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者的独立人格<br> 一对情侣是一种情感组合,一对夫妻则是一个“经济单位”,他们要生儿育女,把婚前的“我”变成“我们”;<br> 一对同性恋的情感组合,是情投意合,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将“我们”还原成同性的“我”。<br> 这当中,情感、心理、精神,同性恋者要去体验多少酸甜苦辣。这对以爱情为前提的同性恋者,不会爱上有优越条件的异性,而只爱他们有感情的同性。他们的“爱情辩证法”是常人难以理解的。<br> 近年来,我国社会对同性恋人群的关注日益增多,但对同性恋者还缺乏了解。这是由长期以来人们对同性恋存在着恐惧心理,将同性恋视为道德败坏的认识所造成的。部分专家认为,同性恋是“舶来品”,是同性间的道德败坏的行为。尽管医学界做出一些努力,但主流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消极看法,阻碍了他们言说自身的健康问题。<br> 青岛大学医学院性健康中心主任张北川教授所设立的同性恋健康网站,为同性恋者的沟通创造了机会。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同性恋者的健康问题堪忧,其影响因素涉及诸多方面:烟酒嗜好、精神抑郁、家庭暴力和神经症,造成他们人身伤害和自杀事件屡屡发生。<br> 调查发现,同性恋者对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态度是消极的。他们隐瞒医患交流,在同性恋者当中,各种疾病出现许多诊断和治疗上的偏差。女同性恋者认为,女人只要不和男人发生性行为就不会得病。几乎所有受调查的女同性恋者的性活动,都未采取过任何保护措施。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男同性恋的性生活相对活跃,他们经常出现在各种聚会和活动中,连接同性性活动与异性性活动的网络,从而存在着性传播交叉感染和艾滋病毒传播的危险性。<br> 目前,在我国同性恋者承受的压力,还主要来源于社会和家庭。全国在3000万同性恋者当中,有1000万是女同性恋者。正因为女性承担着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的责任,迫于传统和社会的压力,她们许多已经或即将进入异性婚姻,也就是女同性恋者面临着要建立家庭;有的已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但许多女同性恋者瞒着丈夫,在外与女同性恋者发生性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婚后“双重生活”。<br> 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只会把社会压力转嫁给个体的婚姻家庭,其后果导致女同性恋者很难履行婚姻的义务,使双方都痛苦不堪,酿成悲剧。<br> 张北川教授分析,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胞,但是这些被迫建立的家庭大多是有名无实,异性配偶是受害者。而同性恋者被推到这种地步只有两条路:要么做“好女人、好丈夫”,心甘情愿建立家庭,为丈夫或妻子及家庭付出;要么抛弃顾虑,去追求同性的爱情。这样有两个结果,其一,被称为性格变态的怪男女,即使事业成功也难以填补内心的孤独;其二,被称为道德堕落的坏男女,将一生背负人们唾弃的坏名声。<br> 这当中,还有更可怕的是隐藏在女同性恋中的家庭暴力。夫妻感情不和睦,丈夫对妻子性生活不从的殴打。还有的丈夫向双方家庭、单位、社会散布妻子同性恋的行为,以寻求外界的支持,更加伤害了女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导致女同性恋者只能长期忍受家庭的暴力,矛盾激化,酿成杀人或自杀的血案。<br> 还有的同性恋者采取家庭“冷战”,他们敏感自尊,讲究公众形象,性生活不和,难以讲出隐私。出现冲突时,为了面子,维持婚姻家庭形象。“冷战”愈持久,积怨就愈深,更无调和余地。许多同性恋者表达的愿望:心理压力太重,有的想寻短见,但离不开亲人,只好抱着一线希望生存下去;还有的同性恋者产生出家当和尚、当尼姑的愿望,造成了沉重的负罪感。<br> 采访中得知,虽然同性恋者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受到排斥,生存极其困苦,但发展到今天,他们还是从家庭、社会的窘境中走过来了。<br>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同性恋者公开活动,是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少数与国外有联系的北京女同性恋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她们在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上交提案讨论女同性恋问题。此后至1998年,一名在北京居住的英国女士苏茜,公开在自己家里举办过小型女同性恋聚会和交友沙龙。<br> 1998年夏,一些男同性恋者,也仿效开始在北京组织召开首次全国同性恋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50多名同性恋代表参加,其中有10名女同性恋者。会议的主要讨论议题,是加强同性恋组织建设问题。<br> 不久前,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女同性恋沙龙聚会。一位女大学生的同性恋者感慨地向我说道: “我们女同性恋的群体没有遭受到男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压力,所以得到社会的关注不够。这反映了中国不等到问题成堆。不会重视的现实。”另一位中年女士插话道: “女同性恋的情感是我们女人生活的全部,但在男人生活中占不了多大位置。面对这么大的社会压力,我们还是想明白比不想明白的好,不想明白的人还误认为我们仍在男女的爱情当中。到今天,我们也不敢保证同性恋人不变心。我们同性恋在追求那真实的爱情,又有什么可责难、怪罪的呢?……”<br> 临别,她们都流露出对新闻媒体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她们希望媒体对此做出公开报道,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她们;另一方面又害怕报道以偏概全,反而使人们更增加对女同性恋认识的误差。使她们付出更加痛苦的代价,陷入永无休止的论争……<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