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宫疑案正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55740
  • 作      者:
    阎崇年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清宫疑案正解》作者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条分缕析,翔实考证,从中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背后的事实真相,亲切自然,平易中更凸显历史的魅力。
    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发生了上百起清宫疑案,一直以来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 那么这些疑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亲民学者”阎崇年,精心选材,以百姓的话,用评书的技巧,讲皇家的事。从努尔哈赤杀子、皇太极封妃、顺治帝出家、康熙帝立废太子、雍正帝继位、乾隆帝出生、嘉庆帝遇刺一直讲到光绪帝之死,还对清宫皇子教育和清宫过年的情况做了剖析,这一切为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清代宫廷秘史提供了一把钥匙。
展开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崇焕研究会会长,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袁崇焕研究论集》、《燕史集》、《燕步集》、《满学论集》共4部;专著有《袁崇焕传》、《袁崇焕资料集录》(合)、《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传》、《正说清朝十二帝》等28部。主编《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七辑等14部。先后发表明史、清史、满学论文2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清宫疑案正解》讲述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清史热”。很多人都关心清史,尤其是清宫疑案。1992年我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接待方组织大陆清史专家和台北市民就清宫历史问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一位台北市民问道:清宫疑案究竟有多少?我略加思索后回答:大约有上百起。最近我到一些地方演讲,每到一处都会有人问到清宫疑案的问题。这些事例给我的印象是,许多观众和读者都关心清宫疑案,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案子的真相。因此,我把这大约百起的清宫疑案梳理了一下,选出10桩疑案,一件一件地进行“正解”。此外,还对很多读者和观众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即清朝宫廷教育和清朝宫廷过年,予以介绍。为什么要进行正解呢?因为:这些疑案发生在清宫——从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到北京,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溥仪,时间既久远,又多系皇帝家事、宫闱秘闻,外人难得其详。于是,正史野史,官私记载,笔记小说,或为尊者讳,或道听途说,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歧异纷纭,更为这些疑案增加了几分玄秘色彩,显得扑朔迷离,让人难窥真情。这就需要根据史料,辨伪存真,揭开历史迷雾,恢复事件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所说的“正解”,它与“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完全根据史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不进行艺术的渲染和夸张。
展开
精彩书评
    汇聚文史专家,传播中华文明。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穿越历史时空,感受文化智慧。清史专家阎崇年坚持正说历史思路,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开山力作,中华书局全力打造。
    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为时长50分钟的周播演播室讲座类节目,邀请国学大师、文史专家,纵览古今,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
    与同类节目相比,增加了现场还乡团动,以悬疑吸引观众,既还原历史真实,又阐释其在当代思想和社会领域内的意义。加强了影视资料的运用,注意悬念和起承转合,通过模拟课堂的形式传递相对深层的知识和道理,希望带给观众一种内心的充盈和精神的慰藉。
    清代近300年的历史中,发生过上百起宫廷疑案,一直以来引得众人的关注和猜测无数。 谁能说清这些疑案的真相呢?
    “亲民学者”阎崇年延续其一贯的“正说”风格,把学问当历史讲,把历史当故事说,主讲《清宫疑案正解》十二集,并在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首次推出,节目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高,收视范围覆盖全国和北美。
    书稿内容经过中华书局精心打磨,力求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精品。
    本书卖点:
    1.“亲民学者”阎崇年正说清史的最新力作;
    2.本书系北京卫视《中华文明大讲堂》开山之作,优秀主讲人、强势媒体和优秀出版社强强联合推出;
    3.将正说历史进行到底;《正说清朝十二帝》以人物为中心,本书以事件为中心,问题更集中,叙事更完整,论证更充分,分析更透彻。
展开
精彩书摘
    有一出京剧叫《戚继光斩子》。后来有学者考证,历史上没有这件事。 所以,“戚继光斩子”是戏说,是艺术创作。那么,努尔哈赤斩子,真有其 事吗?大家知道,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被尊为太祖;而斩子之举, 违背常理,自然为清朝皇家所忌讳,因而史书缺乏记载。努尔哈赤斩子,遂 成为清官的第一大疑案。 本讲分为三个题目:一、褚英其人;二、杀子始末;三、情理冲突。 一、褚英其人 努尔哈赤先后娶有16位妻子,共生育16个儿子和8个女儿。褚英是努尔 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19岁结婚分家,娶了女真女子佟佳氏·哈哈纳札青( 又叫詹泰)为妻。第二年,他们生下一女,即东果格格。后来佟佳氏又生下 两个男孩:长子叫褚英(1580~1615年),次子叫代善(1583~1648年)。 褚英,万历八年(1580年)生,这年努尔哈赤21’岁。努尔哈赤起兵时, 褚英只有4岁,代善才1岁。努尔哈赤带兵打仗,主要将领是他的胞弟舒尔哈 齐和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 概括起来,褚英的一生有“三幸”和“三不幸”。 “三幸”是:其一,出生在努尔哈赤家,父亲后来成为大清国的开创者 ;其二,从小在父辈和费英东、额亦都等杰出将领那里学习军事技艺和知识 ,长于弓马,武艺高强;其三,参加乌碣岩等大战,受到锻炼,得到父汗的 重用。 “三不幸”是:其一,母亲死得较早,父亲在危难中起兵,他很少享受 家庭的温暖;其二,家庭时时遇风险,处处遭劫难,所以他很小就开始了马 背生涯,在刀光剑影、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成长;其三,那时女真没有文字, 他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缺乏心智韬略。 褚英的“三幸”和“三不幸”,既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褚英19岁的时候,首次带兵打仗。《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 (1598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 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褚英真正崭露头角是因为他 在乌碣岩之战中的出色表现,通过这次大战,他受到父亲努尔哈赤的重视。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尔哈赤派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 子代善护送新归附的部众回建州。在归路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 多率1万兵马横行拦截(《满文老档》卷一)。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 鲜钟城境内)进行了一场大战。 乌拉部是海西女真四部中一个兵强马壮的大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 市永吉县乌拉街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乌拉部和海西女真另三部 叶赫、哈达、辉发,因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部日益强大而不安,组成联军对 建州发动进攻,结果被打败。同年九月,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联军3万 之众,在古勒山与努尔哈赤所部并力一战,结果,叶赫贝勒布斋等4000人被 斩杀,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被俘。 努尔哈赤为了弥合矛盾,结好乌拉,将布占泰送回并扶持他做了乌拉贝 勒。建州和乌拉先后五次联姻: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舒尔哈齐的两个女 儿额实泰和娥恩哲,都先后嫁给乌拉贝勒布占泰为妻;布占泰的哥哥满泰( 原乌拉贝勒)的女儿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后来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和 多铎。布占泰的妹妹乎奈又是舒尔哈齐的妻子。可以说,两部是亲上加亲。 但是,这种以政治利益为纽带的联姻,并不能彻底弥合双方的矛盾。乌 碣岩大战是两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在乌碣岩大战中,舒尔哈齐顾及和乌拉贝勒的姻亲关系,便同部将常书 和纳齐布率兵停在山下,畏葸不前,观战不动。建州扈尔汉、扬古利则在山 上树栅扎营,派兵守护带来的500户,率200人同乌拉军前锋格斗。随后褚英 与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两路夹击乌拉军。褚英率先冲人敌阵,时天寒雪飞, 双方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乌拉兵大败(《清史列传》卷三)。代善擒斩乌拉大 将博克多。这一仗,建州兵斩杀乌拉兵3000级,获马5000匹,甲3000副,乌 拉兵败兵逃窜,“如天崩地裂”(《李朝宣祖大王实录》卷二0九)。 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 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在建州内部则引起努尔哈赤与舒尔哈 齐兄弟、努尔哈赤与褚英父子两个关系的重大变化。 第一。兄弟之间矛盾激化。舒尔哈齐(1564~1611年),是努尔哈赤的胞 弟,努尔哈赤10岁丧母时,舒尔哈齐才5岁。努尔哈赤起兵后,舒尔哈齐跟 随长兄,作为副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二人相互扶持,相处和谐。但随 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兄弟之间却渐渐出现裂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舒 尔哈齐向朝鲜来使申忠一说:“日后你佥使(官名)若有送礼,则不可高下于 我兄弟。”这表露出舒尔哈齐对已获权位与财富并不满足,想和长兄争名利 、争权位。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兵征哈达时,“出兵之时,无不欢 跃”,勇敢冲杀,驱骑争锋。舒尔哈齐却在哈达城下畏缩,遭到努尔哈赤的 当众怒斥,他们兄弟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乌碣岩大战,更令努尔哈赤对舒尔哈齐不满,他下令将舒尔哈齐的两员大 将常书、纳齐布论死,这明显是在杀鸡骇猴、敲山震虎。舒尔哈齐苦苦恳求 说:“若杀二将,即杀我也!’’努尔哈赤最终答应免二将死,但罚常书银 百两,夺纳齐布所属牛录(《满洲实录》卷三)。而且,此后努尔哈赤不再派 遣胞弟舒尔哈齐将兵,削夺了他的兵权。 舒尔哈齐被夺去兵权后,郁闷不乐,常出怨言,认为活着还不如死了的 好。不久,他移居黑扯木(地名),远离胞兄。据《满文老档》记载:万历三 十七年(1609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尽夺赐弟贝勒之国人、僚友以及诸 物”,又命将忠于舒尔哈齐的大臣乌尔坤吊在树上,下积柴草,以火烧死。 这明显是给舒尔哈齐脸色看。 舒尔哈齐口头上表示悔改,而心中更加郁愤难平,史书上记载说:“弟 贝勒仍不满其兄聪睿恭敬汗之待遇,不屑天赐之安乐生活,遂于辛亥年(万 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卒。”(《满文老档》上,第一册) 关于舒尔哈齐之死,清朝史书记载的都非常简略。《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记载:“上弟达尔汉(汉语意为“神圣”)巴图 鲁贝勒舒尔哈齐薨(h6ng),年四十八。”清朝官书都仅用一个“薨”字,记 述舒尔哈齐的死。舒尔哈齐的墓在东京陵(今辽宁辽阳)。明朝人和朝鲜方面 记载说努尔哈赤对其胞弟舒尔哈齐“计杀之”、“腰斩之”,但不是直接史 料。所以说,舒尔哈齐究竟是病死,幽禁而死,还是被努尔哈赤杀死?实际 情形不得而知,成为一个历史之谜。P4-7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努尔哈赤斩子
一、褚英其人
二、杀子始末
三、情理冲突
相关推荐书目
第二讲  太宗蒙古后妃
一、一后四妃
二、政治婚姻
三、百年影响
相关推荐书目
第三讲  孝庄太后下嫁
第四讲  顺治出家之说
第五讲  康熙太子立废
第六讲  雍正夺位之谜
第七讲  乾隆出生何地
第八讲  乾隆生母是谁
第九讲  嘉庆两遭凶险
第十讲  光绪皇帝之死
第十一讲  清朝宫廷教育
第十二讲  清朝宫廷过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