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了第一台个人电脑,我和乔布斯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他拒绝为本书作序),我站在产业喧嚣之外,回首那一段激情岁月……
个人电脑对世界的改变仍在继续……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正是这场变革的开始。
从个人电脑的发明到苹果公司的崛起,技术和商业上的成功,没能改变他淘气而害羞的性格,更没能让他放弃对技术理想的坚持。尽管他的设计成就了最初的苹果电脑公司,但是与乔布斯性格上的天壤之别,还是让他离开了苹果。没有人知道沃兹的离去是个人电脑发展的幸运,还是不幸。无论如何,一个电脑天才最终成为了新技术商业化的冷眼旁观者。
书中,沃兹从自己的视角回顾了那段绚烂的岁月。透过调侃的语言和轻松的笔调,一段交织着理想和现实、憧憬与迷茫、快乐与悲情的浪漫故事展现在每个读者面前。那种纯粹的创业精神,让每个人感动。而曾为乔布斯撰写传遍的艾伦说:“他(沃兹)的叙述是值得等待的——它为个人电脑革新起源这一历史增添了新的迷人一页。”
那时,计算机还是个神秘的怪物——它们有隐秘的开关,穿孔卡片以及编码输出的页面。
1975年,年轻的工程师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想到:如果把计算机电路和普通的打字机键盘、视频屏幕联接在一起会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第一台真正的个人电脑——人人都会用,也都买得起的机器,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的计算机的革新至今仍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沃兹和他朋友斯蒂夫·乔布斯一起,创办了后来辉煌的苹果电脑公司。
30年之后的今天,这位淘气却一贯低调的天才,首次讲述了他的故事。沃兹回顾的,不仅仅是其非凡的发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从第一台个人电脑的发明到信息巨人苹果公司的崛起,沃兹以神秘的声音、调侃的方式,向读者毫无保留地讲诉了他的故事。
展开
苹果电脑创办人,《我是沃兹》一书作者沃兹拨开层层迷雾,试图巩固他在全球苹果迷心中的地位。
对于那些热衷IT技术并决心为之奋斗一生的人来讲,有3个人的名字你必需牢记在心,盖茨和乔布斯当然是其中2个,另一个就是本书的作者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创办苹果电脑,发明苹果I型和II型,带动全球个人电脑普及和应用,并迫使IBM PC于1981年面世”,《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一点也不过份,而在本书的另一个作者,美国硅谷资深IT新闻记者吉娜·史密斯(Gina Smith)看来,至少还应该加上一条“美国硅谷黑客文化领军人”这样更具煽动性的标记。
在2001年《洛杉矶时报》的“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中,他与乔布斯并列排在第5位,“尽管两人十多年来几乎没说过一句话,但在所有人眼中,特别是狂热的苹果信徒中,沃兹始终并将永远是苹果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场围绕着PC产品的信息技术革命中,这3个传奇人物早已成为3种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偶像级人物,他们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也因此而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群体。
盖茨是现实的商业主义代表,乔布斯是硅谷创新文化的舵手,而沃兹依然保持着曾经纯粹的黑客文化和艺术家气质。
在关于他们的报道、传闻甚至是自传中,盖茨和乔斯布因为财富和权力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就像前者极力掩盖微软是如何利用加里·基尔多尔发明的DOS操作系统而淘得第一桶金一样,乔布斯在重返苹果后也使用类似手段封杀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关于沃兹的苹果真象,正是出于这种原因,55岁的沃兹在沉寂了近20年后终将这本《iWoz》公之于世。
不可否认,苹果的成功离不开乔布斯,但事实可能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基尔代尔曾说过:“苹果公司真正的灵魂人物是发明苹果I型和II型的沃兹,是他创造了这一切。”
了解硅谷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70年代,在硅谷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电子设备和集成线路设计的人寥寥无几,沃兹就是其中之一。
在自传中,他也毫不谦虚的写到,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子设备,甚至是几个简单的电子元件,都能在手中派上用场。
而与当时轰动全美的电话大盗“嘎吱上校”约翰·德雷珀当面交锋的细节,以及发明神奇的“蓝盒子”的始末更让人们看到了硅谷文化中最为真实的一面。
在书中他形容当时的盖茨不过是一个聪明的小子,而乔布斯则是一个没有耐心,善于利用别人兜售产品的“地摊小商贩”,不过他还是对乔布斯的公关和市场能力大加赞赏,并称“如果不是有乔布斯在人际关系和其它公司间的运作,我自己是根本没有能力创办苹果公司的,包括发明苹果电脑所需的处理器、零部件。”
当然,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他与乔布斯和苹果之间的恩怨情仇,不过人们如果想在《iWOZ》这本书中看到沃兹与乔布斯和苹果之间的恩怨、 恐怕要失望了。
相信如果不是有一位资深的IT记者与他共同撰写此书并适时修改,他一定会毫无顾忌的写出一大堆让乔布斯难堪的话来。
也许你会认为,遇见乔布斯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但书中却告诉你,当上大学的他与乔布斯相遇时,后者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瘦而结实,精力充沛”,这是乔布斯给他的第一印像,“我觉得向人解释自己的设计很难,但他(乔布斯)却驾轻就熟”是沃兹看重乔布斯的关键,另外,同样喜欢恶作剧,并有创造电子产品的理想让他们两人迅速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但就当时来看,乔布斯与已经成功设计出“奶油苏达电脑”的沃兹在能力和技术上相去甚远,他们合作的第一件产品是能够盗打长途电话的“蓝盒子”,两人通过出售它赚了些小钱,尽管这是违法的。
书中还特别提到了两个人,分别是沃兹的高中同学亚伦·波美和朗·韦恩,按照他的理解,正是这两个人改变了沃兹的人生轨迹,包括发明苹果I型电脑和最初的苹果公司。
在最初阶段,亚伦·波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像沃兹一样也是技术天才,程序员、黑客,甚至比沃兹还强,正是亚伦·波美在进入惠普计算器设计部门后的极力推荐,沃兹才得以进入惠普公司成为一名计算设备工程师,而在此之前,沃兹不过在一家叫做伊智的小公司设计电路板。
观察到一些小细节,当时亚伦·波美就认定惠普必将成为个人电脑的王者,除了拥有一群技术天才和独特的车库文化外,他还透露了两个细节:一是惠普懂得如何让员工工作的开心,而且是只重能力不重外表,无论什么背景和职位的员工都能得到公司尊重;
二是,惠普从未以裁员作为削减成本的主要手段,宁可让每个人薪水降下10%,也不希望有人离开;
之后沃兹能够加入“计算机家酿俱乐部”同样也是得益于波美的推荐,要知道,沃兹天生就是一个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甚至有时自闭,至今他仍然念念不忘“为什么像那些主动向其它技术公司索要免费零件这样对他是如此高难度的事情,乔布斯几个电话几分钟就能搞定。”
而朗·韦恩是苹果的另一大功臣,也是最悲情的,在开创苹果公司时,乔布斯和他分别持有45%的股份,韦恩拥有其余的10%,“韦恩做了大量的工作,撰写了早期发布的操作手册,设计苹果Logo,苹果I型说明书和最初的商业计划书”,
书中回忆道,韦恩有他和乔布斯两人都不具备的能力,“他(韦恩)懂得法律,能打印一整套法律合作协议,知道专利授权的程序和技巧,可惜的是,在合作数月后韦恩就以80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如今价值十几亿美元的股份,其实当时苹果已经赢得了第一笔价值5万美元的订单,第一笔风险投资也就在几个月后。
许多故事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书的结尾部分沃兹终于显示出了当年的勇气,向人们澄清许多一直以来的报道中的错误信息。
他并没有因为创业而退学,也没有被开除过。乔布斯不是他的同学,实际上他比乔布斯大上好几岁。第一台电脑是他独立设计的,乔布斯根本就没参与。
还有两个更为关键的错误:第一,从技术角度上讲,沃兹从未离开过苹果公司,至今还有苹果的员工卡,并领着薪水;第二,沃兹当初离开苹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创办控制器公司CL9,并不是因为对苹果不满及与乔布斯不和。
而据他回忆,他与乔布斯几乎从未有过正面的冲突和争论,除了在苹果电脑的外接插槽数量上有一些分歧,甚至算得上合作顺利。
在他眼中,真正与苹果发生过冲突的不是他自己,恰恰是乔布斯,当年董事会曾大量限制乔布斯的权力,后者与董事会激烈争吵后毅然辞职,他还曾站出来为乔布斯抱过不平,但乔布斯最后还是凭着个人能力再次执掌苹果。
一切就像发布《iWoz》后,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所说:“在硅谷,运气要比聪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