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渤海西岸城市群中,河北省六城市虽然地处沿海,与北京市及天津市毗邻,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河北省在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经济多样性、生产力提高及社会发展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沿海省份。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为战略重点。到2020年,要把河北省建设成为基本实现工业化、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居于全国先进水平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河北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在环渤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的五大优势打造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引擎”,通过城市群间的优势互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通过城市分工协作彰显区域活力与实力是本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范畴界定在环渤海西岸河北省六城市以及北京、天津两城市,即以廊坊、保定、沧州、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北京、天津的资源、环境、经济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在对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进行分区的基础上,按照3个一级经济区,即秦唐经济区、石保沧经济区、京津廊经济区;8个二级经济区,即唐山区、秦皇岛区、石家庄区、保定区、沧州区、廊坊区、北京市、天津市详细论述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虽然总体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内部发展是不均衡的,河北六城市的落后已经成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经济社会增长的瓶颈。而在环境、资源方面虽然河北六城市占有相对优势,就耕地资源而言,人均占有耕地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高,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内部耕地一梯队分布在沧州与保定,第二梯队是石家庄、天津、廊坊和唐山,第三梯队是北京和秦皇岛。矿产资源与我国其他重要成矿区带相比,该区矿产资源的品种较全,总量较丰,但人均量少,大宗矿产储量相对不足,稀有和稀土矿产资源较丰富。落后的现状与发展的不协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抑制了其优势的发挥,也阻碍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经济区的整体发展。
第二章以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的临海沿边的地理区位优势、发达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5大优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区位优势研究得出了城市群已基本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京津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尤其是生活物资、环境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河北周边城市。京津的经济、科技文化等优势,也是河北六城市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通过区位商分析得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天然气开采业等领域,在环渤海区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产业优势。城市群资源优势体现在煤炭、铁矿资源充足、油气资源充足、海洋、海盐资源取之不尽、地下热水资源丰富;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各有分工,石家庄、唐山两城市是河北省“一线两厢”战略中“一线”的两个龙头城市,石家庄市要发挥“领跑”作用,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建设“首善之区”,唐山市要努力跻身于沿海港口先进城市行列,成为综合实力强、生态环境好的现代化特大城市。而沧州、廊坊、秦皇岛是沿海经济隆起带,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秦皇岛港,京津塘,曹妃甸港,黄骅港四大港区功能,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工业用地充裕的有利条件,加速生产要素聚集,依托曹妃甸示范园区、南堡化工园区、沧州化工园区等,建设“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打造一批国际级、现代化临港重化工基地。北京、天津将确定为环渤海城市群的龙头地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优势互补。
通过研究得出城市群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由于行政区划分导致区域间相互独立;二是国有经济比重仍然偏高,所有制特征相似度较大,私营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较“长三角”、“珠三角”弱得多;三是产业“大而全”,自成体系,产业链不能在区域内有效衔接,难以形成分工细腻、丰富多彩、厚重的产业链,京津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河北六城市却相对较低,区域内产业链残缺造成产业的传递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四是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不高;五是城市体系布局中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河北地区的城市化比例偏低、缺乏区域内城市间统一协调机制。
就资源利用与开发而言,城市群土地资源共性问题是土地粗放利用,耕地资源减少速度较快,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快,土地后备资源普遍不足;矿产资源共性问题是综合利用水平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并存,矿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加剧,矿区地质灾害严重,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投入不足;水资源中地表水严重不足且污染严重,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质量较浅层地下水水质好,环渤海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存在较大差距;从能源总体利用来看,尤其是与发达省份相比,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依然偏高;就灾害与防治而言,灾害类型增加,防治水平逐步提高。
第三章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理论、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评价了城市群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就土地承载力而言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环渤海西岸的土地承载能力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城市群土地时间承载力表现为每个经济区的土地承载能力总体上都随着时间而不断上升,其中京津廊经济区的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在近八年时间上升的尤为显著,北京上升的幅度尤其大。
环渤海西岸的土地承载能力在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土地承载指数是不相同的,秦唐经济区两大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指数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石保沧经济区的三个城市的土地承载指数八年间波动较大,而京津廊经济区的土地承载能力呈现平稳的发展,没有较大的变化。
环渤海西岸不同地区的土地承载力状况是不同的,具有不均衡性,时间和空间上土地承载指数都表现为上升趋势,这说明各经济区及各主要城市的土地承载力远没有达到其应具有的水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因地制宜、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实现环渤海西岸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西岸水资源承载力可定义为“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该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一经济规模”。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度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阈值,它通常用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限目标需求水量的供需平衡退化到临界状态所对应的单位水资源量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规模等指标表达。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因素包括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自然因素虽然较多,影响的程度也较大,但一般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易改变,而且主要影响水资源总量。而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直接影响流域内的用水量和排污量,而且彼此相互关联的。
课题组将水资源承载力调控目标设定为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美和整体协调三类。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资源GDP承载能力、资源工业承载能力、水资源农业承载能力四个方面展示环渤海西岸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环渤海西岸城市群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逐年增加的,其中按最大可利用水量计算的环渤海西岸水资源人口承载力2030年比2005年增加到2.03倍,考虑供水系数的环渤海西岸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增加到4.58倍;水资源GDP承载能力也是逐年增加的,其中按最大可利用水量计算的水资源GDP承载能力2030年比2005年增加到5.6倍,考虑供水系数的水资源GDP承载能力增加到12.16倍;按最大可利用水量计算的水资源工业承载能力2030年比2005年增加到6.94倍,考虑供水系数计算的水资源工业承载能力增加到7.86倍;而考虑供水系数计算的水资源农业承载能力2030年比2005年增加到5.76倍。
但矿产资源对经济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第四章用发展速度模型和分块预测方法,预测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总量和资源供给总量。结果表明环渤海西岸8城市2020年GDP将达到77440.9亿元,工业增加值将达到22976.4亿元,农林牧渔产值将达到10746.7亿元。资源供给中,环渤海西岸8城市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达28520.1千公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加等量人均GDP消耗的耕地是逐渐减少的,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有所缓解。
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用水总量在2020年是189.03亿立方米,到2030年有所减少;北京、天津两城市总用水量是递增趋势,这和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是一致的。其中,202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将达到12.8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将达到39.62亿立方米,工业增长与工业需水量是呈正相关关系,工业需水量是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而增加的。农田灌溉需水总量90.49亿立方米。
第五章运用相关分析方法从环渤海西岸城市群20年来粮食总产、粮食单产及其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耕地的流失是导致粮食总产减少的因素,而粮食单产增加是粮食增产的因素,耕地面积减少是粮食总产下降趋势的主导制约因素。
运用复合方法得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矿产资源压力还是较大,运用匹配压力指数计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之间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一方面河北省虽然矿产资源较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并且从产业结构上看,河北省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另一方面,河北省定期向北京、天津供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省的资源能力。
通过水资源压力分析表明环渤海西岸城市群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人口预测数有差距,有的城市差距还很大。这就说明按现有水资源状况不足以支撑该区域人口发展。按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的人口承载力虽然比考虑供水系数计算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更能够支撑当地人口发展,但这是在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本身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况且技术要求也达不到,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从2010年南水北调和引黄、引滦来水后,环渤海西岸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是逐年提高的。水资源人口承载与人口总量之间的差距是缩小的趋势,压力逐渐减轻。通过计算对比,环渤海西岸各城市水资源GDP承载力与当地的GDP预测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显示了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唐山,石家庄,沧州几城市缺水最多,水资源GDP承载力与当地GDP预测值差距最大,尤其是唐山市只有2030年才能分配很少的南水北调水量,而唐山市又是水资源耗费大市,所以水资源矛盾更加突出。沧州市的差距也很大,是由于自己缺水,虽经引黄水和南水北调分配水量缓解了一定的矛盾,但缺水依然是很严重,必须考虑其他办法。从时间上看,2010年时,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矛盾都相对较小,再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回用等水量,支撑“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勉强可以。但2020年以后差距加大,对我们实现小康目标压力很大,特别是2030年以后,还须加大南水北调分配量,还需大幅度降低水资源消耗,还需开发新水源,否则,难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环渤海西岸城市群水资源农业承载力与农田灌溉面积之间的压力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幅度很大,这充分说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带来的可观效应。从时间上看,2005年时各城市压力都较大,但到2010年,压力就明显减轻。原因是由于南水北调工程一期工程开通,给各城市输送了数量不等的水量,最先解决本地农田灌溉问题。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二期开通,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的农田灌溉与水资源农业承载间的压力会进一步减轻。
第六章运用区位商分析得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经济结构集中度较高,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各城市之问有一定的产业结构梯度,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来看,2006年环渤海西岸城市群一、二、三产业各自比重为6.2:44.4:49.4,相对于全国11.8:48.7:39.5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除第一产业呈持续下降趋势外,第三产业虽有上升迹象但劲头不足,仍有徘徊的趋势;第二产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北京第三产业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天津第一产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则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河北六城市产业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一三二”格局和改革开放后的“二一三”格局,演变为当前的“二三一,,格局,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也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落后、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的产业问题。
根据钱纳里工业转换模型标准和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中的就业结构指标得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河北六城市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而京津两市则处于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河北六城市依托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府投资,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资金投入、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收入来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干的产品物流。
河北六城市开放度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传统内循环的发展模式下缺乏对外和对内开放的冲动,形成了“发展经济——增加投入——向传统优势产业集中”的内循环经济。由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是各级政府的两个具有刚性特征的“硬约束”,因此就产生了凡事都向“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靠拢的心理暗示。一提发展经济,就要求各渠道增加投资,而新增投入又大多向所谓的“优势产业”倾斜,为了发展这些资源型优势产业,又来制定一系列排斥非资源产业的优惠政策,结果使资源型产业的优势进一步积累,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进一步与资源型产业配套,政府宏观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人民群众的行为偏好,都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获得了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使经济越来越陷入内循环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本研究认为环渤海西岸城市群中河北六城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路径为:唐、秦、沧三市接受环渤海经济带、大北京城市圈的直接辐射。发展重点为:唐山市应将丰南建成新型工业区,并加快唐山港建设,大规模地开发建设临海工业基地、l临港仓储、物流基地;沧州市应尽快启动临海化学工业区,并将黄骅发展为新型港口城市;秦皇岛市应大力发展旅游、物流、海洋资源和文化体育产业,将北戴河建成北京的“夏都”和高度开放的国际型沿海游乐、疗养、海滨旅游胜地;廊坊、保定两市作为京津的“护城河”,应充分发挥与京津“零距离”的优势,构筑与京津产业衔接的“缓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实行市场牵动战略,积极发展大流通产业,最终形成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映衬的高效轻工产业群;省会石家庄产业带应积极发挥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打造华北商贸物流中心,以医药、纺织产业为龙头,积极培育现代制造业。
河北六城市实现与京津产业协作的具体措施为:积极培育新的外循环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实施投资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联动策略,培育京津周围次区域增长极。环渤海西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为:产业结构一体化是环渤海西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区域内要素流动畅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证,加强能源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产、世结构一体化的基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