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认为,而且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样一段经文乃是显明基督教思想是如何深深地渗透着希腊精神。似乎,使这一整段经文起作用的是“效法上帝”的观念,一种位于希腊道德传统核心地位的观念。然而,这不过是克莱门着手之处而已,而并不是他的结尾。在他的手中,这种希腊主义的概念被置于一种崭新的而且对希腊人来说迥异的从圣经和基督教传统中引出的观念。“效法上帝”意思是指成为“像基督的”。
克莱门并不是在作一种提供文本考据(proof
texting)的工作,也就是说,从圣经中引述那些与要论述的问题仅仅在语词上相似的经文。他用从圣经中引出的一系列词汇和概念性的架构将来自《创世记》和柏拉图《法律篇》的引文包围起来。请注意,有多少新术语伴随着上帝的形象这一概念而出现: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罪(引自《以西结书》18:4-9:“犯罪的他必死亡”)、恩典、信仰、盼望、仁爱、效法基督、恢复、永生。尽管克莱门在这里没有谈到,但他或许内心会想到《约翰一书》中“我们必要像他[上帝],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一段与此有关常常为人们引用的经文。
观念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当柏拉图的“效法”概念与圣经中“上帝的形象”联系起来,并被解释为“效法基督”时,就产生了一种从柏拉图思想中难以找到的含义。效法上帝已经变成了具体、可见、人性化、触手可及的。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念,而是被落实在了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的人--耶稣基督身上。人类竭力追求的61目标已经由某个分享了人类生命与苦难的人达到了,因此通过仰望基督就有可能晓得上帝的形象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克莱门来说,圣经是一卷关于基督的书。它并不纯粹是古老、令人尊敬的神谕,或者说是对数个世纪之前所发生事件的描述,而是一卷关于一个活生生的人耶稣基督,他是上帝的儿子。“假如你们真正希望看到上帝,”他写道,“就要将你们自己带到基督面前。”在圣经的字里行间,人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生命,虽然他的生命可以用过去的言语和事件来进行讲述,但他却仍然活着。圣保罗写道:“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
……
展开
——蒂莫西·乔治(Timothy George),桑福德大学比森神学院教务主任,《今日基督教》执行编辑
一部介绍基督教古圣先贤的妙笔生花、学养深厚的力作,将教会如何通过不断思想上帝的圣言来生活的情形精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艾弗里·杜勒斯枢机主教(Avery Cardinal Dulles),福特汉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