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形态的性质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形态的变化,是推动城市化形态转变的动力,并决定城市化形态的性质。当地区间要素禀赋不同时,建立相似的产业结构并不会带来相似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在一国之内,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和区域性封闭,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受到限制,其结果是资源的低效配置和利用,带来经济的低效发展。区域内产业必须逐步改变趋同现象,即各城市职能必须进一步分化,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专业化市镇,即使是综合城市也应注重培育本身的专业化特色。综合城市与专业化市镇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产业间逐步以互补代替竞争,形成网络化、多中心化的空间结构,即城市圈层级结构。目前,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了较好的城市圈规模。随着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若干城市经济圈互相重叠、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以城市经济圈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带”。我国城市圈(带)发展也大体适应了市场化、工业化的多层次发展水平,呈现为一种东、中、西部分层递进、多样发展的特征。合理的城市圈层级结构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突破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特殊意义。未来10~15年是甘肃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强调在甘肃省城市化特殊背景下,构建与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圈产业布局对于促进甘肃省城市化和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章试图从分工角度,以构建模型的方式,探讨关于城市圈层级结构的数量问题,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