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里达发生现象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4163
  • 作      者:
    王庆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庆丰,男,汉族,河南林州人,出生于1978年10月10日。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人吉林大学哲学基地班学习,2006年获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6年9月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辩证法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德法现象学等。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天津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外国哲学》、《哲学文摘》等摘编、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德里达的发生现象学研究正是这无数可能性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这是因为德里达在最彻底的意义上背叛了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宗旨。德里达的现象学研究从一开始就与胡塞尔现象学相“偏离”,或者更准确地说,从现象学奠基的本源处就已经背离了先验现象学的纯粹性。德里达所有的现象学研究都试图解构胡塞尔现象学作为“一切原则之原则”的“本质直观”原则。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语言与观念对象性
    在探讨语言与观念对象性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澄清现象学所谓的“语言”概念。现象学家所要阐释的语言并不是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语言。胡塞尔指出:“语言阐释肯定属r为建造纯粹逻辑学而必须做的哲学准备工作之一,因为只有借助于语言阐释才能明晰无误地把握住逻辑研究的真正客体以及这些客体的本质种类和区别。但这里所指的不是在经验的、有关历史存在的语言的意义上的阐释,而是那种隶属于客观认识理论以及--与此密切相关--思维和认识体验的纯粹现象学的更广泛领域的最一般性的解释。”①这首先意味着,现象学的语言研究和语言分析,是先天的而非经验的、是本质的而非事实的,这些本质陈述都是在最确切意义上的先天陈述。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胡塞尔所要讨论的主要是理想语言(观念语言),亦即单义的、正常的、普遍有效的现象。正是在此前提下,语言才有可能和观念对象性产生联系。
    “观念对象性”属于几何学的本质特征,因为几何学的对象是观念的,其对象就是其“显现之物”,是通过观念直观得来的。但是,观念对象性并不是几何学的全部本质特性,它只是观念性的初级层面。然而,观念对象性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观念对象性,根本无法使观念性过渡到客观性。胡塞尔在《几何学的起源》中,如此认定说:“几何学上的存在并不是心理上的存在,它不是个人的东西存个人意识领域之中的存在;它是对‘任何人’(对现实的或可能的几何学家,或对任何懂得几何学的人)都客观地存在于此的存在。”①胡塞尔力图通过分析几何学观念对象性的存在方式,去实现他所说的回到实事本身。用胡塞尔本人在《逻辑研究》中的说法,作为几何学的存在方式的观念对象性,“不在世界的某处,也不在‘天国’之中”,而是一种先验的存在。几何学一经诞生,便超越时空和经验。胡塞尔之于几何学起源的如此追溯,确实如同他本人所标榜的那样,是一种走向实事本身的努力。在胡塞尔看来,几何学的绝对的观念对象性便是实事本身。
    ……
展开
目录
导言 发生现象学的观念
一 胡塞尔现象学的先验“发生”
二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发生”
三 德里达与发生现象学

第一章 发生(上)
一 无限的日的论理念
二 主动发生的两个困难
三 被动发生的悖论

第二章 发生(下)
一 心理学主义与逻辑主义:胡塞尔的平行性观念
二 辩证法:发生与结构的共源
三 激活发生:哲学的第一任务

第三章 历史
一 “历史 目的论”的途径
二 原历史:起源的思义
三 历史的现象学生成

第四章 回问
一 “同问”与几何学的起源
二 “同问”的目的
三 “同问”与现象学的双重还原

第五章 语言
一 语言与观念对象性
二 语言与三种观念性
三 现象学的语言还原

第六章 书写
一 书写与先验的发生
二 书写的单义性与两可性
三 单义性与康德意义上的理念

第七章 延异
一 延异的语义分析
二 延异与符号
三 延异与存在论差异

第八章 时间(上)
一 亚里士多德与传统时间概念的绝境
二 黑格尔与时间的两种观念
三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

第九章 时间(中)
一 “现在”的优先特权
二 原印象的“彗星之尾”
三 感知到想象的延异

第十章 时间(下)
一 解构“时间注释”的方法与目的
二 注释本身及其“被回避”的问题
三 线的终结与差异的踪迹

第十一章 实事
一 胡塞尔的“事情本身”
二 海德格尔的“事情本身”
三 德里达与现象学的“事情本身”

结语 解构与现象学
一 解构与现象学的方法
二 解构与现象学的问题
三 解构与现象学的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