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教育新概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40855
  • 作      者:
    郭声健[等]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声健,男,1963年出生于湖南安化。1981年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1991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师从教育理论家王道俊、郭文安、扈中平教授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教学论专家王策三先生,专攻音乐教育与艺术教育理论,1997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任编辑部副主任,1999年被评聘为副编审。2000年调湖南师范大学工作,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破格晋升为编审、教授,2002年被遴选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2003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2003年底至2009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学一年。2009年9月,调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工作,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美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作为我国第一位专攻学校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理论的教育学博士,郭声健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校美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教育学刊》《高等师范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音乐探索》《中国音乐教育》《中国美术教育》《当代教育论坛》《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文史博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音乐周报》《音乐生活报》等学术刊物和报刊理论版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音乐教育论》(专著)、《艺术教育论》(专著)、《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专著)、《基础教育新概念:艺术教育》(专著)、《琴歌舞笔:音乐教师写论文》(专著)、《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专著)、《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专著)、《音乐教育越洋对话》(专著)、《音乐互助学习与民主行为》(译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主编)、《中小学艺术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主编)、《杰德快乐幼教艺术启蒙系列丛书》(主编)、《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艺术教育史》(副主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副主编)、《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书》(主审)等。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艺术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一致高度评价,促进了中国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其中,《艺术教育论》一书是国内第一篇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研究课题的博士论文,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九五”规划以来美育科研成果取得的重要进展》报告评价该书是在美育研究领域中“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突出成果。”该书与《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一道被国家教育部师范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共同审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6年,《音乐教育论》荣获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在“第八届湖南省出版物装帧设计评奖”中,被评为“湖南省十本最美的图书”;2010年,《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荣获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并入选中国教育报组织评选的“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音乐教育新概念》的作者力求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对音乐脱盲进行基本的定位,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希望《音乐教育新概念》的理论构想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术界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音乐脱盲,共同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br>    应当承认,与音乐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较,我们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是较低的;与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比较,我们的音乐教育学术研究是滞后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认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创新,必须拓宽研究视野,必须虚心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必须在音乐教育的现有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催生新的研究视点。基于这样一种忧患意识和基本认识,我们正尝试着将一一些新的概念引入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中来,于是便有了这本《音乐教育新概念》的问世。可以肯定的是,因为是在尝试,我们的研究还不可能成熟,甚至有可能犯错误,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目标是明确的。不成熟、犯错误都不可怕,因为它会让我们的研究慢慢走向成熟,让我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从而慢慢积累起学术研究的成功经验。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音乐脱盲——音乐课程的基本目标<br>第一节 音乐脱盲的内涵<br>一、音乐脱盲的理论基础<br>1. 理论基础一:音乐教育学<br>2. 理论基础二:音乐社会学<br>3. 理论基础三:音乐传播学<br>二、音乐脱盲的内涵<br>1. 音乐脱盲与识谱<br>2. 音乐脱盲与音乐表演<br>3. 音乐脱盲与音乐审美<br>4. 音乐脱盲与音乐文化<br>第二节 音乐脱盲的标准<br>一、制订音乐脱盲标准的基本原则<br>1.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br>2.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br>3. 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br>二、我们的音乐脱盲标准<br>1. 具备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br>2. 具备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br>3. 了解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br>4. 拥有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br>5. 拥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动力<br>第三节 音乐脱盲的途径<br>一、音乐教育是实现音乐脱盲的主要途径<br>1. 学校音乐教育<br>2. 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br>二、社会音乐文化环境为音乐脱盲提供必要条件<br>1. 大众音乐传媒<br>2. 公共艺术设施<br>第二章 小型社会——音乐课堂的组织结构<br>第一节 置于社会大背景下的音乐教育<br>一、音乐教育所处的社会背景<br>1. 音乐传媒技术日新月异<br>2. 大众音乐活动风生水起<br>二、音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br>1. 机遇:海纳百川蓄势待发<br>2. 挑战:纷繁复杂趋利避害<br>第二节 作为小型社会的音乐课堂<br>一、音乐课堂中的社会组织<br>二、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角色<br>1.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结构<br>2.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角色<br>三、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过程<br>1. 关于互动的理论基础<br>2.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助<br>3. 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助<br>第三节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音乐教学<br>一、“超女”现象带来的启示<br>1. “想唱就唱”的启示<br>2. “无门槛”的启示<br>二、音乐教师面临的考验<br>1. 天马行空谁主沉浮<br>2. 三千弱水取哪瓢饮<br>3. 本末倒置谁挽狂澜<br>4. 重要他人何以胜任<br>三、音乐教学的再思考<br>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音乐教学的新形式<br>第一节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br>一、培养音乐信息意识的素养<br>二、培养音乐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br>三、培养音乐学习兴趣<br>四、实现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br>五、弥补确定性音乐知识的局限<br>第二节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br>一、多元音乐素材与深刻内涵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问<br>二、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br>三、音乐赋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有力支柱<br>四、音乐知识教学的非线性特征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契合<br>五、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为研究性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参与氛围<br>六、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行性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br>第三节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br>一、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br>1. 突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br>2. 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br>3.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点<br>4. 针对不同内容有重点地选择实施<br>二、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br>1. 课题研究形式<br>2. 问题探讨形式<br>三、音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br>1.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br>2.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br>3.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br>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对音乐教师的要求<br>一、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br>1. 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念<br>2. 树立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观念<br>二、音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br>1. 教师作为学习者<br>2. 教师作为协作者<br>3. 教师作为参与者<br>4. 教师作为研究者<br>5. 教师作为指导者<br>三、音乐教师素质的重构<br>1. 知识素养方面<br>2. 能力素养方面<br>第四章 脑科学——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视角<br>第一节 音乐教育研究需要脑科学的理论支持<br>一、脑科学的研究及其与教育的沟通<br>1. 脑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br>2. 脑科学与教育的沟通历程<br>二、脑科学步入音乐教育领域的必要性<br>1. 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需要脑科学作为理论支持<br>2. 脑科学为音乐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新视角<br>三、脑科学步人音乐教育领域的可行性<br>1. 脑科学与教育学沟通的已有成果<br>2. 脑科学关于音乐研究的新发现<br>第二节 脑科学视野中音乐教育研究的意涵<br>一、脑科学与音乐教育跨学科研究之反思<br>1. 脑科学到底能给音乐教育带来什么<br>2. 将脑科学成果引入音乐教育利弊几何<br>3. 大脑开发是否是脑科学与音乐教育沟通的全部<br>二、脑科学视野中音乐教育研究的两层含义<br>1. 研究音乐教育如何有效开发大脑潜能<br>2. 探索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音乐教育实践<br>第三节 脑科学成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br>一、音乐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br>1. 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来选择音乐<br>2. 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来选择音乐<br>二、音乐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更新<br>1. 关于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br>2. 关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br>3. 关于器乐学习<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