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来的教与学:构建全球终生学习体系:establishing a learning system for all in the worl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677837
  • 作      者:
    (美)帕克.罗斯曼(Paker Rossma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帕克·罗斯曼(G.Parker Rossman),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大学(教育和通信专业)、芝加哥大学(教育社会学专业),并在耶鲁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博士学位。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大学的本质和未来”以及如何使大学成为跨年龄、跨文化的全球性学习系统。他任“全球大学工程”的行政顾问及初创时期的副校长(后退休)。“全球大学工程”举办全球课堂示范以测试美国全球性系统分析和模拟(GLOSAS)这一远程教育技术。他还是“世界大学”理事会成员(“世界大学”理事会遍及26个国家,致力于企业、政府和高等教育合作策划未来电子化的高等教育)。他利用上述职务之便促进这些组织进一步致力于研究解决根本的人类问题(参见第二部)。他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与社会”研究会的成员,并是《创新》这一探讨前沿教育问题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他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利用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在菲律宾中央大学和黎巴嫩巴拉曼德大学任教。他曾在印度班加罗尔世界文化学院讲学,曾担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剑桥大学讲师,曾在里斯本古典大学“大学的未来”会议上发表演讲,他写了一系列的著作质疑若干行业的教育,包括《处罚之后该如何》、《临终关怀:绝症患者治疗新模型》、《家庭生存与计算机:通往未来之桥》。他曾在1997年卡尔加里大学世界大脑会议和2001年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全球大脑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未来学家》2004年4月/5月期发表了他的关于“所有知识的管理”的一篇文章,其续篇关于“如何为世界贫困者提供便宜的电子课本”发表在2005年1月刊上。
    他的这套关于“为了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终生学习”的网络系列三部曲已经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范怡红教授等翻译成汉语,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和2007年陆续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高等教育新理念”丛书是从不同视角来研究大学理念的专著及译著。他们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21世纪高等教育的特征、大学的职能、大学的改革和创新作了较全方位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构建全球终生学习体系的研究专著。
展开
目录
前言 面向全新未来的学习
3.P.1 扩大的技术和科学想象力
3.P.2 教育券与电子帮助
3.P.3 质量与数量
3.P.4 激发学习热情
3.P.5 一点告诫
参考文献

3.1 从全球的视角审视教与学
3.1.1 存在已久的问题和需求
3.1.2 学习范式的根本改变
3.1.3 准备迎接更新更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3.2 服务于教与学的技术
3.2.1 未经协调和统筹的学习技术
3.2.2 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用技术
3.2.3 益智工具
3.2.4 学习者需要看到结果
参考文献

3.3 为个体而设计的学习
3.3.1 学习者的个人成长电子档案
3.3.2 个人成长档案作为终生学习和技能发展的基础
3.3.3 生规划
3.3.4 生活设计:文化、语言、家庭、社区
3.3.5 特殊需要、问题、缺陷、残障
3.3.6 远程学习者的电子成长档案
参考文献

3.4 重新建构教室和校园
3.4.1 从我们现有的大学结构开始
3.4.2 校园建筑具有教育性
3.4.3 课堂和社区学习设施
3.4.4 全球虚拟化校园
3.4.5 全球虚拟化教室
3.4.6 网络校园社会生活
3.4.7 一些可用的科技手段
参考文献

3.5 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脑力、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5.1 大脑,丰富而复杂
3.5.2 更多地了解大脑
3.5.3 增加智力
3.5.4 提高记忆力
3.5.5 集体智力
3.5.6 开发精神、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3.6 重塑学习和教学
3.6.1 减少教授的数量?增加学习咨询师的数量?
3.6.2 教与学中的团队精神
3.6.3 什么是好的教学?
3.6.4 利用新型的学习技术提高学习能力
3.6.5 教师和学生共创学习社区
3.6.6 新型的电子资料一学生操作系统
3.6.7 未来学习的部分难题
3.6.8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3.7 未来网络教育和教学模式
3.7.1 背景资料
3.7.2 印刷课本会导致利润的亏损吗?
3.7.3 根据学习者和科目设计的电子图书
3.7.4 为高等终身教育作好准备
3.7.5 远程学习者的电子学习材料
3.7.6 全球电子辅导系统
参考文献

3.8 一个面向贫困人们的全球教育系统
3.8.1 实验全球视野下的学分和学位体系
3.8.2 全球语义网络
3.8.3 全球课程体系
3.8.4 全球性宇宙全书和数字化虚拟图书馆
3.8.5 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合作作准备
3.8.6 自由课程——一种全球性的学习方法
3.8.7 全球目录
3.8.8 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
3.8.9 自动化的教育指导和咨询
3.8.10 自动化检测
3.8.11 全球的门户网站
3.8.12 全球合作实验室
3.8.13 全球集会地点——扩大公共知识领域
3.8.14 教育研究和管理的全球性标准
3.8.15 同行评审
3.8.16 许多出人意料的新工具
3.8.17 每个个体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参考文献

3.9 伯克所倡导的新型全球终身学习体系
3.9.1 自动化个别辅导的介绍
3.9.2 学习范式的根本转变
3.9.3 利用计算机自动辅导学习
3.9.4 自动辅导学习应具备适应性.
3.9.5 开发自动辅导学习模块
3.9.6 自动辅导学习中的实验
3.9.7 新型学习的全面实施
3.9.8 全球教学资源的分配
3.9.9 结论
参考文献

3.10 下一步:一个全球学习计划网络
3.10.1 理斯查德的解决方案
3.10.2 全球计划行动网
3.10.3 关心世事
3.10.4 需要克服的障碍
3.10.5 学习多样性和计划多样性的价值
3.10.6 增强求知欲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