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慈悲的力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48248
  • 作      者:
    牛牧编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20位大师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幸福、有力原来如此简单

从小事和大师学如何得福报,浅显易懂,温情风趣,适合对佛法感兴趣的初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弘一法师、印光法师、虚云法师、星云法师、净空法师、一行禅师……20多位现当代大德高僧360篇真实的人生故事,于生活点滴处为读者开示生活的幸福之源、化解身心的困惑纠缠,点醒自己未曾认知的力量奇迹。
展开
精彩书评
    人生,便是一场既悲且喜的过程,但中间没有一件足以任人轻视。<br>    ——弘一法师<br><br>    我当年固然示弱,但弱也无妨,希望你能学我对外示弱,对内自强。<br>    ——印光法师<br><br>    有心入定,必不能定;无心入定,如泥木偶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br>    ——虚云法师<br><br>    从原有的职位脚踏实地做去,各具菩提心肠,打得破利害关系,使此心毫无牵累,不再作物质的奴仆,自然能领悟生命的真谛。<br>    ——太虚法师<br><br>    佛法是教人修心,去那些贪嗔痴的习气毛病,不是教修身,炼什么长生不死,如果都不死,不成了老妖精吗?<br>    ——倓虚法师<br><br>    戒是对自己的,不能用戒律去看别人的过失。<br>    ——能海上师<br><br>    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br>    ——广钦法师<br><br>    学佛的人,不仅拜拜佛像,念念佛号就够了;要知道佛的真义,并不是木雕泥塑的偶像就能表诠出来的。<br>    ——慈航法师<br><br>    禅修的死,不是肉体的死亡,乃是死掉攀援心和执着心,禅修之际,心不念过去,不想未来,不住现在,便是心的大死。<br>    ——圣严法师<br><br>    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是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br>    ——证严法师<br><br>    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                            <br>    ——星云法师
展开
精彩书摘

    弘一法师<br>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法名演音,号弘一,暮年号晚晴老人。1880年出生于天津河东,因生母王氏祖籍浙江平湖,自称浙江人,以示纪念先母。<br>    法师祖上是京津一带的豪门巨富。其父李筱楼先生慈悲仁义,常年抚恤贫寒、施舍孤寡,人称李善人。<br>    法师自幼聪慧过人,十三岁习篆,十五岁能诗,十七岁治印,十八岁成婚,二十岁文章惊海内,是当时有名的才情公子。<br>    1905年,母亲病逝,法师扶灵柩回天津。随后东渡日本留学,主修油画,兼攻音乐。课余热心话剧艺术活动,联合留日同学组织"春柳剧社"。在此期间,法师创办了我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br>    5年后,法师学成归国,先执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后转到上海城东女学,讲授国文和音乐。1912年,加入"南社",又应陈英士先生聘请,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不久,到杭州执教于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与著名教育家夏丏尊交好。<br>    1916年,法师偶读夏丏尊先生推荐的日文杂志,其中说断食为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于是到虎跑大慈山试验断食三个星期,自觉身心轻快,脱胎换骨,返校后手书"灵化"二字。1918年8月19日,法师抛家舍业,入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皈依了悟法师,之后云游四海,三入闽南弘法。<br>    晚年,弘一法师积极开展讲经活动,就律宗、华严、净土学说作详细阐发;并且关心佛教教育,在泉州开元寺倡办南山佛学苑。1942年10月13日午后八时,弘一法师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br>    佛门弟子尊奉弘一法师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br>    1. 慈悲的力量<br>    弘一法师出家后,大画家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br>    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师,他看见一只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没有伤人的意思,徐先生觉得很奇怪,便问:"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br>    2. 12粒奎宁丸<br>    有一次,弘一法师生病了,书法家黄福海先生为他带来了12粒当时紧缺的奎宁丸。当黄先生把药送到弘一法师下榻的温陵院时,没想到法师只肯收下捎带的部分普通药品,唯独不收奎宁丸。<br>    法师说:"奎宁丸目前是很稀罕的,我的病不是很重,还是转施他人为宜。"最后,在黄先生的坚持下,弘一法师只收了6粒。可是过了两天,法师又托人把这6粒奎宁丸赠送给了承天寺里一个患疟疾的小沙弥。<br>    3. 李老夫子<br>    弘一法师旧年回上海时,总是把铺盖寄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院的门房里。老门房闻玉特别佩服弘一法师,尊称法师为"李老夫子"。 闻玉曾回忆:"老夫子每次回来取铺盖,都送给我三块银元,一年十二块。老夫子剃了光头,在院子里提水浇花,叫我们'居士',自称'小僧',要我们坐,他亲自送茶水,留我们吃素饭,菜里没有油,那么苦,我们都哭了,他吃得有滋有味,简直是活菩萨,真神谁见过呢?"弘一法师圆寂后,老门房闻玉每天给他的"老夫子"烧一炷香。<br>    4.出家前最后一事<br>    1918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弘一法师出家前最后一天晚上,他想起早在头一年,他所在学校同事姜丹书的母亲辞世。当时姜丹书请他为其母书写墓志铭,法师答应了,可迟迟没有动笔。<br>    想到这里,法师点燃一支红烛,写下了他在俗时的最后一件书法。写完后,他当即把毛笔折成了两截。第二天一大早,即出家为僧。<br>    姜丹书闻讯赶到法师的居室时,早已人去楼空,唯见残烛一支,断笔两截,再有的就是端放在书桌上的《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落款是:"大慈山演音书。"<br>    5.替老鸭乞命<br>    1928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弘一法师在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子的主人说这老鸭肉可以治病,这只鸭子正是送给病者宰杀吃的。弘一法师听后,倍感老鸭的不幸。他于是恳请船主把老鸭救下来,并表示愿意用三金赎老鸭。在他的救助下,老鸭获救了,随法师一起下了船。事后,弘一法师特意让丰子恺将这只老鸭的样子画了出来,一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法师为此画题词:"罪恶第一为杀生,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蓄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br>    6.做艺术先做人<br>    弘一法师在俗时,案头常有一本明代刘宗周编著的关于古代贤人德行的《人谱》,他还亲笔在封面上题写了"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加一个红圈。他经常对学生丰子恺说一些书中有关做人与艺术的准则。他把其中"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思想讲给丰子恺听,要求他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要做一个艺术家,必先做好一个人。他认为一个文艺家若没有"器识",无论技艺如何精通圆熟,也不足道。所以他告诫丰子恺:"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br>    7.不能走到他前头<br>    弘一法师答应同黄福海一起去照相馆拍照留念。正在走的路上,法师突然放慢了脚步。黄福海发现有个和尚走在他们前面,这时,弘一法师指着和尚的背影低声对他说:"这位就是承天寺的大和尚,他岁数比我大,出家比我早,是佛门中的老前辈,所以我这时要慢一点走,不能走到他的前头。"<br>    照相的时候,法师双手拿着念佛珠,立定不动。<br>    黄福海问:"怎样照才好?"<br>    法师很客气地回答:"随便。"<br>    摄影师布置好背景,调适了光线,黄又问:"这个样如何?"<br>    法师答:"就这样好。"<br>    8.爱鼠常留饭<br>    有一年,弘一法师住进山中一座简陋的茅棚小屋。<br>    头一天深夜,入睡后的法师就被一群老鼠的吱吱乱叫声吵醒了。法师起身披上僧衣,拖着草鞋,点燃小油灯,在屋子里照了一遍,发现老鼠不仅把弟子为他刚做的僧衣咬了几个洞,竟连屋里佛像的手足也咬烂了。法师举着灯伫立着,一动不动,突然眼睛一亮:苏东坡有"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悲心,我何不用饭饲养这些老鼠,这样,它们就不会乱咬了。于是,吹灭了灯,继续睡了,任由老鼠乱窜。<br>    第二天,小沙弥送来了早斋。弘一法师还没吃一口,就先把饭菜的大半撒在佛像脚下;午斋照样。就这样早中两餐,每日如此。果然,老鼠渐渐被驯服了;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前来"用斋",再也不去乱咬衣服和佛像了。<br>    弘一法师在那里住了五百天左右,喂了四百多天老鼠,奇怪的是老鼠始终还是那几只,没有见到它们迅速地繁殖。<br>    9.当众痛哭<br>    有一年静权法师到金山寺宣讲《地藏经》,弘一法师参加听经,两个月没有缺过一次课。一天,静权法师从经义讲到了孝道的重要,不知什么时候弘一法师已泪流满面,最后竟然抑制不住当众大哭起来,全体听众没有不愕然慌张的,就连静权法师也被弄得目瞪口呆,不敢讲下去。后来经人询问才知道弘一法师听《地藏经》非常感动,当时想到了母亲,情不自禁悲伤起来。不过,法师也意识到自己当众哭泣,惊扰了其他听众,就给自己写了一张座右铭:"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br>    亦幻法师看到弘一法师如此追思母亲,大受感动。想起自己很少关心母亲,非常愧疚,从此开始认真照顾年老的母亲,同时还替已故老师月祥法师照顾他八十三岁的老母。由此可见弘一法师的感召力量。<br>    10.不受人施<br>    弘一法师的生活异常清苦,经常粗茶淡饭,有时甚至食不果腹,但他从来没有因此麻烦别人。有一段时间,上海的刘传声居士得知闽南出现严重的粮荒,而弘一法师就在那里挂单。这位居士担心法师没有粮食糊口,便特别奉上千元钱,算是供养,但没想到被弘一法师谢绝了。法师说:"我从出家以来,一向不接受供养,挚友及信心弟子供养净资,亦悉付印书,分毫不取。"由于当年正值战时,交通中断,弘一法师无法把钱退回,只好把钱和一副夏丏尊赠送给他的水晶眼镜一并转赠给处于困境的开元寺,并嘱咐由开元寺给刘居士写信致谢。<br>    11.常乐<br>    1925年秋,弘一法师应挚友夏丏尊之邀前往白马湖小住。老友重逢,两人聊了起来。<br>    法师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住在小旅馆里。"<br>    夏丏尊问:"那旅馆不十分清爽吧?"<br>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法师又说起坐轮船时舱中的服务人员如何和善,在此地挂单怎样舒服等等。<br>    夏丏尊给弘一法师安顿好住处后,弘一法师把铺盖卷打开铺床。铺盖是用破席子裹着的,法师将破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又摊开了被子,把衣服卷了就当做枕头。然后,他取出一块破毛巾从容走到湖边去洗脸。<br>    夏丏尊很不忍心,就说:"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br>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差不多。"弘一法师一边说,一边就把毛巾展开来让夏丏尊看,好像是表明它并不十分破旧似的。<br>    弘一法师到白马湖时,已经过了中午,但是他严格按照戒律行事,过午不食。第二天,夏丏尊在午前早早地送来了饭菜。弘一法师吃饭时,夏丏尊就在一旁看着。这些菜不过是些白菜、萝卜之类的素菜,可法师吃起来却是那样的喜悦。尤其是当他用筷子郑重地夹起一块萝卜时那种惜福的神情,让夏丏尊见了感动得要流下泪来。<br>    这天,另一位朋友也送来了素菜,其中一碗菜非常咸,夏丏尊带着责备的口吻说:"这太咸了!"岂知法师说道:"好的!咸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br>    此后,弘一法师表示不必专门为他来送菜,说他自己可以走着去夏丏尊的家里吃饭。夏丏尊说:"那么逢雨天仍替你送吧。"<br>    "不要紧!雨天,我有木屐哩!"他把"木屐"二字说得很郑重,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他又补充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br>    在弘一法师看来,这世界上竟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好的。<br>    弘一法师的僧衣补了224个补丁,他常穿的一双黄鞋还是一个出家人送给他的,他的被子也是出家前用的,一把洋伞也是用坏了,修了又修,补了又补。就连他所穿的小衫裤、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也是五六年才换一次。法师说这是要惜福。<br>    ……

展开
目录
1  弘一法师<br>慈悲的力量<br>12粒奎宁丸<br>李老夫子<br>出家前最后一事<br>替老鸭乞命<br>做艺术先做人<br>不能走到他前头<br>爱鼠常留饭<br>当众痛哭<br>不受人施<br>常乐<br>约法三章<br>不作特殊<br>约法五章<br>可庆幸的事<br>“刀”下停笔<br>言行一致<br>怜虫摇椅<br>如意自在<br>高傲与谦卑<br>留待后来人<br>梦幻泡影<br>改过实验谈<br>戒杀<br>律己莫律人<br>开示丰子恺<br>有容乃大<br>身教感化<br>人生无常<br>念佛不忘救国<br>以身殉教<br>一心念佛<br>佛祖不做梦<br>磨镜之喻<br>居士问法<br>出家之问<br>无情与多情<br>二一老人<br>山野生活<br>慈悲佛陀<br>勿忘念佛<br>临终嘱托<br>致友遗偈<br>2  印光法师<br>教育儿女最重要<br>对外示弱,对内自强<br>不要虚名<br>我的福气薄<br>一句佛号一文钱<br>修德驱蚊<br>简朴生活<br>何必苦中求乐<br>一日不劳,一日不食<br>积极赈灾<br>法会约文<br>拒收《大藏经》<br>慈悲医师<br>无德不如无学<br>学佛先做人<br>心净则无处不净<br>出家之难<br>悟尚未能<br>先教儿,后训兵<br>吃素的慈悲<br>恶乳伤儿之诫<br>清净布施<br>通身放下<br>四不原则<br>常惭愧僧<br>有几个真念佛的人<br>过寿为耻<br>临灭遗言<br>3  虚云法师<br>五个愿望<br>水悟<br>生死不惊<br>燃指报恩<br>法师改号<br>老僧入定<br>宾川息祸<br>路遇奇僧<br>息战<br>救人因缘<br>云公护法<br>雄鸡羽化<br>不用遗财<br>招安劫匪<br>为民请命<br>收留阿辩<br>工禅结合<br>“三剪刀”的故事<br>洒脱散财<br>临危救难<br>天下乌鸦一般黑<br>梦游兜率宫<br>戒尘问法<br>制心一处<br>4  太虚法师<br>自题<br>兄弟情深<br>做好本分,便是菩萨<br>谤僧之辩<br>婚娶与食肉<br>示学佛<br>弱者的呻吟<br>大小乘之辩<br>与尼赫鲁总理对话<br>对学生的要求<br>积极入世<br>工作和修行<br>佛法与心理<br>鸡和蛋的哲学<br>5  谛闲法师<br>弃医入佛<br>对联止瘾君子<br>6  倓虚法师<br>不动的轴<br>谁的道行大<br>出家人的本分<br>心诚则灵<br>学佛心得<br>何处不是自性<br>和传教士辩论<br>佛法、佛教、佛学、学佛的差别<br>7  圆瑛法师<br>普通劳动者<br>救助孤儿<br>不用打<br>最大的志愿<br>战区救护<br>身陷牢狱<br>8  来果法师<br>不须偿还<br>喜塑佛像<br>化妻归佛<br>割肉救父<br>居家修行<br>效法头陀<br>从佛遇厄<br>忍辱精进<br>斗机锋<br>9  能海上师<br>西藏求法<br>学会做事<br>律己赞人<br>严与不严<br>关爱老弱<br>舍身弘法<br>劝弟子<br>女儿告贫<br>大师风范<br>金刚愤怒<br>创立清凉道场<br>总统邀请<br>显密之辩<br>10  广钦法师<br>伏虎罗汉<br>感恩猴子<br>潜修入定<br>自心贪恋<br>不是刺激是帮助<br>修德第一<br>蜈蚣摔伤了吗<br>心无外道<br>如何度众生<br>超度<br>去“我相”<br>清净道场<br>禅定功夫<br>心诚则灵<br>看经<br>有没有神通<br>关于日中一食<br>磨剃头刀<br>闭关<br>末法时代<br>扮戏的考验<br>事境已过,便须放下<br>功夫还早咧<br>夜拣铁钉<br>修苦行<br>动中用功<br>花开见佛<br>大悲水<br>执著<br>宇宙观<br>处无为法<br>是你久<br>无来亦无去<br>11  慈航法师<br>大肚皮的因缘<br>佛教是保险公司吗<br>怎样做人<br>慈航十训<br>谈孝<br>谈仁<br>法师遗训<br>12  印顺法师<br>生死皆因缘<br>13  宣化法师<br>修道因缘<br>叩头报恩<br>见贤思齐<br>南华遇匪<br>弘法美国<br>创办万佛城<br>“派”的故事<br>我还可以<br>飓风转向<br>恶犬息声<br>止人行窃<br>教化沙弥<br>教育为本<br>婚姻是交心<br>论命运<br>翻译佛经<br>14  本焕法师<br>燃灯送母<br>为佛护宝<br>“血经”复还<br>节俭为尚<br>15  星云法师<br>慈悲童心<br>不见而见<br>拜佛求智<br>钱的作用<br>师父伺候弟子<br>自性无染<br>佛光山的因缘<br>不要做海豚<br>有心到无心<br>不比较、不计较<br>尊重别人<br>贫穷是罪恶<br>老太太的功德<br>基督徒的皈依<br>院长的慈悲<br>小狗汪汪叫<br>四句偈<br>法师与母亲<br>100万元等于100元<br>施舍与被施舍<br>人忙心不忙<br>看到众生<br>同性恋<br>布施四级<br>有意义的出家<br>包容的智慧<br>最好的宗教<br>为法辛劳<br>我在哪里<br>宗派问题<br>16  圣严法师<br>对生命的思考<br>三根杨柳枝<br>放下<br>法师的开悟<br>法师的搬迁<br>苦的痕迹<br>有机会做功德<br>师父的训练<br>真自在<br>日日都是好日子<br>忠实护法<br>困境弘法<br>金钱如毒蛇<br>分别心<br>想女朋友<br>千古艰难唯一死<br>我是文殊菩萨<br>和富翁对话<br>钱不是我的<br>“贿赂”法师<br>烧菩萨像<br>开悟的境界<br>慈悲心<br>拜师<br>智慧的慈悲<br>科学与佛法<br>心理学与禅修<br>他是谁<br>自食其腿<br>与传教士对话<br>无我的境界<br>车子问题<br>物我两忘<br>爱心的力量<br>核子战争<br>与欲望竞争<br>处理人事的方法<br>法师遗言<br>17  证严法师<br>慈悲济世<br>五毛钱的基金<br>观音妈妈哭了<br>缺失与圆满<br>小事不大意<br>慈悲宽容<br>修行障碍<br>父母情深<br>普天三无<br>钻石是磨出来的<br>精神鼓励<br>多给爱心<br>学佛从做人开始<br>欢喜爱父母<br>慢慢改<br>男女之情<br>婆媳之道<br>墙界官司<br>心灵的强心剂<br>何妨傻一点<br>在家与出家<br>真正的拥有<br>多给一分<br>一笑解千债<br>残缺中的完美<br>痛并快乐着<br>哪里是东方<br>跑道场<br>画家心愿<br>放生的智慧<br>一粒龙眼子<br>节约资源<br>疼惜地球<br>天下事不是一人做的<br>18  净空法师<br>从布施下手<br>三个条件<br>何为教育<br>艰难生活<br>真诚求佛<br>结婚的中道<br>拜佛的秘密<br>吃亏修德<br>算命<br>法缘由来<br>你的太少<br>上帝的安排<br>听法的因果<br>开光<br>何处不是佛法<br>青少年的教育<br>感化家人<br>养老院也是“希望工程”<br>家庭主妇的修行<br>论儒佛<br>都是一家人<br>菩萨为什么不灵<br>19  隆莲法师<br>学校赚的是人才<br>学佛不苛刻<br>雷锋是菩萨<br>学佛的目的<br>法师断案<br>乐善好施<br>20  一行法师<br>最良好的品质<br>感谢微笑<br>一粒盐的想法<br>欲静则静<br>你为什么哭,姊妹<br>学苹果汁打坐<br>种菜与写诗<br>孩子,看看你的手<br>避难所的故事<br>波还是水<br>摩比找摩比<br>修行与环境<br>一本关于自己的书<br>骑车偈子<br>佛在哪里<br>美国人的佛<br>正念五学处<br>21  净慧法师<br>人生价值和意义<br>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