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95500
  • 作      者:
    丁凤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丁凤楚,男,1971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大学经济法学硕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经济法学方向)博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专业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保险法学和侵权法学。
  已经出版的个人专著有《保险法案例评析》(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版)、《保险中介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的著作有《金融监管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经济学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曾在《社会科学》、《保险研究》、《政治与法律》、《财经理论与实践》等社会科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多篇分别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重大)课题三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机动车的普及,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为了强化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实行无过错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以下简称“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以此种无过错侵权责任为保险标的,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并配之以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笔者将之统一称为“交强险”制度。建立“交强险”制度有利于机动车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的保险金赔付和医疗救治;有利于减轻机动车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负担,化解事故责任纠纷;通过实行“奖优罚劣”的浮动费率机制,还有利于促进机动车一方增强安全意识。总体而言,它既保障了车祸受害人的权益,又实现了“交强险”的受害第三人、保险人、被保险人这三方主体的利益平衡,有利于社会安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创新和特色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方法上的创新。笔者将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和传统法学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机动车交通事故采用无过错的危险责任的根本原因,让容易控制事故风险的机动车一方来提高其注意义务,以减少交通事故和节约诉讼成本,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次是观念上的创新。其一,笔者通过对“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经济和伦理分析发现,它实质上是一种实行无过错责任主义的危险责任,整个侵权责任法的归责体系可重新整合为过错责任和危险责任这两大归责标准和事由,并统一于“公平”这一归责原理;其二,笔者认为不应简单地将“交强险”制度看做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的产物,其实,该制度还蕴涵着深刻的法律经济学和法律社会学原理,它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保险人、被保险人、受害第三人之间的相互博弈和彼此制衡的关系,实现了一种“有效率的正义”;其三,笔者分析指出“交强险”制度代表了现代工业社会下的危险活动事故的归责原则客观化和事故承担社会化的大趋势。
  最后是制度上的创新。笔者就整个“交强险”及其三方主体的制度完善提出了不少建议。如我国的“交强险”应采用专门立法的模式,正确厘定保险费率,赋予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和追偿权,完善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等。
展开
精彩书摘
  5.保险理赔的程序不同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机动车“三责险”中,只有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才有权对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合同之外的第三者无权直接对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因而受害人不享有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只有在保险合同有约定的情况下,才能向保险人请求赔偿。而在“交强险”中,为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能便捷、及时地得到补偿,很多国家法律都规定,车祸受害人对加害人的保险公司有直接请求权。如德国《汽车保有人强制责任保险法》第3条规定“第三人可以对保险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日本《自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16条规定“受害人可依政令之规定,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请求保险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额”。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保险公司对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直接承担赔偿责任来看,可以理解为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对保险公司有法定的保险赔偿请求权。
  6.对受害第三人有无社会救助
  机动车“三责险”主要目的在于填补被保险人因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而受的损失,因此也就没有设置相应的对受害人的社会化救助制度作为该责任保险的补充机制,当未查明交通事故肇事者或者肇事者没有投保时,受害人不能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也不能获得相应的救助。而在“交强险”制度下,为了能使受害人得到便捷、及时的补偿,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未投保车辆或肇事逃逸车辆侵权致害的补偿制度,如在英国由汽车保险人赔偿局办理未获清偿判决基金的业务,在美国则可以通过未投保车辆保险等险种得到补偿,德国设立汽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台湾地区建立交通事故特别补偿基金来补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概述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国外现状述评
二、我国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的路径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交强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交强险”制度概述
一、“交强险”的含义
二、“交强险”的特征
三、“交强险”的功能
第二节 “交强险”制度的立法例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
二、主要立法经验
三、基本法律原则
第三节 “交强险”制度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学分析
二、经济学分析
三、伦理学分析
四、法哲学分析

第二章 “交强险”的保险标的研究
第一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概述
一、这一保险标的的法律含义
二、作为保险标的的特殊要求
三、研究这一保险标的的意义
第二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立法例
一、国外相关立法
二、我国相关立法
三、立法原因分析
第三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理论分析
一、历史演变
二、理论基础
三、法律性质
四、对侵权归责体系的再认识
第四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主体研究
……

第三章 “交强险”的被保险人研究
第四章 “交强险”的保险人研究
第五章 “交强险”的受害第三人研究
第六章 “交强险”制度的反思和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