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96163
  • 作      者:
    卞建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从程序、人权、证据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具体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改革构想,而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自觉秉持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正是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从而期望能够以此推动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沿着理性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
展开
精彩书摘
  2.经济背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上的成功不仅仅表现为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尤为关键的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巨大变革,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整体进程意义重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在经济领域中,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这种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在于:通过国家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试图将国家全部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整合于国家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计划经济的弊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压抑和窒息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欲望;第二,由于实行指令性计划的管理形式,主要依靠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忽视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第三,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得以确立,经济领域内的变革迅速开展。诚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设定上,国家政策的抉择经历了长时间的考察、思索和筛选,其间甚至经历了痛苦的踌躇和徘徊,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出现分野,并由此导致了其经济地位的变化和经济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开始驱动各种类型的经济成分对自身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基于对上述现象的理性思考,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最终明智地注意到,在导致这所有变化的因素中,市场发挥了核心作用,并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场调节经济资源的魅力所在。作为对这种客观经济规律认知的回应,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规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回顾与评析
一、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二、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历程
三、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评析
第二章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
一、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确立
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参照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推进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一、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实现中国刑事司法的现代化
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精神实质与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目标的契合
三、参照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推进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上篇 程序篇
第一章 审前程序
一、审前程序的一般原则
二、侦查程序
三、审查起诉程序
第二章 审判程序
一、公正审判的一般原则
二、预审程序的设置和功能强化
三、对法庭审理程序的改革
第三章 救济程序
一、救济程序的一般原则
二、上诉程序
三、再审程序

中篇 人权篇
第一章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之历史发展轨迹——从哲学思想到国际司法准则
一、人权思想的历史由来
二、人权的范畴和内涵
三、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四、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五、人权与法律的关系
六、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人权保障——人权保障的国际司法准则
第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
一、概述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保障
三、基于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探索我国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的道路
第三章 罪犯的人权保障
一、概述
……

下篇 证据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