灿飞,1972年12月生子江西省永新县,1994年和199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8月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1997-1998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2001-2003年为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助理教授,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9年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区位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等。现为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城市规划》、《中国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和Eurasian Geography andEconomics编委。 2007年5-1 2月和2010年2-5月分别被聘为世界银行咨询专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2项。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代表性中文论文见于《地理学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以及《管理世界》等期刊,英文论文发表于Regional Studies, Urban Studies, Papers inRegionnl Scienc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Migration RevieW. China & World Economy, Growthand Change, Post Communist Economies以及Geographische Rundschau等期刊。著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公共政策》(合著,2002)、《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05)以及《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地理集聚》(2008)。曾获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2007)、北京大学奖教金北京银行奖(2007)和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4)。
格雷戈里·K.英格拉姆,先生是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任国际研究部共同主任。曾任世界银行业务评估总干事,早期任职于城市发展和研究部,并主持了《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任职世界银行之前,英格拉姆先生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他在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市场、交通、评估、基础设施、环境和发展等领域出版有专著。他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斯沃斯莫尔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阿曼多·卡伯内尔,是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担任规划与城市形态部主任。2000年开始任哈佛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讲师和城市规划与设计评论员,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划工作室(planning studio)授课。在1999年供职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之前,卡伯内尔博士是科德角委员会创始人兼执行主任,该机构是一个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机构;他同时也是马萨诸塞州千人基金会创始人和理事会主席。作为地理学者,他曾获得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勒布奖学金。在1991-1992年间,他主持国家科学院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工作。此前,他在波士顿大学教授城市与环境分析及政策,并任康涅狄格环保部土地利用政策部门的主任。
康宇雄博士,是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发展博士学位和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在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他主要从事财产权利和义务、土地管理、地方公共财政等领域的研究。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的访问教师,讲授预算、财政政策评估、发展中国家城市公共财政、高级公共财政等课程。他曾任俄亥俄州亚克朗大学(1999-20-03)和香港科技大学(1996-1998)助理教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