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州小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375481
  • 作      者:
    亦然著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
收藏
内容介绍
  《苏州文化丛书》囊括了苏州的戏剧、绘画、园林、街坊、名人、名胜、民俗、考古、工艺……向世人展示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用以提高苏州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人的素质,用以吸引与沟通五湖四海的朋友。
  本书为丛书之一。苏州小巷最为挥之不去的影子是在苏州人的心里,她横亘在苏州人的性格中,浮动在苏州人的血液里。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她的清幽;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她的雅致;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她的丰富而深藏不露;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她的灵秀而才俊辈出……让我们联袂走进苏州小巷深处,领略那一道别有情韵的风景线吧!
展开
精彩书摘
    假日闲暇之时,骑一辆自行车,与二三同道穿行在苏州的小巷小弄里 ,实在是一桩惬意的事情。 不必带地图,不需事先拟定好计划,只一味恣意往小巷里钻,遇上残 碑断碣便跳下车’任意猜测一番,实在想不通便向小巷子里的老者请教一 下,他们总会十分热情而详尽地给你一个满意的解答的。 有时小巷越来越狭,以为是个死巷,谁知转过一个弯子,又是一条清 悠整洁的小巷。有时一下子跑到人家院子里去了,红着脸道歉后才知道这 原本就是小巷的一部分,离开后你还会思量,是小巷侵犯了院子,还是院 子侵犯了小巷? 慢慢地,你会品出其中的无穷趣味;慢慢地,你会常常若有所思;慢 慢地,你会觉得自己长了点学问;慢慢地,你会感到与这座文化古城的感 情愈来愈深了。 经常在巷头巷尾对着蓝底白字的巷名出神,有时便生出奇怪的幻觉来 ,最常出现的幻觉是她很像茶叶。 是的,一个巷名便是一片茶叶。而时间则是一泓天泉,冷水泡茶慢慢 浓。 有的是绿茶,清新沁脾;有的是红茶,浓香馥郁;有的是花茶,淡雅 宜人。 在小巷里我想得最多的是苏州特产茉莉花茶。不是因为“茉莉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而是喜欢她的平民气息,喜欢她的俗中之趣、俗中之雅 ,如同带给我愉悦的许多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巷名。 苏州小巷中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巷名特别多,简直俯拾皆是。 养育巷呼为羊肉巷,企图误导人们到那儿去买羊肉? 条坊巷呼为调丰巷,是不是寓有风调雨顺的意思? 马脊梁巷呼为马济良巷,巷子里是否曾经住过一位著名的老中医? 因果巷呼为鹦哥巷,巷子里有个花鸟市场? 临顿路成了伦敦路,如果剔去读音因素不谈,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哪儿跟哪儿呀! 窦妃园成了豆粉园,前者是因为巷子里曾有一座窦妃墓,据说窦妃是 吴王阖闾的一位妃子。后者却是专营蚕豆粉、绿豆粉的小店了,可能是那 种小巷里常见的前店后坊。真的,我所工作的单位就在那附近,有一次我 还真想到那儿去买点小菜。 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巷名固然可以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诙谐,生出 一点使人微笑的歧义,但也会因此损失不少历史注脚式的效用,令人不知 所云。 朱家园以北有东善长巷和西善长巷,我曾有朋友住在那里。我向他请 教“善长”何解,他也答不出,以一句“巷名如同人名,只要不与其他巷 子同名就行了”敷衍过去。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的巷名是东船场巷和西船 场巷,吴方言里“船场”与“善长”同音,大约那儿曾经是停船和修船的 所在吧。 苏州曾经有一条名字很雅的巷子叫紫兰巷,90年代初拓宽干将路时这 条巷子被大路“吃”掉了。其实这条巷子原来叫纸廊巷,“紫兰”的名字 虽较“纸廊”为美,却不免因此而掩埋了苏州的造纸工艺。苏州历史上出 产的纸很有名,《吴郡志》载:“彩笺,吴中所造,名闻四方,以诸色粉 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洪武《苏州府志》亦有记载:“庆元 间,郡人颜方叔创造佳笺,其色有杏黄、露桃红、天水碧,俱砑成花竹鳞 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亦有用金缕五彩描成者。近年有青膏笺、水玉 笺,绝佳。”如此之美的彩笺,听听都感到心醉,如果用它写字,你忍心 胡乱涂鸦?现在的古吴轩出版社社址说不定就建造在过去的纸坊上,如果能 恢复这一纸品,倒是一件风雅之事。 道前街一侧的西美巷原称西米巷,是过去的米市所在,附近还曾有谷 市桥。明代的清官况钟曾经在巷子里住过,就是昆剧《十五贯》里的那位 况钟,现在巷子里还有况公祠。《吴郡金石目》记载得明白,“永定乡人 造井题记,嘉定十七年十二月,正书,在府治东西米巷”,确证过去是叫 西米巷的。现在改成西美巷,美则美矣,却失其原旨了。不过苏州人大约 觉得这样一改很有点意思,索性连东边的一条果子巷一起改过来,叫东美 巷。果子巷这名字也不是原版,原版叫果子行,是专门买卖果品的地方, 巷中曾有桥名果子行桥,现在这么一改,把附属在原名上的历史内容一古 脑儿抹去了,倒也省心。 文庙西南有一条叫潘环巷的巷名也是错出来的,要把这个错理清,得 多绕一个弯子。曾经在报刊上看到有文章,指出潘环巷的巷名是如何错的 ,说潘环巷的“潘”应该是“泮”。泮,古时候称学校为泮宫,清朝时称 考中秀才为“入泮”。潘环巷在文庙附近,巷名起于文庙,应该是泮环巷 。乾隆《吴县志》也是这个观点。文章另举苏州竹辉路口的近潘村为同样 的错误,应为近泮村。有意思的是乾隆《吴县志》还记载了“土人”把东 泮环巷叫成“东半爿巷”的错误,可见巷名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而且花 样百出。后来又从洪武年间的《苏州府志》中看到,泮环巷也是错的,潘 环巷则是错上加错,最初的巷名应该是蒲帆巷,编蒲作帆是吴人的特产, 家住蒲帆巷附近的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有“绿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飞轻鸟 翮”的诗句。编蒲帆的织法与编蒲包相同,《宋平江城坊考》的作者王骞 说“近世只见蒲包,不见蒲帆矣”,而现在连蒲包都看不见了,满世界乱 飞的都是涂着乱七八糟广告的塑料马夹袋。 错得最令我头痛的是三多巷。我住在三多巷附近,经常路过三多巷, 心里很长时间悬着一个问题,三多巷说的是哪三多呢?于是我就自作聪明地 猜起来。我主要往人物这方面想,因为三多巷就在著名的三元坊旁边。最 后我确定了这样的三多:一是状元多,状元也是苏州的特产,人所共知; 二是御医多,苏州产生过许多名医,历史上形成过很有影响的温病学派, 不少有成就的良医都被召进皇宫;三是名妓多,陈圆圆、赛金花是最著名 的两位,还有很多,比如在虎丘山葬着的真娘等等。后来我到市地名办公 室查资料,看到关于三多巷的解释——真令人泄气——乃福禄寿三多之义 ,太无趣了。我心中不服,又翻史料,这才真相大白。三多巷得名于三多 桥,而三多桥乃杉渎桥之误,三多巷亦为杉渎巷之误。北寺塔砖文中存有 “杉渎”字样,证明苏州曾有此地名。杉渎是一条河名无疑,这样,桥为 杉渎桥、巷为杉渎巷才能顺理成章。问题是为什么叫杉渎?我把杉渎与船场 巷联系起来想,修船总要用木头,而修船用的木头以杉木为宜,船场附近 的河里当然需要经常存放一些杉木,于是当地人便自然而然称此河为杉渎 了,此推测不知方家以为然否? 追究巷名是如何错的颇有意思,最常见的错误原因是音同字不同,错 误的目的是方便,便于理解,便于记忆。这也对,巷名毕竟不同于乡土教 材,不是历史资料室,没有必要搞得那样拗口又难认难写。方便,是巷名 的第一要务。 P36-40
展开
目录
引子
小巷沧桑
从苏州首任规划局长说起
历史化石凿成的巷名
鸟瞰小巷
趣谈巷名
世纪末的壮举
走进深巷
小巷深宅
小巷小吃
茶馆,小巷回音壁
小巷雅音
小巷节日
水巷风情
水城经纬
水巷如画
画桥三百
情系古井
小巷人物
回归家园的人们
醉心艺文的人们
悬壶济世的人们
小巷投影
苏州小巷名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