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列子臆说.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41324
  • 作      者:
    南怀瑾讲述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列子臆说(下册)》御风而行的逍遥列子
    变化不居的大千世界
    《列子》先把哲学的大原则讲了,下面引用许多故事,每个故事所包括的意义都是既深且远,要自己慢慢以人生的经验,以精密的思想去体会。
展开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展开
内容介绍
    《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己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曰”,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更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次讲到关尹子说的“知而忘情,能而不为”,譬如说神通是道之花,不是道之果,一切修行证果离不开这些花朵,但是要记住,不要管花朵,因为原则是“知而忘情,能而不为”,那才是真知真能,才是得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关于“能而不为”,我常常告诉学经济、学财政的同学,你们的经济学啊是书本里学来的,我的经济学是钞票买来的。我也常常跟工商界的头子们讲,你们有赚钱的经验,有没有赊本的经验?当然没有。没有的话你就不算完全,我是全都经过。我说我的经济原则是,今天赚了一百万用掉了,才算赚钱。我看你们钱很多,一毛钱都舍不得花,那你比没有钱的人还可怜,买黄金放在家里怕被偷,放银行,利息降低怎么办?一天到晚在那里发愁。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一毛钱都没有,睡觉都安稳.这就说明一个道理,真有钱的时候忘记了钱;同样的道理,真得道的人忘记了道。如果还觉得我得道了、我成道了,这就完了,可能精神有病!
    所以“真知真能”的人,等于是无知无能,因此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开始,到最后一句结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什么都没有.这是“天命之谓性”,这就是道,空的。所以佛讲空嘛,这是“真知真能”,得了道。
    “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那么你说得了道的人,忘情而不为,无为,这是“真知真能”,等于无知无能。讲话也好,做事也好,慈悲也好,该做的都做.心中不留一点世俗的感情,做过了就忘了。如果做了善事自己还记得,那还叫善事吗,你那是做生意,投资赚钱,想求功德嘛!真正的大功德心中是没有事的,救遍天下人,自己心里都忘了,连天下都忘了,何况人呢!那是道了。
    所以得道的人,看这些荣华富贵,“聚块也,积尘也”,这个地球不过是泥巴堆拢来而已,足一点一点尘土累积起来的,几十层高楼也是如此。“虽无为而非理也”,虽然得了道,一切无为境界,看起来好像有个道理,又像是设有道理,似乎都在对与不对、可与不可之间。
    下面接着要看《周穆王》这篇了,这一篇说的是神话,但有很深的哲学道理。周穆王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现在再提,唐诗里也有关于他的诗文。
展开
目录
下册
第五十六讲
周穆王篇○周穆王的故事○来自西方的化人○美色奢华也无用

第五十七讲
天上人间之别○神游归来○神游的种类○周穆王西游昆仑

第五十八讲
昆仑山的奇遇○观想神游幻网○如何修梦幻法

第五十九讲
幻化与生死○生命的幻化○幻化法修成了

第六十讲
列子说幻化○列子说觉与梦○列子解梦○不做梦的人

第六十一讲
西极之国另类生活○中土的生活○劳力者的醒与梦○劳心者的醒与梦

第六十二讲
意外得鹿又失鹿○醒与梦纠葛不清○健忘的快乐记忆的苦恼

第六十三讲
一个反常的人○老聃说正常与反常○年老还乡空断肠○黄帝篇○老祖宗黄帝

第六十四讲
黄帝的反省○华胥国○黄帝悟道之治○列姑射山的超人

第六十五讲
列子的一个学生○列子学道九年的经过○列子学成之后○吕洞宾的故事

第六十六讲
道人为何能乘风而行○得道者的特点○醉酒者的反应○道门的奇事○什么是真正的定力

第六十七讲
古代的闻人○投奔闻人○被戏弄的人○什么是道

第六十八讲
中庸与道○现实的通俗道法○信心的力量○养虎的诀窍○虎性人性

第六十九讲
颜回问驾船术○江湖人幽默读书人○孔子谈学习谁能不受外界的影响○激流中自在出入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