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发展史人们根据计算机性能和硬件所使用的电子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1946-1957)是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因此也称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8~1964)是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1965-1969)是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出现了并行处理、多处理机、虚拟存储系统以及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
第四代(1970~?)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的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称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2.计算机的特点曾有人说过,机械可使人类的体力得以放大,计算机则可使人类的智力得以放大。作为人类智力劳动的工具,计算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快速的运算能力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现在每秒执行几百万次运算的计算机已不罕见,有的机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数十亿次、甚至数百亿次。计算机的高速度使它能提供实时、快速的服务,如银行结算、旅行服务、电话转接等都无需等待,也使诸如科学研究、天气预报等处理大量数据的系统成为可能。
(2)高强的存储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信息是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现在的计算机存储器容量都很大,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被存人的信息是不会轻易丢失的,所以说,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记忆力”。
(3)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
由于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字进行运算,因此计算精度主要由表示数据的字长决定,随着字长的增长和先进的计算技术的配合,计算机的计算精度越来越高。另外,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可靠性也很高,比如它可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一个任务,而且总会像第一次完成这种任务那样好。当然,人们常说的“计算机错误”,其实常常是由于与计算机相连的设备或人为的错误造成的。
(4)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是通过逻辑运算实现的。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对象不只是数值量,还可以包括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各种信息,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乐等。编码技术使计算机既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语言、文字、符号、大小、异同等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和证明,从而极大地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5)工作全部自动进行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计算机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在人们预先编制好的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工作完全自动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