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毛泽东尊师风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331530
  • 作      者:
    黄露生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立志救国救民,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诗人的书法家,他的思想的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尊师风范》记录了毛泽东与恩师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了伟人尊师重道的一面。
展开
作者简介
     黄露生,湖南醴陵人,1939年生。196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教育和教研工作,主编及参与编写语文教材、教参30余本,创作新诗集2本,主编《红太阳》诗集。长期从事楚文化史研究,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一直关注毛泽东与其老师关系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毛泽东尊师风范》主要内容包括:难忘的启蒙教师——毛泽东与邹春培先生、“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泽东与毛宇居先生、“您是我民主思想的启蒙老师”——毛泽东与李漱清先生、“毛主席致追悼词的人”——毛泽东与毛简臣先生、“这个秀才是我小时候的塾师”——毛泽东与毛麓钟先生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难忘的启蒙老师——毛泽东与邹春培先生
     1901年,毛泽东8岁,父母就送他到附近的南岸私塾读书。
     启蒙老师是邹春培先生。他当时已有50多岁了,从事私塾教育多年,远近颇有名气。
     当时,私塾是沿袭孔子私人办学的一种教育形式。一般是一个先生执教,所教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的“圣贤书”,大部分是先秦时期的古文,先生靠死 记硬背,记住其中的句段,至于内容大都是半懂不懂。所以,老师一般不讲解,只告诉学生断句、认字,再带学生读一两遍。这叫做点书。然后,叫学生自己读,最 后就到老师那里背诵。私塾先生每人有一根“戒尺”,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竹片,是专门用来’责打背不出书或不守塾规的学生,理论根据是“不打不成才”。毛泽 东所受的正规教育,就是从这种“不打不成才”的封建专制教育开始的。
     毛泽东进私塾之前,大部分 时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舅父文正莹在家开馆授徒。毛泽东就在舅父私塾中出出进进,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东西,打好了一些底子,产生了读书的兴趣。所以,他 一进南岸私塾读书,就非常认真,注意力集中,加上聪颖,不久就显露出出类拔萃的特点。邹先生每次点课的内容,他都很快读熟,并能背诵如流。这样,他很快地 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等课业。教了几十年“子日诗云”的邹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逢人就夸,还经常到上屋场给毛泽东父母报喜:“你家润之,是 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我教了几十年书,才碰上他这个最会读书的学生,将来会大有出息。”
     邹春培先生这些夸奖,作为启蒙老师,对于刚踏入学校大门的少年毛泽东读书的兴趣,自信心的培养和形成,无疑是具有极大的导向和鼓舞作用。这种学习心理的优良品质,使毛泽东迈出了他读书生活坚定的第一步,影响了毛泽东一生。
     邹春培先生这些夸奖,当然更使毛泽东的父母非常高兴。但是,由于当时封建专制教育的弊端,又使毛泽东与邹春培先生的关系复杂起来,使毛泽东父母不高兴的消息,也跟着慢慢传来。
     毛泽东读书,从小就特别肯动脑筋,喜欢提问题,随着所读的书多些,问题也跟着多起来。在读到《论语》以后,他提的问题,有的使邹先生也无法回答。邹先生有 一本《康熙字典》,就叫毛泽东自己翻这本工具书。这实际上,是为毛泽东另外请来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后来,邹先生发现毛泽东读书,不读出声音来,就马上 叫他背书,为他加码点书。毛泽东对先生说:“春培阿公,你老人家不要点,少得费累。”
     邹先生以为他不想读书了,马上说:“你是来读书的,不点书如何要得?”
     毛泽东告诉先生:“你不要点,我都背得了。”
     邹先生听了不相信,就点了几段没有教的书,给毛泽东背。结果,毛泽东居然也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了。于是,邹先生每天只布置他背诵内容,教毛泽东自己读一遍, 纠正读错的字词,然后叫他熟读,放学时背诵。这在通常情况下,邹先生应该轻松多了。但是,毛泽东没完没了的问题,越来越叫邹先生头痛,不得不更要认真准 备。有一次,点到“子日:暴虎冯河(其中“暴虎”:空着两手和猛虎搏斗;“冯河”无船而水过河,笔者按),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毛泽东接着就问:“春 培阿公,人怎么能‘暴虎’呢?”
     邹先生解释:“人是不能‘暴虎’的,这是打比方。”
     毛泽东接着又问:“世上没有人能‘暴虎’,这个比方,不是放空炮?”
     邹先生解释不清楚了,只好马上制止:“不许这样说‘圣人书’!”这下虽然暂时封了毛泽东的嘴,但是问题仍然没解决,师生双方都不快。
     又一次,是炎夏的大热天。邹先生有事外出,先给学生点了书,嘱咐学生好好熟读背诵。由于天热,加上教室低矮,汗水势不可挡。学生们读了一阵书后,不约而同 地跑到门口的池塘里戏水。邹先生回来,一看这种情景,非常生气,跑到池塘边一吼。这些学生刹时像老鼠见了猫,从水里爬上岸,连衣裤也不敢穿,一窝蜂地拥进 教室里。邹先生用戒尺狠狠地拍打着讲台,指着这一二十个光屁股的小朋友问:“我是怎么教你们的?”
     学生们勾着头回答:“要好好温习功课!”
     “这次是哪个带头?”
     当时,同学们看见先生手里的戒尺,早就吓得全身发抖,魂不附体了,连气也不敢出。这时,毛泽东向前一步说:“春培阿公,是我喊他们去的,与他们无关,要打要罚,就打我罚我吧!”
     邹先生拿起戒尺,就要打这个“罪魁祸首”。
     毛泽东说:“春培阿公,你莫生气,让我把话讲完,再打行啵?”
     邹先生没好气地说:“好,你说!”
     毛泽东从容不迫地说:“是你教我们,言行要遵照孔子说的去做。可是,孔子是最赞成游泳的呢!”
     邹先生更生气,用戒尺指着毛泽东说:“这是胡说八道,孔子教诲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恭俭让’,谁教你们戏水,谁要你们学猫叫狗跳的?”
     这时,毛泽东很快跑到自己座位,从书包里抽出那本《论语》,翻到《先进第十一》章,递给邹先生,说:“你看,这是你以前点的课文,这里说到孔子问他的学生 的志愿,曾皙答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了曾皙的回答很高兴,就说:‘吾与点也。’这不是孔 子也很赞成我们少年儿童,到河塘里去游泳吗?而且,他还赞同先生带我们童子一起游呢!”
     同学们 听了,禁不住笑了。这一笑,对邹先生来说,心里无疑是不大好想的,是有点儿丢脸的。于是,邹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大发脾气,用戒尺在桌上狠狠打了几下:“ 大家听着!”学生们听着先生手里的戒尺响,又吓得全身起鸡皮疙瘩了,笑声也就戛然而止,教室里刹时安静下来。邹先生接着说:“即使是这样,曾皙的弟子也是 由先生带着去游泳的,不是像你们不听话,背着先生去戏水。”
     毛泽东又天真地说:“那就请先生带我们去游吧,行啵!”
     ……
展开
目录

前言
难忘的启蒙教师——毛泽东与邹春培先生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泽东与毛宇居先生
“您是我民主思想的启蒙老师”——毛泽东与李漱清先生
“毛主席致追悼词的人”——毛泽东与毛简臣先生
“这个秀才是我小时候的塾师”——毛泽东与毛麓钟先生
发现毛泽东是“建国之才”的校长——毛泽东与李元甫先生
“没有他,我只怕出不了韶山冲”——毛泽东与谭咏春先生
“向往长沙”的引路人——毛泽东与贺岚岗先生
“吹尽狂沙始得金”——毛泽东与张有晋先生
发现毛泽东“自是伟大之器”的老师——毛泽东与柳潜先生
“您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与罗教铎先生
“还要才、德、望”——毛泽东与符定一先生
“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毛泽东与陈润霖先生
欲栽大木拄长天——毛泽东与杨昌济先生二三事
“横扫千军笔一支”——毛泽东与袁吉六先生
“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毛泽东与黎锦熙先生
“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与徐特立先生二三事
“好树百年计,终期覆丑倭”——毛泽东与杨树达先生
“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与王季范先生
“饮水不忘挖井人”——毛泽东与方维夏先生
“立节可为千载道”——毛泽东与汤增璧先生
称毛泽东是“平民天子”的校长——毛泽东与易培基先生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与石润山先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毛泽东与张干先生
兴会飙举,后生楷模——毛泽东与罗元鲲先生二三事
给毛泽东“四十分”的图画老师——毛泽东与谭柄锷先生
“他是一位教育改革家”——毛泽东与孔昭绶先生
“其奈长沙后进何?”——毛泽东与易白沙先生
“您是当代真正的庄子”——毛泽东与刘策成先生
“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毛泽东与王立庵先生的儿孙
“共产党就是需要你老这样的诤友”——毛泽东与仇鳌先生
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毛泽东与邵飘萍先生
“你的好意,永远记在心里”——毛泽东与孙俍工先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