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驻中国大使序<br>前言<br>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br>第一节 自然地理<br>一 地理位置<br>二 地貌、土壤与土地利用<br>三 气候与环境<br>四 河流与湖泊<br>第二节 自然资源<br>一 森林和其他植物<br>二 矿物资源<br>三 野生动物<br>四 家畜<br>第三节 行政区划<br>第四节 居民与宗教<br>一 人口<br>二 民族<br>三 语言文字<br>四 宗教信仰<br>第五节 民俗与节日<br>一 服饰<br>二 饮食<br>三 民居<br>四 礼俗与禁忌<br>五 民间工艺与色彩<br>六 婚丧习俗与命名<br>七 节日与传统活动<br>第二章 历史与建国<br>第一节 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舞台<br>第二节 从室韦—鞑靼到蒙古<br>第三节 蒙古帝国及其对外征服<br>第四节 元朝的建立与蒙古帝国的解体<br>第五节 明朝时期的蒙古势力及其分化<br>第六节 清朝统治下的蒙古地区<br>第七节 沙俄势力入侵与外蒙古的“独立”、“自治”<br>第八节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r>第三章 政治与国防<br>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br>一 蒙古人民革命党执政时期<br>二 政治转型——多党民主制<br>三 民主选举——国家更名<br>第二节 蒙古国宪法<br>第三节 国家权力体制和机构<br>一 国家大呼拉尔<br>二 国家元首<br>三 政府首脑<br>四 司法体制<br>五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br>六 国徽、国纛、国旗、国玺和国歌<br>第四节 政党和团体<br>第五节 国防力量的建设与发展<br>一 建立人民军<br>二 对日战争<br>三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br>四 二战后的蒙古国防<br>第六节 国防政策与军事力量<br>一 调整国防政策与军事体制<br>二 军事人才的培养<br>三 对外军事关系<br>第四章 经 济<br>第一节 从畜牧业向农牧业——工业国发展的进程<br>第二节 向市场经济转轨<br>一 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与私有化<br>二 畜牧业与农业<br>三 工业与矿产业<br>四 金融与财政<br>五 交通与通信<br>六 旅游业<br>第三节 对外经贸<br>第四节 劳动就业、工资和物价<br>第五章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br>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br>一 从科学委员会到科学院的建立与发展<br>二 改革与调整科学技术研究体制<br>三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发展<br>第二节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br>一 教育事业的发展<br>二 文学艺术<br>三 文化设施与文化团体<br>四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br>第三节 医疗卫生与体育事业的发展<br>一 医疗卫生<br>二 体育运动<br>第六章 对外关系<br>第一节 对外关系概述<br>第二节 对外关系中的双边和多边关系<br>一 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br>二 蒙古与美国的关系<br>三 蒙古与日本的关系<br>四 蒙古与韩国的关系<br>五 蒙古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关系<br>第三节 蒙古与中国的关系<br>一 中蒙关系的建立与发展<br>二 中蒙关系正常化与新发展<br>三 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br>四 中蒙经济贸易关系<br>主要参考文献<br>一 中文文献<br>二 蒙古国的蒙文文献<br>三 英文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