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br>一、摇篮情深·赣江与客家人<br>1.赣江·客家人的母亲河<br>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br>畲族与汉畲交融<br><br>2.“老客”与“新客”<br>“老客”<br>“新客”<br>3.修水“怀远人”<br>4.井冈山的客家人<br><br>二、“耕读传家”——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br>1.小盆地与聚族而居<br>2.宗族兴旺之本<br>3.呒读书,行老婆<br>4.南安之学甲江西<br>5.石旗杆的昭示<br><br>三 客家人的语言<br>1.“宁卖祖宗田,唔卖祖宗言”<br>2.江西客家方言的特点<br>分布特点<br>词汇特点<br>句法特点<br><br>3.客家谚语<br>生产谚语<br>生活谚语<br>社会谚语<br><br>4.客家歇后语<br>5.客家童谣<br><br>四、“东方的古罗马”——客家人的民居<br>1.神奇的围屋<br>围屋的起源<br>客家围屋中最古老的乌石围<br>发“洪财”·来的关西新围<br>高大坚固的燕翼围<br>被稻草垛打垮的镇岗三围<br><br>2.充满人文气息的古村<br>白鹭:放鸭竹竿可以长出绿叶的地方<br>夏府:赣江十八险滩造就的古村<br>古陂:以大豆而成市的古村<br>卢屋村:一次乡试中举者全姓卢的名村<br>胡家村:一个流传罗洪先与胡庄溪故事的村庄<br>3.微型族谱·门榜<br>4 客家雕塑的象征寓意<br><br>五、香自青山绿水来——客家人的饮食文化<br>1.客家美食<br>擂茶与糯米酒<br>南方水饺·酿豆腐<br>客家年货·腊味<br>四星望月、荷包胙与小炒鱼<br>2.客家人的好客<br><br>六、无处不在的神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br>1.祖先与神明<br>2.城隍与社公<br>3.迎神赛会与消灾祈福<br>朱公庙会<br>竹篙火龙节<br><br>4.风水·客家人的生存策略<br>杨筠松与风水术进入赣南<br>江西形势派风水术的兴盛播衍<br>客家地区风水术兴盛的原因<br>风水术对现代客家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br>风水文化遗存举要<br><br>七、山花烂漫春满园——客家人的民间民俗文艺<br>1.山歌<br>情歌<br>生产、生活歌谣<br>民俗歌谣<br>杂歌<br>革命山歌<br>红军女歌手<br><br>2.赣南采茶戏<br>赣南采茶戏的来历<br>三角班<br>3.吹打<br>4.灯彩<br>九狮拜象<br>石城灯彩<br>5.香火龙<br>6.板凳龙<br><br>八、历史星空·客家故园名人谱<br>1.客家乡贤<br>江南第一位宰相·钟绍京<br>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br>陆游最敬重的老师·曾几<br><br>2.客家才俊<br>江西山水画派的开派画家·罗牧<br>戊戌变法的重要理论家·陈炽<br>《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第一个译者·郭大力<br><br>3.客家名族<br>才高行独的宁都“三魏”<br>一门四进士的西江“四戴”<br>声震全国的义宁陈氏“四杰”<br><br>4.客家英烈<br>文天祥与客家人的抗元<br>血写工运春秋的英烈·陈赞贤<br>将军县兴国<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