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衣冠祭
一、从“哑铃图式”看“衣冠王国”
二、衣冠文化的物质层面
三、衣冠文化的精神层面
(一)起源于圣人的神话
(二)观念至上的形制
(三)“反古复始”的继承观
四、异邦文化的东传和衣冠王国的衰落
(一)从等级制转向民主制的同一性
(二)从约束妇女到解放妇女的相似性
(三)自主创新与以洋为新的差异性
第二章 多元品格--先秦服饰观
一、朴素的上古服饰观
(一)实用原则--其衣致暖而无文
(二)取象比类--形乃谓之器
二、天人相通的原始宗教服饰观
(一)巫觋衣冠--沟通天地的象征
(二)从皇到冕--敬天思想的确立
三、春秋战国多元化的服饰观
(一)乱世衣冠--多样化与等级制并存
(二)衣冠言志--无声的宣言
(三)衣冠寓道--有形的哲学
第三章 礼的殿堂--古代服饰的主流思想
一、儒家及其持久的影响力
(一)儒的中兴--从术士到素王
(二)兼收并蓄--在创新中长存
二、服饰被视为“治天下”之道
(一)尊卑之分--贵贱分明的“金字塔”
(二)夏夷之辨--“别同异”的“长城”
三、服饰被视为“顺天道”之术
(一)“王者配天”--君权神授的象征
(二)符应--天降预兆
四、服饰被视为“正人心”之法
(一)君子之德--“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二)妇人之德--男权社会的樊笼
(三)忠孝--“德之本”
第四章 生面别开--中国服饰的小传统
一、大传统与小传统
(一)“礼不下庶人”--大、小传统的分水岭
(二)上下流通--大、小传统的对立与对应
二、民俗与禁忌
(一)民俗长存--形象的活化石
(二)以俗为札--别具一格的民间仪式
(三)民俗禁忌--消极的原则
三、宗教思想对传统服饰的浸润
(一)天道与人道--长生不死的理想
(二)入世与出世--对来世的追求
第五章 长带当风--古代的舞服与戏衣
一、从神衣到舞衣
(一),以舞通神--舞服的象征性
(二)以舞娱人--舞服的审美倾向
(三)以舞祈吉--民间舞服的多样性
二、舞服与乐舞的整合性
(一)假形舞服--化妆舞会的滥觞
(二)衣衫主题--为舞服而舞蹈
(三)营造氛围--心理创造的虚像
三、从舞服到戏衣
(一)戏舞同源--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通用格式--程式化戏服
(三)五彩斑斓--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六章 反经合道--古代服饰的流变观
一、以不变应万变
(一)源与流--万古不变之“礼”
(二)因与革--经与权之辨
二、顺应潮流而变
(一)因世之变--统治者的决心
(二)乱世多变--难以遏制的求新欲
(三)随机而变--悖礼的权宜之计
三、跨文化流通与服饰流变
(一)异化--是非难辨的华夷之争
(二)潜流--禁而不止的吸收融合
(三)包容--豁达的大国风度
四、“小气候”的流变
(一)玄远境界--“竹林七贤”放浪形骸
(二)金龙蔽日--太平天国分庭抗礼
第七章 华夷之辨--中西服饰的冲突与融合
一、从“华夷大防”到“师夷长技”
(一)文化定势--不可动摇的“天朝之制”
(二)师夷长技--战败后的思索
二、“洋气”熏陶传统服饰
(一)民风思变--自下而上的改装风潮
(二)两难心理--儒学纲常的最后防线
(三)大厦将倾--无可奈何的让步
三、价值观念的更新
(一)本质位移--服饰与社会体制的分离
(二)西风劲吹--洋服盛行的心理分析
第八章 春潮涌动--中国服饰的现代化
一、“中山装时代”的功与过
(一)提倡俭朴--新的风尚
(二)极左思潮--幼稚的“革命化”
(三)痛定思痛--全民大换装
二、时装无国界
(一)人欲复苏--崭新的生活哲学
(二)大众流行--中国的特色
三、中国现代服饰的民族化
(一)时代错位--中西服饰文化比较的困惑
(二)折中主义--中国传统服饰的重构
四、绿色生态设计观
(一)生态设计--服饰文化的新注解
(二)寻求天然--传统面料的回归
(三)“游戏规则”--融入国际经济潮流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