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年间,因寺内有珍藏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阿育王塔,寺名也一直称作阿育王寺或无忧王寺,直到唐初才改称法门寺,意为“佛法之门”。从北魏(5世纪)到唐代的400多年间,皇帝们迷信迎请佛骨可以岁丰人安,更使法门寺成为社会注目的“热点”。所谓迎请佛骨,就是每隔30年把珍藏在塔基下地宫中的佛骨迎入长安城皇宫瞻仰。这种活动在唐末愈演愈烈,达到高潮。最铺张的莫过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这次迎请佛骨事先准备了2年,当时从京城长安到法门寺200多里间,车马昼夜不绝,沿途都有饮食供应,叫做“无碍檀施”;一路上制作了数以万计的宝帐、香舆、幡花、幡伞等仪仗,均用金玉、锦绣、珠翠装饰得花团锦簇。迎请佛骨的仪仗车马由甲胄鲜明、刀杖齐全的皇家御林军导引,文武大臣护卫,名僧和尚拥奉,旌旗蔽日,鼓乐鼎沸,沿途站满虔诚膜拜的善男信女。长安城内各街用绸缎结扎各式彩楼。富豪们还要施舍钱物,借以争奇斗富,叫“无遮会”。懿宗皇帝也亲御安福门城楼迎拜顶礼,百官士众则沿街礼拜迎候。佛骨先被迎请到皇宫内供奉3天,再迎送到京城寺院轮流供奉。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施金帛,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瞻仰,甚至有断臂截指以示虔诚的,简直举城若狂。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唐懿宗却在这年去世。佛骨在第二年由继位的唐僖宗送回法门寺。自这次迎请佛骨之后,地宫关闭与世隔绝1113年之久。从地宫内发现的稀世珍宝,可以看出当年唐朝宫廷和整个社会对佛教的狂热崇拜。唐朝是法门寺的鼎盛时代。寺院占地100亩,院落24座,加之唐朝皇帝7次迎送佛骨,使法门寺地位显赫异常。宋代的法门寺名声更加远扬。当时寺内和尚逾万,寺院占地600亩。宋徽宗赵佶曾亲题“皇帝佛国”4字匾悬挂于山门,使法门寺成为宋代的皇家寺院。从明至清,法门寺走向衰败,明末寺内建筑全部被毁,仅余一塔。法门寺塔初建称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为4级木塔。木塔在保存了近千年后,于公元1569年遭地震倒塌。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佛徒募化钱财,开始重建真身宝塔。历时30年,将原来木塔改建为13层8棱砖塔,高41米。该塔建造精致,但因塔身重量过大,基下又有舍利地宫,上重下轻,所以砖塔建成54年后,便因地震致使塔身向西南歪斜。1939年-1940年,慈善家朱子桥等整修了法门寺塔。但在1976年,扶风县秋雨绵绵,加上四川松潘大地震的影响,塔身更加严重地向西南倾斜。1981年这座斜塔的西半侧终于在绵绵秋雨中垮塌,仅留半个塔身危立在残台破砖之上。1985年,陕西省政府依照明代的砖塔样式重建新塔。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的大批珍贵文物,共1300多件(组)。其地宫布置为唐代密宗曼荼罗道场,是佛教考古中仅见的实例。法门寺地宫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指骨舍利,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8重宝函中,长40.3毫米,中空,竖置在金塔基银柱上。第二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一枚相似。第三枚藏在后室秘龛5重宝函的白玉棺中,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一、二枚相似。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鉴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其余3枚是“影骨”,是唐朝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眼里,“影骨”也是圣骨,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意义。目前,佛的真身舍利,中国除北京有两枚佛牙外,指骨只有法门寺保存的这一枚,而且全世界也只有这一枚。法门寺地宫的开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9次。一次是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一次是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另外7次在唐代。最后封闭在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明代和民国时期虽曾经有人发现地宫,但随即盖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