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454722
  • 作      者:
    孙平,郭本禹著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1995、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0年始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史导论》、《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等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家评传》、《研究生教材心理学系列》、《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心理学各科理论译丛》等9套大型丛书。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2001年获得“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奖”,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孙平,男,1983年生于湖南长沙,200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注册会员,候选沟通分析师。参加过中国一瑞典沟通分析(Trartsactional Analysis)三年连续培训班并担任口译工作。在理论上主要从事存在分析理论研究,在实践上擅长从事80、90后人群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编心理学著作两部,参译心理学教材一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共包括十章内容,通过《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读者可以看到鲍斯灵活而不失深刻地将20世纪两股最富有颠覆性的人类思潮——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融会贯通起来,并由此创立了自己极富有人性色彩的存在分析理论及其心理治疗实务。所以,无论采取理论阐述还是案例研究的形式,编著者孙平等都希望这《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启悟和悸动。
展开
精彩书摘
    由此可知,麦克雷恩毫不含糊地把“心灵”等同为有形的中枢神经系统。他这样做的意图十分明显:因为自然科学永远也无法解释无形的心灵究竟是如何影响到有形的躯体的。所以,为了用物质领域中因果律来解开这一难题,神经生理学家必须得把心灵硬性规定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只有这样它才能与同为物质的躯体互为因果,从而相互影响。
    然而,即便是将心灵规定为了中枢神经系统,麦克雷恩还是无法解释这个神经系统的生理化学过程到底是怎样被直接转化为知觉、情感、欲望等心理过程的;另外,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心灵,究竟是通过什么东西才得以觉察并反省自身的功能的。换句话说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究竟要怎样运作,才能使人具备反省自身思想、情感、欲望等心理过程的能力?麦克雷恩被这些难解问题给彻底转晕了,于是他不得不放弃自然科学的言说方式,转而给中枢神经系统加上了一个哲学色彩浓厚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元素,并认为正是这个元素赋予了神经系统以自我反省之能力。按照他的说法,中枢神经系统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也就是其知觉、情感以及欲望等功能在运作之时,主体性元素就像一面摆在旁边的“镜子”,而中枢神经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面可以反射出自身机能的镜子,才得以觉察并调整自己的各类心理功能。但是有稍有判断能力的人都可以一眼看出,麦克雷恩对心理功能的这种诠释方式是极端机械而可笑的。他既想把心灵等同于物质,但又不得不把“主体性”这类的哲学概念搬来为自己糟糕的逻辑擦屁股,这种“四不像”的论述方式相信既得不到自然科学家的认同,也会被哲学家们所取笑。
    相比之下,另一位神经生理学家蒙特卡苏尔(V.S.Mountcastle)对心理活动本质的描述就显得直接多了。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在我国介绍和研究鲍斯思想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鲍斯思想的现状
三、本书的主题与范围

第一章 鲍斯的生平、著作和思想背景
第一节 鲍斯的学术生平与主要著作
一、学术生平
二、主要著作
第二节 思想背景
一、哲学背景
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背景

第二章 存在分析学的人文科学观
第一节 批判医学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一、批判医学、生理学及生物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二、批判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
第二节 提倡医学和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一、存在分析学的现象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对立
二、存在分析学的人性观

第三章 鲍斯的存在分析观
第一节 人类存在的本质:在世之在
第二节 人的存在性和基本约定
一、存在的空间性
二、存在的时间性
三、存在的躯体性
四、共同世界中的存在
五、心境的协调性
六、人的基本约定
第三节 对存在分析学最常见的误解
一、存在分析是寓言
二、存在主义是唯心主义
三、存在分析是柏拉图主义
四、存在分析是主观主义
五、存在分析宣扬个人主义

第四章 存在分析对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的重新评估
第一节 精神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存在分析的一致性
一、人类的开放性
二、对“事实”的定义
三、人的躯体性
四、人类行为的意义
五、存在的时间性
六、对“自由”的理解
七、人的沉沦和异化
八、对于语言的理解
九、道德伦理问题
十、对于“关心”的定义
第三节 对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的重新评估
一、“观念”
二、“潜意识”、“意识”与心理地形学
三、“情感”和“情绪”
四、“压抑”和“阻抗”
五、“移情”
六、“投射”和“内投”

第五章 存在分析对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的重新评估
第一节 “转化性癔症”和“器官神经症”
一、“转化”之谜
二、存在分析对于心身疾病的理解
第二节 “焦虑性癔症”
第三节 “强迫性神经症”
一、弗洛伊德的“强迫性神经症”理论
二、存在分析对“强迫性神经症”理论的重新评估
第四节 自恋神经症
一、忧郁症
二、精神分裂症

第六章 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学
第一节 存在分析的病因观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的病理学
一、主要影响人类存在的躯体领域的疾病形式
二、严重损害人类存在的时间一空间性的疾病形式
三、严重损害人类心境协调性的疾病形式
第三节 性倒错的病理学
一、何谓爱情:现象学的视角
二、爱的限制:性倒错
三、结语

第七章 存在分析的心理治疗观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目标
第二节 治疗师对待患者的态度
一、尊重直观现象
二、用“心理治疗之爱”代替“反移情”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技术
一、鼓励患者“见诸行动”
二、用“为什么不”代替“为什么”
三、释梦技术

第八章 存在分析学的临床案例研究
第一节 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研究
一、患者的既往史和一般临床资料
二、患者向分析师的知识结构发出的挑战
三、分析师对患者症状的重新反思
四、治疗的进展和突破
五、治疗的结束和总结
第二节 一例施虐倒错患者的案例研究
一、接触和诊断
二、治疗过程

第九章 存在分析的本土化尝试:中国临床案例分析
第一节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成长史以及诊断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二、患者的成长史
三、诊断
第二节 治疗过程
一、治疗的初始阶段
二、治疗的转折阶段
三、治疗的瓶颈阶段
四、康复及结束阶段

第十章 对鲍斯存在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鲍斯存在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更新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拓展了科学的范围
二、看到了人的整体性,克服了身心二元论和主客二分论
三、在某种程度上“净化”了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在心理治疗领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第二节 鲍斯存在分析理论的主要局限
一、过于依赖海德格尔的思想,似乎缺少理论的原创性
二、术语过于晦涩,普通的读者难以理解
三、过分强调直观经验,难登主流心理学之堂
第三节 鲍斯存在分析理论的主要影响
一、鲍斯的后继者们对存在分析学的发展和影响
二、对北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三、对心理治疗领域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