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10717
  • 作      者:
    何爱国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现代化问题,是一个研究热点。从什么视角去研究才有新意,则是一个难点。何爱国等的《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聚焦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主要探讨小康理论在中国现代化理论中的历史地位、形成的历史根源、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农村与城市小康实践及其实际进程,以及小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实践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国有资本重组的历史阶段、特征与态势
    1978~1992年为计划与市场主辅双轨制下的经营管理权与利润分配权调整时期,即“简政让权,减税让利”时期。这一时期,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前提下,政府向企业和企业经营承包者放权让利,承认企业和企业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利润自主权。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与资本运营模式逐渐向国有民营(经营承包责任制)转变。国有资本重组主要表现在利润分成、资本运营方面向着国家放权、企业扩权的方向进展。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是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
    其中,1978~1986年为国有国营、放权让利(国家与企业间的权利关系调整)时期,即扩大企业自主权时期。在传统公有制中,国有国营被当作全民所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虽然国有国营有利于迅速集中资源,实现短期飞跃发展,但由于党、政、资、社、企五者不分,结果是“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缺乏效率与活力。虽然改革开放以前也试图对国企进行改革,但主要着眼于中央向地方放权让利。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企改革则从国家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1978年10月,四川选择六个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了国企改革序幕。国企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放权让利先后经历了利润留成(1978~1980年)、经济责任制(1980~1983年)、利改税(1983~1986年)三个阶段。放权让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但企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经营自主权与利润支配权。不过,这时的国企改革虽然主要是经营权改革,但产权改革试点也开始了。198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股份制改革试点正式开始。
    1987~1992年为国有民营、分权承包(国家、企业与企业经营者的权利关系调整)时期。此时国家以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为改革的主导方向,决定给企业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对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制;对少数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不能把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可以把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小康:中国的逻辑
一、小康:中国的历史根基与文化诉求
二、小康:中国生产力落后与“穷过渡”深度反思的必然产物
三、小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四、小康:大同的扬弃
五、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的生成
六、对由“四化”向“小康”蜕变的解析

第二章 “尾巴”的成长:小康进程中的民营资本崛起
一、民营资本崛起的历史阶段、特征与态势
二、民营资本崛起中若干重大问题的论争
三、小康进程中民营资本发展的历史反思

第三章 “主体”的变奏:小康进程中的国有资本重组
一、国有资本重组的历史阶段、特征与态势
二、围绕国有资本重组的重大论争
三、国有资本重组的反思与展望

第四章 现代化要素的融合发展:小康进程中的城市化
一、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演变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前瞻

第五章 “社会”的复活:小康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一、观念变迁
二、制度变迁
三、实际变迁
四、问题与瞻望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小康进程中的人口问题
一、全面小康新形势下的人口问题
二、我国人口方面现存的基本问题
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 鲜活的小康: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小康理论
一、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小康”论的共同点
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小康”论的不同点
三、小康视野下的社会公平:邓小平公平观析论

第八章 从国强到民富: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邓小平与小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二、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
三、多样化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小康指标体系的发展
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凸显:小康指标体系的完善
五、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设定:“十六大”和“十七大”
六、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规划:“十五”~“十二五”规划
七、小康指标体系的反思

第九章 小康的重点与难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评价
一、农村全面小康的成绩
二、农村全面小康的问题
三、农村全面小康的反思

第十章 崛起的“龙头”:上海全面小康进程评价
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二、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2000~2009年)评价
四、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五、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与部分省份的比较
六、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与部分城市的比较
七、关于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的思考

第十一章 绿色小康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危机与转机:工业市场文明向何处去
二、新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方式
四、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与建设路向的思考

第十二章 生态文明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一、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二、现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分析
三、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长三角城市生态文明进程的比较分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