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也是黄浦区最富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不了解老城厢的历史文化,就难以了解黄浦区乃至整个上海市今天的民俗文化状况。
[一]老城厢的历史沿革
黄浦区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已经成陆,以后逐渐有居民在这里耕作打鱼。唐天宝十年(751)华亭县成立,本区处于华亭县东北部。北宋熙宁年间,始在区境南部设官方机构上海务。南宋咸淳年间设上海镇,仍属华亭县管辖。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上海设市舶司(位于今光启路西、方浜路南),为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至元二十八年(1291),上海县建立,属松江府管辖,黄浦区南部即为上海县城所在地,县衙位于原市舶司旧合。到明代,上海县城商铺酒楼林立,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县城本来没有城墙,明嘉靖年间,倭寇屡次从海上窜犯上海,县城损失惨重。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防御倭寇骚扰,全城官民齐心协力筑城,经三月而告竣。
古人受“天圆地方”观念的影响,筑城多取方形,但上海城墙却呈椭圆形,颇具特色。城垣周围近10里,高8米,四周开设10扇陆门,4扇水门。城内河浜纵横,方浜在小东门附近流人,薛家浜通过水门与黄浦江相连。城墙上有雉堞3600个,箭台20所,敌楼4座,城池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给人以安全庇护,附近不少富贵人家纷纷迁入城内居住。
此后倭寇曾两度围攻上海,均被军民依托城墙击退。倭寇之患平息后,万历年间,百姓分别在城垣的四座箭台上建成四座庙:制胜台上建观音阁,振武台上造真武庙,万军台上修丹凤楼,大境台上筑大境阁。大境阁为三层高阁,甚为雄伟壮观,内奉关公,又称大境关帝庙。当时这四座楼阁成为沪上名胜。
上海老城厢民居古朴,街巷幽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上百条街巷,路面都较狭窄,逶迤曲折,有时大街串联着小巷,小巷又连着小弄,走进这里的街巷,犹如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置身于一个古老僻静的世界。
这里的老街巷、老地名也是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的组成部分。每一条老街巷,每一个老地名,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庙路因文庙而得名(旧时官学都设在文庙内,又称学宫),文庙周围的路被命名为学宫街、学前街、学西街。
乔家路原是一条河浜,因明末名将乔一琦世代居住,河浜因乔家而得名,称乔家浜,两岸有许多官宦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就出生于乔家浜畔,现有徐光启故居。辛亥革命后填浜筑路,才改为乔家路。
梦花街过去是科举文人祈求文运大开之处,过去街上开设许多小客栈,举子们在应考前先到此借住一宿,以求做个“妙笔生花”的好梦,然后再到文庙拜谒至圣先师孔子,并在心愿树上系上灵签。据说这么一来就能梦想成真,科举考试独占鳌头了。
县左街因在旧县城的左侧而得名。上海县衙自1291年建县一直设在今光启路西侧,1915年才搬离这里,历时六百多年。过去县衙是老城厢的政治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中枢之地,四周的道路都因它而得名,有县前街、县后街、县左街、县东街、县南街、县西街。现仅存县左街,其余都已易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