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互联网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7925
  • 作      者:
    罗伯特·E·利坦(Robert E. Litan),艾丽斯·M·瑞夫林(Alice M. Rivlin)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伯特·E·利坦(Robert E.Litan),布鲁克林研究所副主席兼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卡博特家庭经济学研究(Cabot Family Chair in Economics)。
    艾丽斯·M·瑞夫林(Alice M.Rivlin),布鲁克林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负责布鲁克林都市和城镇政策中心约翰逊家庭城市政策研究(Johnson Family Chair in Urban Policy)。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经济译丛·互联网革命: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研究成果表明,尽管网络神话业已破灭,但未来5年中互联网革命可能会促进诸多产业生产力的显著增长。互联网革命对经济增长潜在的贡献已初步显现,并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繁荣带入21世纪头10年中来。本书对这种乐观预期进行了详尽分析和阐述。本书由布鲁克林互联网任务小组发起,内容涵盖了占美国经济GDP700以上的8个领域,它们是:汽车生产与销售、制造、教育、金融服务、政府、医疗卫生、零售和物流。经研究发现,互联网革命最显著的影响并非反映于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提高生产力,为“旧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未来,这一生产力增长将转化为消费者人均生活水平的改善。
展开
精彩书摘
    是以价值而非实物单位测量得出的。在这种评价标准下,任何影响销售价格的因素都将影响可测度的生产力。如果产品质量的改进(统计人员没有测算到,但消费者注意到)以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认可的方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就是指数被需要的属性。若经济现实认为应该上升,指数上升。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比如竞争的加剧),这种指数可能下降,但真正生产力不变或者事实上升高。因此,应慎重对待这种测度。
    适用于汽车业的生产力统计指数具有许多脆弱性。最重要的是,它们中目前可以利用的也仅适用于1994年以前的情况。要表现重大革新效应的大小,这一时间很可能不够长。一般形式的系列表现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因素生产力的增长趋势,以及接下来的大约15年中的急剧下降和复苏,随着精益生产的真正扩散与蔓延,生产力明显出现更急剧的上涨趋势。当然,这与精益生产的持续性增长一致。假使真是如此,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下一步将发生什么。
    不幸的是,若没有比目前可用的更多信息,就不可能从前几节成本的下降中估测到在相同的5年期中的生产力增长。多因素生产力增长是权重平均,高盛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有关从生产力因素到成本节约平衡的关键信息。产业来源好像不容易猜测。据以往标准,它们所估测的成本下降非常显著,因此研究者自然会怀疑生产力增长能否出现大幅上升。但是,即使我们相信能对影响可测度生产力的外生条件的未来进程做恰当的假设,我们也缺乏许多适合比较BLS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
    但是,上述讨论表明,事实上这并非有趣。网络交流给汽车业价值链以及汽车业成本结构带来的变化,将可能以和精益生产相同的方式影响真实的生产力。或者相反,它们可能仅是过渡性的,本质上是一次性变化(无论新均衡建立需要多长的时间),它们可能影响生产力,但代表剩余从价值链十消费者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或至少把它们合起来激励企业竞争)。以上有关成本与供给的讨论表明,网络技术的主要影响是将把汽车业从曾经极大促进产业发展的按库存生产的大规模生产中拯救出来。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经济体与互联网:前景如何
1.1 为什么要预测生产力增长
1.2 我们要求作者做什么
1.3 小结
1.4 互联网潜力的实现
1.5 超越.Com

第2章 制造业:降低门槛与提高生产力
2.1 IT与生产力
2.2 互联网与制造业
2.3 机制:三个层次的变革
2.4 未来发展
2.5 数据需求

第3章 汽车业:互联网驱动的革新与经济绩效
3.1 美国汽车业发展简史
3.2 互联网的可能与意义
3.3 互联网对成本与消费品的影响
3.4 在可预期的变化与正进行的改进之间的关系

第4章 金融服务业:透明度、差别定价以及非居间化
4.1 信用卡业
4.2 零售银行业
4.3 抵押贷款
4.4 经纪
4.5 保险
4.6 对生产力收益的定量分析
4.7 结束语
附录--对生产力收益的定量估测

第5章 汽运业面临的同步竞争
5.1 汽运行业背景
5.2 运输对美国经济的冲击
5.3 汽运的互联网使用
5.4 网络对美国经济中汽运业的影响

第6章 网络零售业服务:互联网成功的延续
6.1 零售业的结构
6.2 零售业的互联网效率因素
6.3 零售商们的最佳互联网实例
6.4 零售业的未来
6.5 公共政策和总结

第7章 卫生保健:竞争和生产力
第8章 公共部门:深层次改革的初期
第9章 高等教育:未来的承诺

布鲁克林互联网任务小组
注释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