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奶业经济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16986
  • 作      者:
    谭向勇,曹暕,周俊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为达到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奶类市场的目的,《中国奶业经济研究》将奶类市场分成五大部分即消费与需求、生产与供给、加工、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中国奶类市场的总体认识,并得出结论与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是奶类的消费与需求。包括中国奶类总需求的发展变化、中国奶类消费的特征、影响中国奶类需求的因素及需求弹性的测定等。
  二是奶类的生产与供给。主要分析中国奶类生产的发展变化和波动、生产与供给的特征、成本收益、奶类供给弹性及生产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等。此外,还将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分析,测定其经济效率。
  三是奶类的加工。这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奶类加工企业的现状、效益,奶业产业化情况以及合作社的现状,通过分析世界乳品大型跨国公司总结出中国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四是奶类的市场营销状况。在分析中国奶业市场特征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P”在乳品营销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出现的乳品企业整合购并的现象。
  五是奶类的国际贸易以及竞争力分析。主要分析全球奶类贸易概况、中国奶类产品贸易的现状、中国奶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加入WTO对中国奶业及奶类市场的影响等。
  最后,通过对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得出关于中国奶类市场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促进中国奶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四项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
0.3.1  主要内容
0.3.2  几点说明
第一章  奶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  奶业发展在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1.1  世界奶类生产概况
1.1.2  世界奶类消费状况
1.1.3  世界奶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1.2  奶业发展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中国奶类产品的消费
2.1  中国奶类产品消费总量及其发展变化
2.2  中国奶类产品的消费特征
2.2.1  人均奶类消费水平很低
2.2.2  奶类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大中城市且消费存在地区差异
2.2.3  奶类产品的消费面不断扩大,消费方式趋向多样化
2.2.4  奶类产品消费的花色品种大大增加,但总体结构仍比较单一
2.2.5  品牌是消费者选择乳制品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2.3  中国奶类消费者行为分析
2.3.1  消费者奶类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中国奶类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3.3  消费者奶类需求弹性的测算
2.4  奶类消费的国际比较
2.5  中国奶类产品消费的未来发展趋势
2.5.1  中国奶类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
2.5.2  对未来中国奶类消费的产品品种发展趋势判断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原料奶生产历史与现状
3.1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发展历程
3.1.1  中国原料奶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的增长与变化
3.1.2  中国原料奶的供给结构及其变化
3.1.3  中国奶牛存栏数的增长与变化
3.1.4  中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的增长与变化
3.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现状及其特征
3.2.1  原料奶的总产量及其区域分布
3.2.2  主要奶畜品种及其分布
3.2.3  原料奶的生产规模现状
3.2.4  奶牛的饲养模式现状
3.2.5  成乳牛的平均单产水平
3.2.6  现状总结
3.3  中国原料奶生产存在的问题
3.3.1  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奶牛单产水平低
3.3.2  原料奶质量问题严重
3.3.3  缺乏安全和高质量的饲料
3.3.4  奶牛饲养方式普遍粗放,管理水平低
3.3.5  原料奶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后
3.3.6  原料奶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
3.4  中国原料奶生产增长的潜力与发展趋势
3.4.1  中国原料奶生产增长的潜力分析
3.4.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成本收益与区域比较优势
4.1  中国原料奶生产成本收益的国际比较
4.2  中国原料奶生产成本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
4.3  农户原料奶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4.3.1  饲料使用情况
4.3.2  养殖成本构成
4.3.3  饲料报酬
4.3.4  养殖收益
4.4  不同生产类型原料奶生产状况及成本收益
4.4.1  牧区的原料奶生产特点及资源评价
4.4.2  半牧区原料奶生产特点及资源评价
4.4.3  农区原料奶生产特点及资源评价
4.4.4  大中城市郊区原料奶生产特点及资源评价
4.4.5  农区与大中城市郊区原料奶生产成本收益比较
4.5  不同饲养方式下原料奶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
4.6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各区域生产状况
4.6.1  各地原料奶生产成本差异分析
4.6.2  各地原料奶生产区域优势分析
4.6.3  各地原料奶成本差异的影响因素
4.6.4  优势区域布局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原料奶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率分析
5.1  经济效率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5.2  农户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分析
5.2.1  调查样本
5.2.2  农户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5.2.3  农户原料奶生产配置效率分析
5.3  农户、国营农场原料奶生产经济效率比较
5.3.1  农户、国营农场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比较
5.3.2  农户、国营农场TFP比较
5.4  提高小规模饲养农户的生产效率的途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乳制品的加工
6.1  中国乳制品加工的发展历程
6.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起步时期
6.1.2  改革开放后:乳品加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
6.2  中国乳制品加工企业现状
6.2.1  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结构及区域分布
6.2.2  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情况
6.2.3  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特点
6.3  中国乳品行业产品结构状况
6.4  中国乳制品行业产业化状况
6.5  中国乳制品行业中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比较
6.6  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6.6.1  乳品加工设备与技术问题
6.6.2  乳品质量问题
6.7  国外乳制品加工企业对我们的启示
6.7.1  雀巢集团——百年奶品专家
6.7.2  帕玛拉特淡出中国乳业市场
6.7.3  科技领先,长盛不衰——日本森永乳业株式会社
6.7.4  对我国乳品企业的启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乳制品的市场营销
7.1  中国乳制品市场及其营销特点
7.1.1  中国乳制品市场的规模及其发展变化
7.1.2  中国乳制品市场的营销特点
7.1.3  中国乳制品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7.2  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的现状
7.2.1  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7.2.2  伊利、蒙牛两巨头竞争霸主
7.2.3  世界乳业巨头黯然退出
7.2.4  新的竞争对手正在加入
7.2.5  竞争已向全方位发展
7.3  中国乳制品市场营销策略
7.3.1  产品策略
7.3.2  定价策略
7.3.3  销售渠道策略
7.3.4  促销策略
7.4  中国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7.4.1  光明乳业的并购扩张之路
7.4.2  伊利的并购扩张之路
7.4.3  新希望的并购扩张之路
7.5  中国乳制品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7.5.1  市场竞争过度,给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7.5.2  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7.5.3  营销方法单一,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
7.5.4  农村乳品销售网络建设滞后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奶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力
8.1  世界奶类贸易概况
8.2  中国奶类产品贸易概况
8.2.1  中国奶类产品出口状况
8.2.2  中国奶类产品进口状况
8.2.3  奶类产品的进口税率
8.3  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情况
8.3.1  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8.3.2  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8.3.3  贸易竞争指数及国际比较
8.3.4  基本结论
8.4  影响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8.4.1  奶制品质量
8.4.2  要素条件
8.4.3  相关和辅助产业
8.4.4  需求条件
8.4.5  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
8.4.6政府的作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奶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9.1  中国奶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9.1.1  国内政策环境
9.1.2  国内、国际竞争环境
9.2  中国奶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9.2.1  市场需求的制约
9.2.2  资源的制约
9.2.3  生产模式的制约
9.2.4  技术的制约
9.3  中国奶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附录1  中国乳品加工企业名册
附录2  中国奶业的各种标准名录
附录3  有关奶业经济研究的专著和学位论文的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