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科学与中国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5348
  • 作      者:
    周东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近代科学与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的原发性机制作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近代科学在西欧产生的社会历史途径及认识论上的机制。全书通过对科学技术本质的探讨,阐述了科学精神与科学传统的特征,追溯了科学技术革命的起源,并力图探讨这一一起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者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和社会考察
    一  科学的概念
    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科技社会学,从广义的角度说又可以称之为科学之学或科学的科学。把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研究,就必须正确认识科学这个概念。然而给科学下定义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原则的定义,虽然可以囊括所有的情况,往往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具体地定义,越是具体越是无法包含事物所有复杂的情况。科学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它的定义也不能凝固不变。给事物下定义是对该事物的认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标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应从纵向、横向等各个角度去了解,机械地给出一个逻辑定义总是片面的,带有经院气,事实上科学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没有绝对的内涵和外延。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是知识学问的意思,有追求知识创造学问之意,英语和法语是源出于此的,也可以泛指一切学习形式。在梵语中,科学是指“特殊的智慧”,在德语中涵义是“知识或了解的艺术”。在拉丁语系中Science源于拉丁语,形容词Scientific广泛使用,是“创造知识的”的含义。在以前这个词经常与自然哲学连用。在西方的大多数场合下,科学一词被理解为“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科学经常与研究等同起来是意味着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堆静态的学说。汉语“科学”一词是从日语转译过来的。日语中使用汉字,开始时是用汉字来译外来的词语,利用两个汉字构造成一个新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中国人先译,很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但是日本人先译了,中国人看着也顺眼,也就用开了。汉字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现代青年人很少知道这些汉语译词绝大部分是“来自西洋,途经日本”的词语了,清末留学日本的人居多,日语首先译出此词,中国直接套用过来,当时清末的一些老翻译家,包括许多来华传教士,也创立了自己的译名,但始终竞争不过日本。清末的那些来华传教士及中国学者并没有将Science译成“科学”,而是译成了“格致”。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称之为《格致汇编》(1876年2月创刊)诸如此类如《格致书院课艺》、《格致古微》等科学杂志和科普读物。“格致”源予中国的“格物致知”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朱熹说:“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承认接触事物和分析研究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王守仁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格致”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接触和观察而求得知识,追求学问。这与“Scientific,Science”更为接近。汉译转自日译的“科学”一词顾名思义是“各门各类学科的学问”之意,仅仅列出静态知识的涵义,所以“格致”的译法更为贴切。清末梁启超先生就曾指出过从日语转借过来的许多译词是不准确的,例如,economy译为“经济”不如译为“平准”,revolution译为“革命”不如译为“变革”更为准确,但凡此种种已约定俗成而通用,没有更改的必要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科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和社会考察
一  科学的概念
二  科学概念的历史考察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的论述
四  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

第二章  技术本质的社会考察
一  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  社会动态过程中的技术
三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四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五  科学对生产的相对依存性

第三章  科学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  古代的希腊世界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三  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制度
四  希波战争
五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六  罗马时代

第四章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一  古希腊哲学概观
二  米利都学派
三  数学方法论的先声——毕达哥拉斯的自哲学
四  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科学建构的意义
五  近代科学的门槛——古代原子论
六  “众学之祖”——亚里士多德

第五章  近代科学的渊源——古代的自然科学
一  科学技术的起源
二  人类数学的起步——古希腊的数学进展
三  西方天文学的开始
四  古代力学及其他科学状况
五  中世纪欧洲科学的衰落
六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六章  近代科学与社会
一  近代科学起源的思索
二  科学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三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五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

第七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解读
一  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
二  中国秦汉以来的社会形态不是封建社会
三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析
四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纵向演变
五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状况
六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综合特征
七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矛盾分析

第八章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一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钩沉
二  西学东渐的肇始
三  东西方文明的最早冲突
四  被动的现代化尝试
五  从科学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
六  历史的超越——科学不会成为专制的工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