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变革世界的中国策:中国主动或被动的改变将如何重塑世界版图.Ⅱ.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43503
  • 作      者:
    王烁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世界工厂”将如何向更均衡的增长方式转型?
  2、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的状态还将持续多久?
  3、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中国如何顺势而为革故鼎新?
  中国经济需要调整,中国经济的调整也不能解决世界的问题,经济调整的核心并不是汇率,而是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货币政策的问题,或者是利息的问题。如果用货币政策解决经济的问题的话,可能是坏处多于好处。——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 谢国忠
  亚洲未来三四十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实体经济在转型,工业在转型,制度在转型,面对从出口转向内需、环保和大气候转暖、以及天灾的大问题。这些风险不是普通的金融体系可以抵住的,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用高杠杆式的金融体系承担这种大风险,我个人认为不一定会很成功。——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前任香港证监会主席 沈联涛
  环境和资源问题,其实和社会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污染严重或者我曾经从事过的像资源型城市的采煤城县区,当地的居民他们身受其害,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找不到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直到把事情闹大,闹到政府跟前,所以环境资源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和我们的社会组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宋晓梧
  在过去十几年间,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而不是向居民倾斜,这是中国消费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财富积累方面,国民财富的积累速度落在央企财富的增长速度后面。前任国资委主任卸任的时候报了一份成绩单,作为经济学家,看到这份成绩单的时候只会感觉到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在继续恶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烁,现任财新传媒主编、财新网总编辑、《新世纪》周刊主编、《中国改革》杂志主编。
  1998年加入《财经》团队直至2009年11月,是《财经》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财经》执行主编,主导过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道,如《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他领导的编辑记者团队在国际上屡获殊荣,曾获国际调查报道学会“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2004年凭借SARS报道,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2004年古柯索国际新闻奖荣誉提名奖”。 
展开
内容介绍
   2010年岁末,财新传媒集团组织召开了首届财新峰会——2010中国与世界。参会嘉宾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专家和主管经济的政府要员,超过200人。《变革世界的中国策2(随书附赠主题演讲光盘)》即以峰会嘉宾的演讲、讨论发言稿为基础,由财新传媒的资深记者编写而成,财新传媒主编王烁任主编。
  《变革世界的中国策2(随书附赠主题演讲光盘)》根据财新峰会的13大主题编写成上下两册,上册附赠15位嘉宾主题演讲视频光盘,下册附赠13大主题分组讨论会视频。《变革世界的中国策2(随书附赠主题演讲光盘)》包含:中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新角色、全球经济困局与十二五方略、“世界工厂”的未来——增长与转型、民生与收入分配、经济新格局、投资与贸易新趋势、能源与资源:周期与远景几大主题。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反通胀不能仅靠货币政策
  张雪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高通胀预期自我实现,无疑将造成政策震荡,继而导致经济和市场的大幅波动。因此,未来数月通胀与政策之间如何互动,关系到中国经济复苏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将很困难,需要未雨绸缪,重点关注一些可能的新涨价因素。2010 年由于翘尾因素产生的价格上涨大致在0。8%-0。9%。同时,随着经济复苏,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环保成本上升,以及可能的要素价格改革,将会推动国内生产成本上升。更关键的因素,是大规模投资导致的天量货币投放——新开工项目多,投资多,金融机构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多,能否遏制这一趋势对反通胀至关重要。
  全球流动性泛滥可能从两个途径影响中国通胀。一是在汇率制度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外部投机资金流入,导致国内流动性进一步过剩,进而通过需求拉动渠道影响通胀;另一是美元贬值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通过输入性成本推升渠道影响通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原料和原油等矿物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市场行情大幅涨落对中国经济尤其是通胀影响很大。
  水、电等公共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电等公共品价格上涨,不但会通过生活资料的渠道直接反映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而且会以原材料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形式,从工业产业链的上游逐层传导到下游,间接地反映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上。中国的水、电等公共品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其价格上涨向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更加复杂。人为压低水、电等公共品价格而导致的过度消费将是中长期通胀的一个潜在压力。价格管制不应成为抑制短期通胀的工具,但如何建立公开透明定价机制,防止将企业低效率转移给一般消费者或弥补财政缺口,需要认真研究。
  由资产价格上涨产生的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胀潜在可能性不容忽视。资产价格上升会引起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预期, 这是通过财富效应、投资效应以及金融加速器效应等多渠道实现的。较高的资产价格增加了财富水平, 从而增加消费, 导致总需求上升。如果总需求上升超过总供给, 就会产生通胀压力。因此,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也包含了关于未来实际产出和通胀的信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预期对整体通胀预期影响尤其显著。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居住成本上升,促使工资水平上升。
  由于CPI 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居民对通胀的感受高于CPI 反映的通胀水平。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下,CPI 是按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结构选择消费品并确定权重,还是以中国经济中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状况确定,对经济决策和引导市场预期尤为重要。当前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并存,制造业产品在CPI 中占40% 左右的权重,产能过剩对物价上涨起了抑制作用。食品类商品在CPI 中占34% 左右,但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近几年的恩格尔系数都在大幅下降,食品在CPI 的权重显然过高,导致CPI 相当程度上与粮食是否丰收,以及生猪供给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中国在计算自有住房的消费支出的变动时,主要以购买商品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化来估算,这意味着,只要利率政策不变,房价无论如何变化,居住因素的价格变动在CPI 中都无法反映。最近,占城市居民消费比重越来越高但在CPI 中权重很小的公共服务价格频繁涨价,更造成居民切身感受的通胀和CPI 出现巨大反差。
  CPI 多高算高,取决于央行对通胀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也取决于市场预期。在中国这样的转轨国家,需要一定的通胀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这显然不是3% 以下的通胀所能做到的,5%-6% 以下的通胀应该是央行能够承受的,但关键是央行能否将这样的承受能力透露给市场主体。很可能一旦通胀超过3%,市场主体就会产生宏观经济政策大幅调整的预期。
  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对潜在通胀,需要管理好预期。当通胀预期被较好地锚定时,货币政策会更加成功。反之,就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同时,货币政策措施对产出和通胀产生作用有时滞后,因此货币政策的决策应该具备前瞻性。行政的管理显然无法适应市场预期,反而可能使市场主体无所适从。管理好市场预期,要求增强央行独立性,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不足,会导致公众预期难以把握,而公众从众心理的“羊群效应”无疑将增加宏观经济的波动。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对潜在通胀,还需构建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货币总量目标有效的关键是央行能有效控制基础货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经济、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中国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央行在基础货币的管理中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有效控制通胀,单靠货币政策不够。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利率政策未变、准备金政策未变,但出现了天量信贷井喷,为什么?三个条件造成这种情形: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部门对资本监管不到位。只要这三个条件还存在,反通胀努力就会事倍功半。解铃还须系铃人,进一步改革,理顺各方关系,才能为央行制定有效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通胀与汇率
第一章 中国如何应对通胀?
危险的实际负利率 刘利刚
中国“宽货币”终结的内外条件 刘煜辉
反通胀不能仅靠货币政策 张雪春
厘清通胀压力方能果断应对 哈继铭
联储的量化宽松与中国的通胀风险 黄益平
通胀有多远 沈明高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之争?
汇率战无赢家 斯特劳斯?卡恩
货币即政治 让 皮萨尼?费里
“货币战争”蛊惑 陈昌华
克鲁格曼的人民币谬论 黄益平
升值难改全球失衡 乔纳森?安德森
第三章 建言人民币汇率政策?
构想人民币 胡晓炼
艰难的平衡 余永定
中国是下一个日本吗 哈继铭
升值还是涨工资? 罗纳德 麦金农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 易纲
第二篇    金融监管与改革
第四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保 森答案 保尔森
老一代央行家的谢幕 沈联涛
要盯住影子银行 沈联涛
第五章 金融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变法收官 胜寒
刘明康谈监管 胡舒立等
第六章 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
美国模式还值得学习吗 黄明
债的沉沦 魏君贤
人民币国际化担心什么 叶翔
培育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关键一步 沈明高
金融创新迫在眉睫 黄益平
寻求金融稳定的支点 孙涛
第三篇    投资与贸易
第七章 透视中国海外投资?
追踪中国投资 史剑道
中国海外投资怎样“走出去” 王小广
第八章 全球贸易变局与中国?
新兴市场新定位 安德鲁 科恩斯维特
贸易崩溃启示录 理查德 鲍德温
信贷紧缩只是导致贸易大崩溃的次要原因   杰西 莫拉威廉 鲍尔斯
中国贸易顺差并非全球经济失衡主因 乔纳森 安德森   中美贸易:小摩擦,而非大战争 谢国忠
第四篇    环境资 与能源
第九章 建言中国电价改革?
中国电价改革何去何从 王骏
阶梯定价不如实时定价 张昕竹
第十章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哥本哈根之变 徐锭明等
中国节能应转向总量控制 姜克隽
金融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 梁猛
第十一章 如何应对环境风险?
海洋污染事件公平善后缺什么 夏军
破解“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蔡守秋
第五篇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第十二章 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天公不语对枯棋 王兰
“三难选择” 黄益平
气候与金融:双重危机 沈联涛
资源收益分配扭曲加剧贫富分化 王小鲁
形势比人强 谢国忠
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王丰
第十三章 结构调整的方向?
增长放缓不足惧 吴晓灵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朱小黄
以金融革命促发展方式转变 黄益平
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束缚待解 赵全厚
求解劳动力供求新格局 蔡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