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关于大清刑律草案及其签注
二、关于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和本研究所使用的材料
三、关于本论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本书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晚清法律改革与大清刑律草案的出台
第一节 清末修律与领事裁判权问题
一、《马凯条约》第12条:张之洞主导的中国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首次努力
二、张之洞的考虑:政治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三、历史的转变:张之洞自戳“盾牌”
四、“托洋改制”:沈家本眼中的领事裁判权问题
五、小结
第二节 清末修律与礼法之争
一、奕勖和他主持的宪政编查馆
二、保证修订法律馆的独立
三、保证《大清刑律》的制定通过
四、礼法之争双方力量对比分析
五、小结
第三节 大清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关于草案的立法动机和宗旨
二、草案的主要架构和内容
第二章 大清刑律草案签注内容解读
第一节 原奏的主要内容和意见
一、学部原奏
二、两广总督原奏
三、安徽巡抚原奏
四、直隶总督原奏
五、东三省总督原奏
六、浙江巡抚原奏
七、江苏巡抚原奏
八、湖广总督原奏
九、山东巡抚原奏
十、江西巡抚原奏
十一、山西巡抚原奏
十二、都察院原奏
十三、闽浙总督原奏
十四、河南巡抚原奏
十五、湖南巡抚原奏
十六、贵州巡抚原奏
十七、陕西巡抚原奏
第二节 签注清单的主要内容和意见
一、学部签注清单
二、两广签注清单
三、安徽签注清单
四、直隶签注清单
五、浙江签注清单
六、两江签注清单
七、湖广签注清单
八、山东签注清单
九、江西签注清单
……
第三章 签注在《大清刑律》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 草案理性主义目标的历史错位
第五章 草案基本刑法制度的理论迷失
第六章 草案法律适用的技术障碍
尾声:关于“本土资源”的历史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