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问题是公司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有效率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不仅能够形成对不良管理者进行替代的持续性外部威胁,而且能够促进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企业融资结构与控制权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前者不仅规定着企业收入流的分配,而且规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配,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认为融资结。构从以下方面影响控制权的争夺:第一,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委托投票权的竞争;第二,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概率随债务水平降低;第三,目标公司权益所有者获得的接管溢价部分和负债水平正相关。本书以上述理论和资本结构的其他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br> 本书共包括8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从MM定理出发,对现代公司融资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发展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了控制权理论在资本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第3章以股权结构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现状及形成背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突出特点是第一大股东的超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第4章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资本结构理论中所揭示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为假设,设定了一些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分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二者在减少所有者——管理者利益摩擦和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这一结论一方面说明了资本结构理论、控制权理论、代理成本等相关理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而为我们寻找理想的融资结构、股权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存在着被我们所忽视的正面影响和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治理机制。因而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与控制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客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br> 本书第5章以2001-2003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5家A股上市公司和随机选取的同年度未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95家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融资结构及公司其他财务特征与控制权转移发生概率的关系。回归结果证明,长期负债率影响控制权转移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的相关理论,说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多是协议转让,但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的互动机制仍然在发挥作用。回归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比例小,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还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第一大股东对融资结构调整和控制权转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股权较为分散、总股本较小、每股净资产较少、固定资产比例小的成熟行业的公司具有较高的控制权转移概率,公司控制权转移有买壳上市的动机。<br> 本书第6章以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的155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控制权转让价格、转让溢价率与融资结构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融资结构、盈利能力和股权结构对控制权转让价格没有影响,只有目标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与股权性质影响控制权转让价格,控制权转移中股权定价方式市场化程度较低。总负债率与控制权转移溢价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关于目标公司权益所有者获得的接管溢价部分和负债水平正相关的观点。由于市场对壳资源价值的重视和政府干预力量的存在,盈利能力对控制权转让溢价率的影响与假设不符。资本结构管理控制学派关于目标公司权益所有者获得的接管溢价部分和内部人持股比例正相关的观点也未得到证实,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br> 本书第7章在总结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的治理机制之后,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制度、环境中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互动机制发挥作用存在的障碍,并探讨了完善的政策路径。本书第8章是总结和展望,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从产生到逐渐发展,其模式还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远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相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间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br> 本书试图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能对中国公司融资理论的发展有所启示,更能为中国企业的融资决策和公司治理问题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