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工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158833
  • 作      者:
    吴疆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工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战》分为观念篇、设计篇、实施篇和案例篇四大部分,结合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学科特点,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手段通过教学设计的方法整合到理工科教学中,重点讲解教学媒体、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介绍了教育技术与理工科课程整合的方法和学科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br>  《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工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战》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适合高等院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广大中学教师参考。
展开
目录
观念篇<br>第1章 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br>1.1 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概述<br>1.1.1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融合”<br>1.1.2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br>1.1.3 数字化学习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br>1.1.4 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保证<br>1.2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与目标<br>1.2.1 从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教育技术的发展<br>1.2.2 从技术范畴看教育技术的发展<br>1.2.3 从学习理论基础看教育技术的发展<br>1.2.4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br>1.2.5 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br>1.2.6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br>1.3 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br>1.3.1 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基本途径<br>1.3.2 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方法<br>第2章 教学媒体的表述与应用<br>2.1 教学媒体概述<br>2.1.1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br>2.1.2 教学媒体与学习资源<br>2.1.3 媒体应用的现代理念<br>2.1.4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媒体的应用理论<br>2.2 教学媒体的选择<br>2.2.1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br>2.2.2 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br>2.2.3 教学媒体选用的常见误区<br>2.3 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br>2.3.1 问题表法<br>2.3.2 流程图法<br>2.3.3 矩阵式法<br>2.4 理工科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br>2.4.1 媒体特征分析<br>2.4.2 理工科教学内容与媒体选用<br>设计篇<br>第3章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教学设计<br>3.1 教学设计概述<br>3.1.1 教学设计的含义<br>3.1.2 教学设计的目的<br>3.1.3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br>3.1.4 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br>3.1.5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br>3.2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br>3.2.1 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br>3.2.2 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br>3.2.3 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br>3.2.4 系统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br>3.3 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与主要过程<br>3.3.1 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br>3.3.2 教学设计的主要过程<br>3.4 现代教学方法<br>3.4.1 现代教学方法的内涵与特征<br>3.4.2 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特点<br>3.4.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般方法<br>3.5 教学模式<br>3.5.1 教学模式的内涵<br>3.5.2 教学模式与生产力的关系<br>3.5.3 讲授型教学模式<br>3.5.4 个别化教学模式<br>3.5.5 讨论式学习模式<br>3.5.6 探究式学习模式<br>3.5.7 网络教学模式<br>第4章 以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进行的课程整合——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br>4.1 教学分析阶段<br>4.1.1 学习环境分析<br>4.1.2 学习者特征分析<br>4.1.3 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br>4.2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阶段<br>4.2.1 教学方法的选择<br>4.2.2 教学媒体的选择<br>4.2.3 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br>4.2.4 教学活动的过程<br>4.3 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br>4.3.1 教学评价的含义<br>4.3.2 教学评价的类型<br>4.3.3 教学评价的设计<br>第5章 以教育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的课程整合——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br>5.1 建构主义教学观<br>5.1.1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br>5.1.2 意义建构理论的教学活动内容<br>5.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br>5.2.1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br>5.2.2 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br>5.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方法<br>实施篇<br>第6章 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理论<br>6.1 多媒体课件概述<br>6.1.1 什么是多媒体课件<br>6.1.2 多媒体课件与电视教材的区别<br>6.1.3 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类型<br>6.1.4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br>6.1.5 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原则<br>6.1.6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br>6.1.7 多媒体课件的评价<br>6.2 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组成<br>6.2.1 课件引入部分<br>6.2.2 学习者控制部分<br>6.2.3 教学内容呈现部分<br>6.2.4 使用者帮助部分<br>6.3 多媒体课件稿本编写与系统结构设计<br>6.3.1 多媒体课件文字稿本的编写<br>6.3.2 多媒体课件系统结构的设计<br>第7章 多媒体与网络课件画面设计基础<br>7.1 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形式规律<br>7.1.1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概念<br>7.1.2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设计原则<br>7.1.3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功能<br>7.1.4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特点<br>7.1.5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构成要素<br>7.1.6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整体设计<br>7.1.7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实例<br>7.2 网络课件设计形式规律<br>7.2.1 网络课件的概念<br>7.2.2 网络课件界面的设计原则<br>7.2.3 网络课件界面的功能<br>7.2.4 网络课件界面的特点<br>7.2.5 网络课件界面的构成要素<br>7.2.6 网络课件界面的整体设计<br>7.3 课件界面设计构图基础<br>7.3.1 构图的概念<br>7.3.2 构图的形式法则<br>7.3.3 构图形式与心理<br>7.4 课件界面设计色彩基础<br>7.4.1 初识色彩<br>7.4.2 色相<br>7.4.3 色饱和度与色明度<br>7.4.4 综合对比与色调倾向<br>案例篇<br>第8章 理工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案例<br>8.1 《计算机系统组成》课程教学设计案例<br>8.1.1 指导原则<br>8.1.2 拟制情境<br>8.1.3 教学任务<br>8.1.4 教学要求<br>8.1.5 时间安排<br>8.1.6 教学过程<br>8.2 《Flash MX动画制作——图层部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br>8.2.1 学习目标分析<br>8.2.2 学习对象分析<br>8.2.3 教学策略设计<br>8.2.4 教学过程<br>8.2.5 教学评价<br>8.3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案例<br>8.3.1 教材与环境准备<br>8.3.2 学生特征分析<br>8.3.3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br>8.3.4 教学目标和学习水平分析与确定<br>8.3.5 教学策略<br>8.3.6 教学设施与媒体的选择应用<br>8.3.7 教学过程设计<br>8.3.8 教学评价<br>8.3.9 课堂定量分析<br>8.4 《机械制图——综合表达部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br>8.4.1 学习目标分析<br>8.4.2 学习对象分析<br>8.4.3 教学策略设计<br>8.4.4 教学过程<br>8.4.5 教学评价<br>8.5 《材料力学基本实验——拉压及主应力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案例<br>8.5.1 学习目标分析<br>8.5.2 学习对象分析<br>8.5.3 教学策略设计<br>8.5.4 教学过程<br>8.5.5 教学评价<br>8.5.6 本实验主要参考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