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98860
  • 作      者:
    李玉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玉华,1972年11月生,河北行唐人。1995年、2001年、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十和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首次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对诉讼主体及其权利构成的理论辨析中,解析了被追诉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却权利缺失的悖论。作者将被追诉人的主体性区分为内向性和外向性,概括了被追诉人的三大主体性特质,以函数公式的形式分析了影响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的变量因子,论述了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的构成原理,提出了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由元权利、程序生成性权利构成的主张。《刑事证明标准研究》将最终旨归落脚于法律文化的重塑上,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自主的法律文化才是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最坚实而丰沃的土壤。
展开
精彩书摘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诉讼证明标准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在证据制度中居显要位置。中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西方国家对于证明的盖然性已经形成共识,在立法上确立了“排除合理怀疑”、“内心确信”等证明标准,但是对证明标准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因为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表面上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微妙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那些必须向陪审团解释其含义的法官来说尤其困难。”现在西方国家对证明标准的研究主要是从事实认定者的角度去研究。例如,德国学者对盖然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卡尔纳普、司特穆勒、埃思勒等学者区分了主观盖然性、客观盖然性和逻辑盖然性;哥特瓦尔特还把盖然性分为作为心理学日常理论的经历盖然性和确切盖然性。美国学者巴巴拉·J·夏皮罗1991年发表了《“排除合理怀疑”与“可能性”——对英美证据法的历史透视》;罗伯特·莎摩尔1999年发表了《在司法事实认定中的形式法律真实与实体真实》;阿西尔·莫兹2000年发表了《事实、法律和历史》。此外,西方学者还研究了概率论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例如格雷·L·威尔士l992年发表了《纯粹的责任统计证据:主观盖然性是否足矣?》;布莱恩·史密斯1996年发表了《陪审员对概率证据之运用》等等。
展开
目录

导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证明标准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证明和刑事证明的主体
第二节  刑事证明对象
第三节  刑事证明责任与证明职责
第四节  刑事证明标准

第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下的刑事证明标准
第二节  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认识论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
第二节  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
第三节  关于刑事证明标准中认识论的争论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客观真实

第四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二:价值论
第一节  人权保障
第二节  程序正义
第三节  诉讼效率
第五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
第六章  刑事政策与刑事证明标准
第七章  推定与刑事证明标准
第八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不同表达
第九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差异性
第十章  确立刑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