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支持疗法
人们在遭受挫折及环境所加予的严重压力或灾难后,会产生焦虑、紧张、知觉过敏、表情不自然、注意力难集中、小动作增多等心理改变。同时还可有一系列的生理表现。精神支持疗法主要是医生在与患者诊疗交往过程中对其产生良性影响,就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能畅通无阻。其内容一般为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采用劝导、保证、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析和认识他所面临的问题,来激励、鼓舞患者的自我领悟,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促进健康的恢复。
精神支持疗法的适应症为:
◆短期内遭受挫折或严重的灾难,以致产生抑郁、焦虑、惶惑不安、苦闷、紧张的患者。
◆环境中长期存在矛盾、紧张或压抑,致使内心抑郁不安、心境不佳、感到前途渺茫,甚至产生消极观念的患者。
◆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对疾病本质不了解,以致顾虑重重、消极悲观或长期治疗不愈,对治疗信心不足,甚至对医务人员产生抱怨、抵触情绪的患者。
◆患有各种心身疾病,对疾病疑惧,而在治疗中又必须解决其消极心理的患者和患躯体疾病同时存在有心理紧张状态、焦虑、抑郁的患者。
◆各类神经症患者,通常首先要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心理紧张状态下,人们经常通过心理平衡调节系统,采取一系列的摆脱方法驱除紧张。有时心理紧张状态特别严重,超出了心理调节平衡系统调整的能力,因而就可能产生疾病。产生疾病后患者毫无例外地一方面焦虑、担心、恐惧,一方面又希望疾病能很快治好。这时,要通过精神支持。增强患者心理平衡调节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力。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摆脱心理紧张状态的方法,以克服病理性的、不正确的方法。
精神支持疗法不论采用个别交谈或集体治疗的形式,都是医生应用言语作为治疗的手段。医生用包含特定内容与技巧的言语说明患者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的前因后果,或疾病的来龙去脉,以及治疗的方法等时,往往能平复他们的心理紧张。医生再用言语支持患者内心所存在的正常的欲望、要求、思想及相应的行为,就能促使患者克服那些错误的、有害的心理与行为,树立起正确的态度和对疾病治愈的信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精神支持疗法提供的支持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解释、鼓励、保证、指导。这些方面虽然可以在概念上加以区分,但实际治疗中却是互相密切联系着起作用的。
病人一般会有程度不同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本身对患者构成一种新的危害,它可以破坏患者稳定而愉快的心情,造成焦虑、疑虑和恐惧,乃至躯体生理、病理活动的相应变化。解释就是使患者承认现实,尽快进入患者角色,从而为康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良的心情往往造成患者机体功能的紊乱,阻碍疾病的康复,它还使自我感觉恶化,或使疼痛加剧。解释不同于安慰,应该注意面对现实。虚假地掩饰事实会埋下隐患。
疾病可以妨碍一个人执行其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社交和操持家务等,这在慢性病患者身上尤其突出。截肢或生殖器官手术可以导致严重的自我价值的贬值,使人丧失自信和悲观失望。对于这些患者,精神支持在于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鼓励和指导他们循序渐进以达到某种目标。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经常的鼓励,结合生活或疗养中的具体处境和实际问题给予鼓励最为有效。含糊笼统的鼓励作用不大。医生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或患者过去成功的实例进行鼓励。不要鼓励患者去做他实际上办不到的事,这样的鼓励可能起相反的作用,即挫伤患者的积极性。降低患者的自信心。
保证就是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解除那些不必要的疑虑。临床上确有因病情严重而不易治好的病例。但大多数患者的病并没有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特别是患心身疾病时更是如此。这时以医生的身份给予患者一定的保证,对于恢复患者的良好情绪及自信,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解除患者的疑虑,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防止因工作的疏忽而贻误病情造成患者不应该有的痛苦。
心身疾病患者因为自身出现的症状与病变往往使自己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以至不能自拔,进而导致精神上的不安定和抑郁。而这种状况的发生又是与患者个性特征分不开的。所以,及时地从心理上给患者以支持、安慰与鼓励,就能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相信自身存在着战胜疾病的潜在力量,从而增强信心,取得与疾病斗争的主动权。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学习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与行为的一类方法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个体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扭曲的认知影响而产生的,如果更改或修正其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心理与行为。认知治疗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企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更改或修正扭曲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
认知治疗的适应症为:
◆轻度至中度抑郁症,尤其是内因性抑郁症。
◆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偏头痛等心身疾病。
◆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