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欲三论;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文明」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057334
  • 作      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本系列丛书共18种,精心选取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荷妮和弗罗姆的经典之作,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状态心理——大至精神病串,小至日常笔误、舌误等过失进行了深入的精神分析。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讨这些著作,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我所有。《性欲三论》为其中一册。
展开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 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的弗赖堡,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J.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J.M.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疗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以挖掘患者遗忘了的特别是童年的观念和欲望。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认识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而创立了他的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初期概念有防御、抗拒、压抑、发泄等。在临床治疗时患者还出现了对医生的“移情”现象,从而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大都以性欲为基础,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错乱是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1909年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S.霍尔邀请,与荣格等赴美国参加该校20周年校庆纪念,并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E.B.铁钦纳、J.Mck.卡特尔等晤面。发表了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声名远扬。回国后,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荣格和O.兰克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他而自立门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论登峰造极。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展开
内容介绍
  《性欲三论》通过性欲三论、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三部分来具体论述了性欲。本译丛共18种,精心选取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荷妮弗罗姆的经典之作,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病态心理——大至精神疾患,小至日常笔误、舌误等过失进行了深入的精神分析。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煌,为我所用,这一点无需我们多说。
展开
精彩书摘
    与病史相联的种种记忆的存在很自然地与各种症状联结在一起,从理 论上讲,二者是不可分的。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病人会提供各种各样的 事实,这些事情他早已了然于心,但一直被他抑制着,或者以前他压根儿 就没有想到。记忆错误症就显出了原形,记忆的空白也得到弥补。一直到 治疗结束,我们才能得到一份明白的、连贯的、没有缺损的病历。然而治 疗的实际目标是消除病人的各种症状并帮助他们恢复有意识的思想。我们 可能认为帮助病人修复记忆上的损伤是第二位的或者是纯理论上的目标, 其实,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当一个目标达到时,另一个也会达到,两者 殊途同归。 我们要根据事实本身的性质来办事,因为正是这种种事实构成了精神 分析的实质性材料。我们要特别留意各种案例的历史——它们既与纯个人 也与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对病人的有关身体检查记录及各种精神病 的症状也要多加留意。我们的兴趣不能仅仅限于家庭环境,而且如后文所 讲到的,也要探究病人家族的遗传关系。 这篇论文中的主角是一位18岁的姑娘,她的家庭成员除了她自己以外 ,还有父母亲和一位比她大一岁半的哥哥。他父亲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突 出性格而在家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这种结构的家庭环境又构成了病人孩 提时代所直接面临的一切。在我开始给这位姑娘治疗时,她父亲不过年近 50,她父亲才智过人,活动能力很强。他是一位大制造商,他的事业辉煌 一时,他一生顺畅。他可爱的女儿非常依顺他,她的品评事物的能力发育 很早,正因为这样,女儿常常因父亲的不良行为和性格而生闷气。 从她6岁开始,女儿对父亲的感情因他的几场大病而急剧强烈起来。那 时,她父亲得了肺结核,于是全家迁到南方一个气候宜人的小镇去住。他 的肺病迅速得到恢复。为了防止复发,一家子在此后的10年中主要居住在 这个地方。我姑且把这个小城称为B城。当她父亲身体较好时,他总是不时 到自己的工厂去看看。盛夏之时,全家就迁往山上的避暑圣地住一段时间 。 当这女孩大约10岁时,她父亲因为视网膜脱离症不得不在暗房里接受 一个疗程的治疗,由于此次不幸,他的视力受到了永久性的损伤。两年之 后,一种更为严重的病——即伴有各种麻痹症状和轻度神经性错乱的精神 紊乱症——也在她父亲身上出现了。他的一位好友(此人在后文中还要提到 ),见他的病情久不见好转,就劝他与他的私人医生到维也纳来找我看病。 我犹豫了一段时间,真不知该不该把他的病诊断为脊髓痨引起的疾病,但 最后我诊断为扩散性血管病。病人承认他在婚前曾由于感染了一种特殊的 病菌,我于是对他施以强剂量的抗传染治疗,效果良好。病人的各种紊乱 症全都消失了。由于我这次治疗的成功,4年后,他把自己的女儿带到我这 儿,并作了介绍。很显然,当时她已患有神经官能症。又过了两年,他把 他女儿交给我进行精神分析治疗。 在此期间,我在维也纳认识了他的一个姐姐,她比他只大一点点。她 有明显的神经性精神病的严重症状,但还没有显著的歇斯底里症状。她在 不幸的婚姻生活的重压之下度过了一生,终于死于一种消瘦症。这种病进 展很快,病的症状尚未完全显露出来,她就死了。我曾经偶尔碰到过这位 小女孩父亲的一个哥哥,他是一位独身男人,患有疑病症。 正如上文交待过的,这位18岁的姑娘成了我的病人。这位女孩子的同 情心一直在她父亲家族这边。在她患病后,她就把她姑母(前面提到的那位 )当成典范。无疑地,从她父亲家族那儿,她不仅得到她天生的禀赋和智力 上的早熟,而且也遗传了得病的倾向性。我不认识这位女孩的母亲。从这 个女孩和她父亲的言谈中,我猜测她母亲是一个愚蠢而缺乏教养的人。这 位母亲的全部兴趣就是日复一日地料理家务。她丈夫生病加剧了夫妻之间 的疏远感,她也就乐得全身心地投人家务琐事之中。事实上,她表现出所 谓“家庭妇女精神病”的征兆。这位母亲对孩子们生动活泼的各种兴趣无 法理解,她整天忙于清扫房屋、清洁家具、打扫厨房器皿,以求室内一尘 不染。家具及其他物什都如此地清洁亮丽以至于家人都不敢碰及,更谈不 上使用。这种情形在正常的家庭主妇身上也多少可见,这不禁使我想起一 种无法摆脱、令人痴迷的清洗行为,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顽固性洁癖。而 这些主妇对自己的病态一无所知(这也适应于这位病人的母亲),以至于对 这种顽固性精神病的内在特性也全然无知。多年来,这位女孩与她母亲的 关系一直不好。她鄙视她母亲并常常毫不留情地指责她,因此她母亲对她 并不具有影响力。 当这女孩子年幼时,她惟一的哥哥(大她一岁半)一直是她着力模仿的 偶像。在后来的几年中,兄妹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她哥哥总是尽 力避开家庭的各种争吵,当他不得不有所选择时他就站在母亲一边。因而 ,通常的性吸引力会使父亲与女儿站在一边,而母亲则与儿子站在一边。 这个病人(我在后文中称为“杜拉”)早在8岁时就有神经症的症状。当 时她患有慢性呼吸困难症,这种病一旦发作起来相当严重。第一次发作是 在一次登山运动之后,当时人们认为这是过度疲劳所致。经过6个月的休息 和精心照料之后,身体渐渐得以恢复。看来家庭医生一刻都没有犹豫就把 这种精神紊乱症诊断为紧张劳累所致,而完全排除了导致呼吸困难的器官 性方面的原因,家庭医生显然认为他的诊断符合疲劳过度这一病理。 (P108-112)
展开
目录
《性欲三论》
第一章 性变态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第二节 性目标方面的变异
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
第四节 神经症患者的性本能
第五节 各构成本能和快感区
第六节 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第七节 关于性欲的幼儿期特征
第二章 幼儿性欲
第三章 青春期的转变
总结
《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