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的支持者称,私营企业的参与改善了供水环境,因为它带来了水网维护和扩建方面的大笔投资,并促使供水更加稳定高效。管理效率的提升来自于水费收缴的比率提高、员工人数减少以及水网损耗(自来水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水量损失)比率下降。私有化的支持者认为公营部门拥有与生俱来的低效率:①公共服务垄断地位导致他们忽略竞争和市场激励;②国营企业容易受到短期的政治干预;③他们只对自身(政府)的利益负责,而不是对最终消费者负责,而消费者表达需求的渠道很少。此外,私有化的支持者相信,倘若供水设施投资目标包括低收入和供应能力不足的地区,私有化将促进当地发展,并对供水分配产生积极影响(Kikeri和Nellis,2004)。
也有质疑者担忧以利润为导向的特许经营者是否能够真正投资于扩大供水覆盖范围。除运营效率改善外,没有理由相信私营垄断能够给供水用户带来比国营垄断更好的服务。而事实上,倘若法规没有获得执行(这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还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当私营企业面临无弹性的需求时,私营垄断企业比国营垄断企业(拥有一个社会计划机构)拥有更大的激励因素去减少供应,提高价格,削减投资和提供劣质服务。
而怀疑论者认为,由于缺乏市场激励,特许经营企业不会把水网扩建到通往低收入地区(Bayliss和Kessler,2006)。对于公共服务企业而言,向穷人提供服务很难获得利润;贫民区街区的非法入网比率很高以及贫困家庭的低购买力会阻碍成本回收而降低私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公司往往倾向于退出不赚钱的地区市场。此外,政府可能会在扮演监管者的新角色时表现不佳,特别是在没有私有化发展经验的情况下。比如,执法机制可能不足以使得私营公共服务企业遵守合同义务。此外,私营公司可能会贿赂监管机构,从而导致政府不能充分履行其监管职责。
私有化的另一个可能的不利影响是损害社会公平。裁员必然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受影响最大的是穷人和中产阶级(Birdsall和Nellis,2003)。此外,私有化的公共服务企业往往会拆除“非法入网的供水管”,迫使贫困家庭失去“免费的”自来水供应。为追逐利润则需要收回全部成本,这往往会增加水费,粗暴而直接地影响到贫困群体的生活(Dagdeviren和Hailu,200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