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76638
  • 作      者:
    (美)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全球商界经典、著名的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
  ★独特的优势测量工具,个人发展、团队合作的科学解决方案。
  ★6步训练,6周体验,发挥优势运动创造成就
  ★全球超级畅销书《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作者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全球超级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作者马库斯·白金汉引领了一场优势运动,现在这场运动正席卷着世界整个职场。《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将对一个问题做出回答,即如何真正利用自身优势化地实现职业成功。
  研究数据表明,仅有17%的职场人士认为。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了“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旨在通过一个六步训练六周体验改变这一现状。告诉你,如何牢牢控制、利用自身优势这一财富。
  通过《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你将学到:
  为什么你的优势并非“你所擅长的事”。你的弱势亦并非“你不拿手的事”;
  如何运用四大标志(SIGN),发现自身优势;
  每周采取哪些简单步骤,把工作时间更多地用于你的优势领域,远离弱势地带:
  在与老板、同事进行交谈时如何拿捏分寸,说到优势时不觉得你在吹嘘,说到弱势时亦不觉得你在抱怨;
  每周15分钟的反思,会让你的整个职业道路沿着“优势轨迹”行进。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提供在线“优势利用度测评”,该测评被公认为测试自身或团队优势运用程度的方法。

展开
内容介绍

   重要消息:该测试的网站的正在升级维护,预计开放时间在2016年8月1日之后,请读者在购买时注意。如有介意,请谨慎下单。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测试原网址为:http://strengthscampus.com/page/go-put-test

 

   进入这个网址后,点击页面一个框后,会跳出一个红色的框,文字提示转到新的网址。请将新的网址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进入网页,按照指示即可开始测试。  

 

   新网址为:http://strengthsresearch.com/ 或,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新网址http://strengthsresearch.com/   ,进入测试页面。

 

      ★全球商界经典、的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
  ★的优势测量工具,个人发展、团队合作的科学解决方案。
  ★6步训练,6周体验,发挥优势运动创造卓越成就
  ★全球超级畅销书《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作者力作

展开
精彩书评

  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毕业于剑桥大学,目前经营自己开设的顾问公司,业务包括企管顾问、教育训练以及在线教学。白金汉曾在盖洛普公司工作长达17年,主持多项职场绩效的研究,后来成为作家、研究员以及演说家,每年对全球超过250万名听众演说,著有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此外,白金汉还一直为《纽约时报》、《财富》、《商业周刊》、《快速公司》等杂志撰写深度报导。

展开
精彩书摘

  引言:引领优势运动
  INTRODUCTION: LEAD THIS MOVEMENT
  要追溯优势运动的起源实属不易。
  有人将优势运动的起源追溯到彼得·德鲁克于1966年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他在书中写道:“优秀的管理者以优势为基础——不管是自身的优势,还是上级、同事以及下属的优势,同时还以环境的优势为基础。”
  另有些人则会引用198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了一种被称之为肯定式询问的新理念。该理念的创始人大卫·考波瑞德认为该理念的基本准则就是“要基于优势而不是弱势来建设组织机构”。
  还有些人则追溯到1999年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在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的一篇演说词。“我们学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心理学并不是完全成熟的,这是事实。”他说,“从精神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治疗方面来说,心理学是成熟的。但对优势(即我们擅长什么)的研究,心理学却无太多涉足,尚不成熟。”
  近来,甚至还有人把优势运动的起源归结到《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在该书的一开始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掀起一场革命,一场优势的革命。”
  但不管真正的起源到底是什么,优势运动现在已经是势不可挡。优势运动是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管我们是来自商界、政界、教育界还是医学界,这股力量都在环绕着我们,并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你现在可能还没觉察到这种变化——有些人被这股强流击倒,有些则眼睁睁地看着这股强流卷着自己前行。但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股力量确实已经带着我们往前跨出了一大步,而且一去不复返。这股力量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待自己、对待员工、对待学生以及对待孩子的想法。
  看看你周围,你就会清楚地看到各种变化。
  很多世界著名的公司,如富国银行、英特尔、百思买以及埃森哲等都宣布要把自身打造成真正以强势为基础的公司。丰田公司所有的新经理现在都必须参加一个为期三天的“优秀经理培训项目”,该项目将教授他们如何挖掘下属的优势。而雅虎的所有新经理则需要做一个在线调查来测试他们的才能并确认他们最大的优势。
  说完公司,我们再来看看那些非盈利性机构,如美国海岸警卫队、俄克拉荷马州浸信会、美国老龄协会,以及新西兰青少年发展部等,都在推行类似的强势基础项目和提案。
  各大高等院校也受到了优势运动的影响。像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就在最近成立了自己的健康福利中心,致力于世界上的各项善举。令人惊讶的是,该中心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经济学家。而在哈佛大学,泰·大卫·本-萨哈开设的“正面心理学简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另外,阿扎萨太平洋大学也在教育家爱德华·“芯片”·安达教授的带领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强势基础教育中心。
  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优势运动所带来的更多变化。如果你的孩子恰巧是在密西根的英厄姆县犯了法,他就需要接受青少年司法强势评估。他需要回答一些以优势为基础的提问,如“过去这段时间你做了哪些好的改变?你是怎么做到的?”以及“你为摆脱这个困境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谁会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步的人?”
  如果你是精神病学方面的学生,学习如何治疗长时间忍受精神折磨的病人,你会被要求读一读查理斯·莱普于1997年发表的著作《强势模型》,该书运用各种案例展示如何“扩展病人好的方面”。
  如果你是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足球教练,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很乐意为你提供一个名为“强势基础培训”的签约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你将会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如何在孩子们做出某个很好的过人动作时,出示“绿牌”来引起他们对这个动作的注意,而不使用传统方法中的红牌或黄牌来警告和处罚他们。
  现今,优势运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公司、公共服务、经济学、教育、宗教信仰、慈善——全都受到了影响。当然,社会上也存在优势运动的反对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看到了用优势基础视角看问题的巨大力量。
  原因就是优势基础角度比别的任何角度都更为行之有效。优势运动的核心理念就是成功并不是失败的对立面,因此对失败的研究并不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成功的经验。举个例子,如果你想知道在一场环境灾难之后不应该做什么,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处理就会很有启发作用。但如果你想知道该做什么,那了解切尔诺贝利事故就是在浪费时间了,只有像科罗拉多洛基场地的核工厂事件这样的成功事例才能告诉你该做些什么。
  通过对感染艾滋病去世的人的研究,你可以了解艾滋病是如何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的。但如果你对那一小部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研究,你就会了解到另外一些事情,那就是人体是如何抵抗艾滋病病毒的。
  传统古训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优势运动却认为通过研究失败学到的只能是失败的特征。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要学习了解成功的特征。
  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优势运动的第一阶段——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就是标识出各事物的真实特性。因此,虽然在此之前世界银行都是按照诸如贫困、暴力、脆弱性等负面特性来对各国进行排序的,但现在也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正面标识来衡量各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如社会技能、经济上的民族自决以及民风民俗的持久性等。
  在心理学方面,过去也都倾向于用消极的词汇进行表述:神经质的,精神错乱的,精神分裂的,抑郁的。现今我们也加入了很多正面的描述来使之达到平衡。比如说,马丁·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克里斯·皮特森完成了一份“性格优势和特性”的列单,上面就包括诸如勇气、公正、超然和自我节制这样的特性。
  类似的,《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一书介绍了一种被称之为优势识别器的盖洛普在线性格测试。该测试包含34个才能主题,如理念、排难、追求以及关联等。
  我们对这些标识的渴求可以通过自2000年以来参与优势识别器测试的人数体现出来。参与该测试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万,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加,而且增长幅度也在增加。后一年参加测试的人数都要超过前一年。很显然,成千上万的人都认为我们有必要标识自己的真实特性。
  真 相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个性不会改变,你还是你。
  你是否听说过“基本归因错误”?这听起来有点恐怖,像是电视剧《星际旅行》中史考特警告柯克船长的事,简单地说,指的是一种趋向,即,我们会将某个人的行为举止归因于他稳定、潜在的个性,而不是他所处情势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了解别人潜在的个性,不仅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而且,一旦发现这些体现个性的行为,不管何时、何种情势下都要坚信他的潜在个性会保持不变。我们要相信“个性”这回事,也要相信,每个人的个性会稳定不变。
  为什么呢?强烈的直觉在推动我们这么去做,即使我们被告知不要这么做,但结果还是一样,我们仍然会这么去做。这种直觉,这种强烈的需要存在一定的价值。当然,这有可能会带我们走弯路,但它如此盛行、如此强大,大多数时候甚至还称得上是不错的策略。一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里,那些个性保持一致、稳定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其基因更可能遗传下来。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这算是一个进化策略,而且这个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个性测试肯定了这一点。大多数人相信在长大的过程中人是会变的,但如果我们事隔多年后再做一次测试的话,两次的结果基本相同。虽然不是100%一样,但是,如果关联值满分是1.0的话,第二次个性测试的结果就在0.7~0.9之间。比如说,如果我们与优势识别器一起做测试,前后两次测试的关联值在0.75左右——这一结果非常接近了(有时某个人所拥有的五项最棒的才能中有一项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潜在的个性仍不会改变)。
  而对分隔两地的双胞胎进行的个性测试则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测试的结果表明,尽管分别在不同的家庭、文化和国家中长大,他们的个性却是惊人的相似——其关联值达到了0.7以上。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其性格曲线进一步变化,越来越向对方看齐。
  尽管这项研究很有说服力,但对我们而言实用性并不强。我们很多人都有孩子,孩子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从他们身上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结果。我的儿子杰克逊今年5岁了,我对他的个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我知道杰克的个性非常要强,充满竞争细胞。但他这种个性和大多数孩子有所不同,他们对于胜败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而杰克对胜败的感觉特别强烈,他痛恨失败。如果在电视上看他最喜欢的球队踢比赛,如果球队开始有输的迹象了,他在屋里可马上就呆不下去了。他立刻跑到另一个房间,把脸埋到沙发垫子下面,这就是他对失败的反应。他的胜利欲太过强烈,一旦引爆,他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去年,为了特别奖励他一周以来很照顾妹妹,我带他去看大学橄榄球季后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太阳魔队与拉特格斯大学红衣武士队的对抗赛。之所以挑了这场比赛,首先是因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太阳魔队是他最喜欢的球队(直到现在我还不太确定他喜欢的原因);第二,因为我觉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太阳魔队比拉特格斯大学红衣武士队实力更强,所以我坚信“我们支持的”球队会获胜。
  赛前热身阶段一切进展很好。杰克逊来极具比赛氛围,他戴了顶太阳魔队的小帽子,把脑袋靠在我的膝盖上,津津有味地看着。
  但比赛开始后,一切开始起了变化。太阳魔队第一次控球时就失败了,红衣武士队拿到球并迅速得分。太阳魔队再次传球失误,红衣武士队又得一分。之后太阳魔队再次失败,7分钟里我们队以0:14落后,根本没有发起过进攻。
  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离开体育馆。
  儿子先是小声礼貌地问:“爸爸,请问我们现在可以走吗?”我马上安慰他,“杰克,别担心,太阳魔队会反败为胜的。”但之后情势越发不妙,杰克并没有大喊大叫,他不是这样的孩子。但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太阳魔队继续处于弱势,杰克越来越焦躁不安。他非常沮丧,身体动来动去,很不开心地靠在我肩上不肯再看比赛。之后他又很小声地说:“爸爸,求您了,我们走吧,求您了。”
  当然,我们还是离开了赛场。对于杰克的请求我当然心领神会。我们是在第一节比赛结束时走的,之后的比赛是在街对面宾馆房间里看完的,没有了赛场的气氛,我们手握摇控器,太阳魔队的情况一不妙我们就立马换台(结局是杰克逊想要的结果:太阳魔队凭借最后一分钟进球以45:40获胜)。
  我多么希望当时能劝服他走回体育馆,尤其是当太阳魔队在下半场状态回转开始领先时,但杰克却做不到。他把失败看成了生理上的一种痛苦,他希望在失败的征兆一出现就马上停止一切。这就是杰克的性格,他一辈子都会是这样子。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竞争性会以不同于现在的方式展现出来,但是不管“重在参与”有多少乐趣,他永远都无法做到忽视结果。在他长大成人后,当学会一项新技能,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分数是多少”,这也是他上周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时问的问题。
  要想成为大人,杰克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去掉他的要强心理,将之替换成一种“更加成熟”的个性,如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等。相反,他所面临的挑战应该是如何发现一个有效途径帮助他疏导这种胜利的欲望。我希望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可以找到适当的方法能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这种竞争性上,我希望他能学着辨明哪种情势下他能够赢,我也希望他在失败时不要再哭了。
  但是我从未希望他去除这种想赢的欲望,也从不希望他学着做一个“输得起的人”。当然,作为父亲,我希望他能学着做一个优雅的失败者,即使输了也仍能做到彬彬有礼。但是杰克现在,而且以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你要是让我做一个‘输得起的人’,那我就直接做个‘失败者’给你看。”
  显而易见,我并不是说他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都不会变。他的梦想会变,他的技能会变,他的成绩会变,他所处的环境会变,此外,他的价值观也肯定会变,但是他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他个性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部分永远都不会变。
  ……

展开
目录

本书使用指南
引言:引领优势运动
●第一阶段:如何标识
●第二阶段:如何实施
●优势利用度测试
●你比你想象中的要更接近
●六步准则

 

第1步:打破误区——到底是什么在阻挡着你?
●认识海蒂
●三大误区

 

第2步:一探究竟——你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吗?
●优势的四大标志
●你的优势是指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兴趣有余、能力不足”的事又该当何论
●谁是你的伯乐
●发现、阐明、确认你的优势
●海蒂弄清真相

 

第3步:充分发挥你的优势——你如何充分利用你的优势?
●海蒂是如何变弱的
●海蒂又是如何变强的
●你的强势周计划
●发挥优势的四大策略:你的FREE采访
●F代表“专注”(Focus)
●R代表“懂得放手”(Release)
●E代表“教育”(Education)
●E代表“拓展”(Expand)
●询问一下朋友

 

第4步:阻止你的弱势——如何甩开你不喜欢做的事情?
●你最大的弱势在哪里
●发现、阐明、确认你的弱势
●再次使用你的强势周计划
●阻止弱势的四大战略
●海蒂停止打电话
●你的STOP战略
●S代表“停止”(Stop)
●T代表“合作”(Team)
●O代表“找出”(Offer Up)
●P代表“转换视角”(Perspective)

 

第5步:大声说出来——如何创建优秀团队?
●你喜欢做的事情我却不喜欢
●你在害怕什么
●对话1:聊优势
●对话2:我可以怎样帮助你
●对话3:聊弱势
●对话4:你可以怎么帮助我
●给以优势为基础的经理的一些建议
●乔治娅的团队

 

第6步:养成牢固的习惯——如何永远保持?
●优势发现之旅
●最牢固的习惯
●如果……会发生什么情况

尾声:表明你的立场
附录: 优势测试使用说明
备忘便签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