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战败后的1948年春,由战败后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新制初中”有了首届毕业生,其数量约为70万人。但是到了1950年,其毕业生总数竟高达159万人,其中大约占45%的72万人是走出校门希望进入就业市场的15岁左右的年轻人。
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或许已经连“新制”的形容也不复存在的初中学校的这一数字可能不抱什么特殊感情。但是,如果从“六三三制”以前的制度来看,在战败后的混乱时期里,仅是上述数量的年轻人的就业就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年限被延长了三年,中等学校仅有“初中”这一种类型,从毕业生的进路问题视角来看,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过去是寻常小学、高等小学、实业学校、高等女子学校、(旧制)初中等各种类型、不同年龄的毕业生走上社会谋求职业。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败后,除去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毕业生中的大多数都从初中这唯一的出口进入职业世界。
本书试图尽可能地通过实证研究来阐明,初中毕业生在进入职业世界的过程中与初中学校及战败后新起步的国营职业安定机构具有怎样的关联,通过“制度”的介入如何对新毕业学生劳动市场实施供需调整,以及从学校平稳过渡到职业世界怎样才会成为可能的问题。
初中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如果与“集团就业”相结合,或许可能会透视出从过去的贫穷时代到现代繁荣的过程。但是,本书想挖掘的既不是对过去的怀旧,也不是对贫穷的回忆,而是想阐明以初中毕业生就业这一问题为中心,依据细致周密的程序管理过渡到职业世界的系统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从与过去不同的视角,对包含产业间、地区间移动在内的大规模社会移动及作为其结果的职业结构的变化、高度成长期能够实现的劳动力的供需调整、以整体录用为特征的新毕业学生录用的制度化、带来基础劳动力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的提升这一“日本式经营”的基础形成等战败后日本社会形成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字面所述的从教育社会学、日本经济史、社会阶层论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作为本书基础的共同研究,是在1993年成立的文献研究会上,以菅山与苅谷一起邀请年轻的研究生们重新开始研究战败后毕业生劳动市场为开端。其后,1995—1997年,受到文部省科学研究费的资助[一般研究(B);课题名称:关于学校新毕业生从教育过渡到职业的实证研究——其成立过程与现状;课题负责人:苅谷刚彦],开展了包括访谈调查在内的真正的研究。本书的另一位编者石田1995年从美国归国后,到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赴任,也参加了这个研究会。此后的1997—2000年,又将其置于由石田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小组研究会“关于战败后日本毕业生劳动市场的组织化研究”的位置。本书是作为这一小组研究成果的结晶,其宗旨被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第60集刊发。
截至本书出版,我们在1996年日本教育社会学会第48次大会上作了发表,并于1997年、1998年共同合作在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纪要《社会科学研究》(第49集第2号、第3号)上发表了论文。可以说通过上述过程,扎扎实实地打下了本书的基础。
接下来,想借此机会对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的诸位表示感谢。首先,对虽然未参与本书的写作,但参加研究会并共同开展研究的成员谷本雅之、柳田雅明、本田由纪、中村高康、粒来香、大内裕和、大岛真夫、高濑雅弘、森川美绘等在文献数据的收集,特别是在作为本书基础的研究方案的凝练上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虽未列举姓名,但在研究中接受采访的劳动省、职业安定所的相关人士、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初中学校的教师等在百忙之中长时间地接受我们的访谈表示谢意。还有,对详细审读本书原稿并提出严格但非常有益的评论的广田照幸和谷本雅之表示感谢。他们二位指出的问题对其后的原稿修改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东京大学出版社的佐藤修包括出版资助申请手续在内的诸多支持。与委托给各位作者的编著不同,我们努力寻求基于对共有的问题与共同的认识基础上对原稿进行多次反复调整修改来解决问题。在紧张的日程安排中能够如此,完全得益于佐藤先生的关心与厚爱。仅就所花费的工夫与时间来说,本书可以说是确如文字所述的“共同研究”的成果。另外,本书是在1999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的资助下出版的。
近年,包括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在内,毕业后既不升学又不就业的年轻人在增加。尽管也有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就业难的影响,但正如本书所阐明的那样,从学校过渡到职业的系统的松散不能不说也是其中要因之一。即使从这样的“日本的系统”的松散意义上来考虑,本书如果能有所助益,对我们来说则是荣幸之至。因为历史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