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2031343
  • 作      者:
    房列曙著
  • 出 版 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填补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他在这部新的著作中,对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建设、财政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对根据地的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生活,用丰富的史实作了阐述和评论,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读了之后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该书的具体内容,不用我过多的介绍,自有各位读者去鉴赏,自会从中得益。对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新安徽、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
目录
序(徐则浩)
序(马洪武)
前言
第一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
一、国共合作,抗敌御侮
(一)日本的武装侵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调整
(三)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安徽地方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皖中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二)皖西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三)皖南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四)淮南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五)淮北地区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三、新四军在安徽开辟敌后战场
(一)新四军整编与开赴敌后
(二)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在皖南
(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成立与第四、五支队挺进皖东
(四)新四军游击支队、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挺进豫皖苏和皖东北

四、皖南事变与新四军军部重建
(一)皖南事变
(二)重建军部

五、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开辟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一)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在安徽
(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三)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四)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结构
一、抗日根据地共产党的组织结构
(一)共产党的组织系统
(二)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
(三)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二、抗日根据地的政权结构
(一)抗日民主政权基本结构
(二)“三三制”政权
(三)民主选举制度
(四)参议会制度
(五)政府机构的设置
(六)司法机关的健全
(七)精兵简政
(八)廉政建设

三、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结构的评价
(一)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二)权力制约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结构
一、财政金融
(一)财政税收
(二)金融货币

二、商业贸易
(一)贸易管理局
(二)公营商业
(三)合作贸易经济
(四)私营商业经济

三、农业经济
(一)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
(二)农业生产的成就

四、工业生产
(一)农具和食油加工业
(二)纺织业
(三)印刷业
(四)卷烟业
(五)军事工业

第四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结构
一、文化
(一)文化团体
(二)文学创作
(三)美术创作
(四)新闻出版事业

二、教育
(一)干部教育
(二)社会教育
(三)学校教育

第五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工作
一、群众工作
(一)群众组织社会化
(二)群众工作的成绩
(三)群众工作的缺点

二、敌军工作
(一)设置各级敌军工作机构
(二)组织力量,建立情报网
(三)对敌军的分化瓦解工作

三、医疗卫生
(一)建立医院、医疗所,救治伤病员
(二)重视部队保健工作
(三)训练培养卫生干部
(四)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医疗卫生工作

四、移风易俗
(一)实行男女平等
(二)厉行禁烟禁毒
(三)革除不良风俗

第六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一、抗灾救灾
(一)储粮节粮
(二)赈粜贷放
(三)兴修水利
(四)垦荒工作
(五)灭蝗战斗
(六)生产自救

二、优抚安置
(一)优待
(二)抚恤
(三)安置

三、保障人权、财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一)保障人权
(二)保障财产权
(三)保护工商业

第七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生活
一、基本生活状况
(一)吃饭问题
(二)服装问题
(三)劳动政策
(四)税费负担

二、改善民生
(一)减租减息
(二)增加工资
(三)减轻民众负担

三、人民生活的变化
(一)经济上的变化
(二)政治上的变化
(三)文化上的变化

第八章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经验
一、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一)成为安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二)生息和壮大了一支人民的军队
(三)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二、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经验
(一)保障抗日人民的民主权利
(二)兼顾各个阶层的经济利益
(三)建设与时俱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一、文献
二、著作
三、论文
后记
淮南抗日根据地行政区域要图(后环一)
淮北抗日根据地行政区域要图(后环二)
皖江抗日根据地行政区域要图(后环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