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66个财会公式:财会工作必备公式一本全搞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58250
  • 作      者:
    陈欣编著
  • 出 版 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清楚明白地掌握财会公式是学好会计知识、干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是财务人员需要牢牢掌握的“基本功”。它就好比是一幢大厦的基石,大厦是否安全牢固就取决于基石打得牢不牢。如果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财会计算公式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将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财务会计公式那么多,我们如何才能轻松明白地掌握它们?如何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地找到它们?这是让许多人苦恼的问题!
    那么,选择《166个财会公式:财务工作必备公式一本全搞定》吧。它将帮你解决所有难题,让你轻松应对!
展开
内容介绍
    无论你是资深的会计工作人员,还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会计底子比较薄弱的财务会计爱好者,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情况,只要接触会计,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财务会计公式。轻松掌握会计公式是学好会计的基础,也是财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
    也许《166个财会公式:财务工作必备公式一本全搞定》就是你要找寻的,最适合你的那一本财务会计公式大全。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轻松活泼,以企业财务中经常涉及的核账公式为中心,辅以简单生动的案例,分门别类地讲述,想要什么公式都可以方便查找。《166个财会公式:财务工作必备公式一本全搞定》既可以作为刚刚从事财会工作人员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以作为资深会计人员的参考书。本书由陈欣编著。
展开
精彩书摘
    对基本会计等式,我们要理解、牢记的是:任何时点,企业的所有资产,无论其处于何种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或者是借人的,或者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经营过程中所赚取的(这一部分也归所有者)。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必定有相应的来源,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
    现在人们往往认为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应分别计算,其数据可以有所不同,但我们不能忽视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比如税制改革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我们知道,西方税收主要是以收益类税为主体,其流转类税仅占税收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从总体上讲,流转税对“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较小,“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应用是正确的(收益类税,比如所得税,是净利润或称净损益的组成部分,它不影响“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
    但是,我国是以流转类税为主体的国家,新税制下,应缴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还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并仍然作为主营业务利润的一个独立的扣减因素,这样,“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就不能成立。这依然带有旧税制下的色彩,还没有能够脱离“收入-费用(成本)-税金=利润”的框框,使“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的适用范围还有限制。所以,我们还应进一步进行税制的改革,将以流转类税为主体的税制改为以收益类税为主体的税制,能够较好地防止税收负担的转嫁,因为流转类税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甚至就不是)税负人,而收益类税(比如所得税)的纳税人就是税负人,这样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就较强,而且还能够使“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得以较好地应用。同时将应缴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不记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而将其记人费用类科目,比如,记人“管理费用”科目,这样就能保证“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会计基本等式的全面适用。
    但是,税收能不能作为一种费用(成本)来处理呢?
    从税收的经济学解释来看,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根据价值公式,商品的价值=C+V+M,它属于剩余价值,即属于M,不属于成本,即不属于C,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将其作为费用(成本)来处理似乎是不合适的。
    从作为税收主体的国家的性质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不同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它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即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而且还是全民所有制的代表。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凭借政治权力的象征,征收的只能是流转类税;凭借全民所有制的代表,征收的只能是所得税类。如果进行税制改革,改以流转类税为主体的税制为以收益类税为主体的税制,那么,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国家依然是凭借全民所有制的代表来征收所得税类,对于其他企业来讲,国家则是凭借政治权力的象征来征收所得税类,这就类似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
    这时,国家凭借政治权力的象征来征收所得税类,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不能改变,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不能改变,要不然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对于从政治权力的象征这一点出发所征收的税收(不管是流转类税还是收益类税),在不考虑其经济学解释时,企业将其作为一种费用(成本)还是可以的,因为对企业来讲,确实是它的一种支出和负担,但对于从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这一点出发所征收的税收,不管是否考虑其经济学解释,企业将其作为一种费用(成本)来处理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毕竟是属于参与利润分配的性质,再将其作为费用(成本)就显得不应该了。
    但是,上述分析均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这一问题的,如果从微观经济的角度、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就会完全相反,税收能作为一种费用(成本)来处理。因为,对企业来讲,国家征收的税收是企业资金的流出,企业缴纳税金将会使得这一部分资金退出企业的资金运动。将流转类税作为费用(成本)来处理完全是合乎情理的,它必须从购买者那里得到补偿,以保证资金运动的正常进行;将收益类税作为费用(成本)来处理也是合适的,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不断增加,国家征收的收益类税已经不完全是凭借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身份来征收的了。
    虽然说会计学上的账务处理应该按照经济学上的解释来进行,但过分地强调就会使我们会计的账务处理陷入困境。就像利息支出那样,其经济学解释应该属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属于费用(成本),而我们国家将其列入财务费用进行账务处理。西方是将其单独列为损益的抵减项目,可以视为费用(成本),计算息税(利息和所得税)前损益(income before interest and income tax)和息税后损益(即净损益,或称净利润,net.income)。
    当然,我国也曾有人撰文提出过将利息不作为财务费用(视为利润分配)且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前,单独列示并作扣除。但当利息费用较小时,将其列为财务费用可以简化账务处理。所以,税收经济学上解释:会计学上将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是可以与其有所差别的,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灵活处理,将流转类税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将所得类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成本),在利润总额中扣除。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基本原理
1.基本会计等式
2.基础会计等式
3.试算平衡公式
4.借贷记账法
5.资金收付记账法
6.增减记账法

第二章 原材料采购计算公式
7.库存现金限额
8.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
9.最佳现金周转模式
10.最佳现金随机模式
11.最佳现金鲍曼模式
12.最佳现金因素分析法
13.流动资金利润率
14.储备金占用额
15.应付账款周转率
16.周转天数
17.票据贴现
18.未达账项调节
19.支付能力及系数
20.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21.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22.仓储中的分析

第三章 生产业务计算公式
23.原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法
24.原材料定额费用分配法
25.原材料实际耗用量分配法
26.先进先出法
27.一次加权平均法
28.个别计价法
29.计划成本计算公式
30.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31.生产工时比例法
32.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33.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34.一次交互分配法
35.计划成本分配法
36.外购动力分配法
37.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
38.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
39.折旧费用的分配
40.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划分的公式
4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公式
42.联产品的成本分配

第四章 利润及分配核账
43.经营杠杆系数
44.财务杠杆系数
45.复合杠杆系数
46.企业价值
47.相对估值法
48.基于EVA评估法
49.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
50.可持续增长率
5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5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53.施工企业利润总额

第五章 销售业务计算公式
5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5.周转机会成本
56.周转率
57.周转次数
58.应收票据利息
59.贴现
60.坏账损失的备抵法

第六章 筹资与投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61.年金终值
62.年金现值
63.货币单利计算公式
64.复利终值
65.复利现值
66.长期债券成本率
67.优先股成本率
68.普通股成本率
69.平均资金成本率
70.应付票据资金成本率
71.自有资金成本率和借入资金成本率
72.留存收益成本率
73.资金来源
74.内部收益法
75.现值法
76.净现值法
77.投资回收期法
78.其他投资公式
79.投资现金流量
80.最优经济规模
81.固定资产估算额
82.投资完成进度
83.投资效率分析

第七章 股票与债券的计算公式
84.股票收益率
85.每股收益
86.每股净资产
87.普通股市盈率
88.普通股市净率
89.股票的市场价格
90.股票的理论价格
91.股票价格指数
92.股票估价模型
93.债券名义收益率
94.债券到期收益率
95.债券即期收益率
96.债券赎回收益率
97.债券出售者收益率
98.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
99.债券价格
100.债券估价模型
101.溢价和折价的摊销

第八章 财务报表项目的计算公式
102.流动比率
103.速动比率
104.现金比率
10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06.现金负债总额比率
107.资产负债率
108.产权比率
109.存货周转率
llO.流动资产周转率
111.固定资产周转率
112.有形净值负债率
113.已获利息倍数
114.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
115.总资产周转率
116.企业自身发展能力的计算
117.企业发展能力可持续性评价
118.总资产报酬率
119.净资产收益率
120.资本保值增值率
121.每股股利
122.每股净资产
123.经营净现金比率
124.净现金流量对现金股利比率
125.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26.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127.销售现金比率
128.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129.现金比率
130.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131.股利发放率
132.股利收益率

第九章 税务会计核账公式
133.增值税的直接计税法
134.增值税的间接计税法
135.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136.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137.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计税方法和公式
138.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方法和公式
139.对减征一定比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40.境外缴纳所得税税额的抵免计算公式
141.年度亏损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42.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4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4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方法和公式
145.进口应税消费品的计税方法和公式
146.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
147.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48.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
149.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
150.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151.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152.营业税的计算公式
15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5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55.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5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
157.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
158.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
159.房产税计算公式
160.车船税计算公式
161.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62.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63.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64.因漏报漏缴误缴时补、退税额的计算公式
165.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问题
166.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计税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