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漂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06906
  • 作      者:
    格言杂志社编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格言》杂志社,以“开启语言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办刊理念的文摘期刊,作为国内第一本以“提高读者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的文摘类期刊,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认可。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国内文摘类期刊大有泛滥之趋势,这样就必然会鱼龙混杂。在众多的文摘类期刊当中,由格言杂志社编著的《格言(漂族)》(月刊,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虽然是一个后起之秀,但却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原因很简单,就是定位准确,同时《格言(漂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展开
精彩书摘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为离开村庄才有出息。我只能让自己有出息点儿。
    我选择在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为了不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要走得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在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拥有的东西就无法舍弃。
    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下饭。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炒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用开水一冲,加点儿红糖,很香。在我陶醉于母亲说的营养时,喝着麦乳精的同学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
    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却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我既说不好普通话,也说不好省城的方言。说普通话,边音和鼻音、卷舌音和翘舌音分不清;说省城话,走在大街小巷,别人一听,都嗤之以鼻。我为企图抬高自己而装腔作势感到难受。我开始很少说话,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够上品位地交谈,只有上厕所时,会冷不丁骂出一句家乡的脏话。
    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走路还没学会挺胸亮脖子,说话还没学会慢条斯理,办事还没学会大刀阔斧,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老乡来时,我打肿脸充胖子招待他们,我怕他们说我小气,说我忘恩负义,我瞧不惯他们的心眼儿,同时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感到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着我,照看着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许多人。
    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得感谢利叔。利叔和我是同村人,出来许多年了,混出了一点儿名堂,他常常为帮不了村庄而揪心。给我办事使他找到了寄托,他说他不是在帮我,只是在帮村庄。
    在城里我单身了许久,和乡下女子相处惯了,和城里的姑娘总有点儿格格不入。后来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我身上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
    后来,父亲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贴补我的家用,曾经令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在了大桌上。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别有一番滋味。母亲喜上眉梢地来回奔忙,有时为了应急,母亲会拿假土鸡冒充,算账时偷偷打点儿折。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儿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这种感觉很亲切、很贴心、也很自得。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在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人微言轻时,我们害怕提到村庄,怕由此引起人们的歧视;当功名趋盛时,又总期待他人提到村庄,让人知道我们付出的努力;当我们贫穷时,总为村庄感到羞涩;当我们富有时,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做铺垫,当做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地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把名利修炼成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希望回一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儿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
    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曾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然而,正当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却又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在那里久久徘徊,似乎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因为过去我们带走太多,所以总认为取之不尽,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了一把铁锹、一把斧子,那些东西对我们没有用,我们带走的是别的东西,尽管两手空空,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似乎只有我才知道,而我又只有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它上路。
    ……
展开
目录
工笔·万象
带着村庄上路
地下的美好生活
土耳其奇遇记
美给自己看
故乡的炒米
小清新的世界地图
行者无疆
都市“钟摆族”
80后留美学生日记
流浪汉的“微”力量
穷游天下
不靠谱的驴友
火车火车慢慢跑
异乡记
北漂小妹
超越自我
一个白领的一天
歌典:现实如蚁,梦想成蝶
最好的夏天
坐公交车去旅行
在西贡
骑自行车环游世界
台词:为了相遇的奇迹
138天的生死漂流
待烧浪子
只做特殊的旅客
来北京的第一天
热帖子:一把吉他闯江湖
东坡的旅游线路图
不买房,去买梦想
走,边工作边旅行

写意·浮光
谁人黄河青山外
假如你相信爱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故乡的麦子
蝴蝶曾经飞过沧海
漂泊
一个听众的演奏会
流浪人生的N张面孔
与你偶遇在孤单的旅程
小偷与乞丐
云的南方
我们去江南吧
老去的故乡
影子旅行
远方
选段:火车承载的诗与记忆
月圆之夜
只是想说一声谢谢
没有故乡的人
台词: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睡在大地上的兄弟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何人煎出春意长
家在途中
超市里的中国老人
歌典:边走边唱
谁来陪护我们的感情
原乡
哪个城市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
旅游的实质
亲情的河流
回家或者打个电话

泼墨·豪情
世上没有走不完的路
周云蓬:卖唱是一种交流
背上厨具走天下
说不尽的万水千山
中关村男孩的梦想
她们。一直在路上
借个背包就出发
有脚不怕山高水长
骑行者的选择
大泽的航海梦
在漫长的旅途中
孔子的“求职简历”
面具下的悲喜人生
在流浪中寻找自我
我在流浪
出逃
请问,西藏怎么走
台词:漂洋过海来爱你
我要从云缝中跳过去
有一种人生没有为什么
奇迹源自激情
民国时期的“北漂”
以温柔敦厚的胸襟去实现梦想
足迹遍天涯
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日本鬼子”北漂记
是的,还是要旅行的
没有归程的南极之旅
与梦想相遇
书屋:背包客的背包圣经
一个人的毕业仪式
美国打工记
酥油女孩

白描·微语
行走的仪式
年轻的旅行者
朝圣西藏
晚安,所有孤独的旁听生
台词:找自己。去远方
那些流于香醇的时光
巴黎街头的阅读
老家
选段:温一壶乡愁下酒
大地无乡
麦穗留给流浪人
火车上的时光
远在他乡的故乡
看看大海,看看浪花
忘记目的地
带着玩偶去旅行
在路上
旅途的终点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舌尖上的家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热帖子:打城里来了个土老帽
一壶漂泊
尺八
游荡的人最富有
很远很近的地方
流浪的艺术
背包客行动指南
独自旅行
流浪的小屋
幸福就在缓慢里
故乡在远方
21世纪10年代
活力人生十大印记之八: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