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的转移无论三家分晋、四分公室,还是燕王禅让,实际上都是在同姓贵族的不同氏族中进行的,即使如田氏代齐,也不过是外姓贵族取代旧贵族罢了,根本不存在什么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从诸侯林立状态走向国家统一。周初号称一千八百国,到春秋初仅余一百四十八国,而到战国只剩下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了。诸子百家除了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以外几乎都主张统一,但是孔子认为,统一就是和谐,应当求同存异,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然而墨子却认为,统一就是同一,要“一同于上”,所以他说:“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韩非子的思想和墨子相同,他的理想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求和还是求同,这是两种不同的统一观。前者希望在保持诸侯独立地位的基础上谋求统一,实际上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后者试图在剥夺诸侯独立地位的基础上谋求统一,实际上是维护专制君主的利益。
实现统一的途径不一样,统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谓之霸道,以德服人谓之王道。然而,当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国去推销他们这套主张时却无人喝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无一不在依仗武力争地夺权,最后由秦始皇实现全国统一的实质是秦国对关东六国的武力征服。通过武力征服实现统一,不可能实行王道的德治,更不可能出现平等的民主,而只能得到霸道的专制。正因为不断地用武力进行征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就逐渐地从贵族分权的封邦建国转变为君主集权的独裁专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