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情感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74217
  • 作      者:
    (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 H. Turner),(美)简.斯戴兹(Jan E. Stets)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孙俊才,女,1975年生,山东济宁人,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主要从事情绪心理学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情感社会学》总结了情感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附带介绍了与这些社会学理论相交叉的心理学理论。情感社会学从理论取向上可划分为:拟剧与文化、交互仪式、符号互动、交换、结构和进化等七种基本的研究取向。本书还总结了多位情感社会学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传统下的成果,并归纳了每一种理论的实证研究成果。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言<br>序言<br>第一章 情感社会学的概念<br>情感的成分<br>有多少种情感?<br>情感与理性 <br>情感社会学的理论简介<br>总结<br>第二章 拟剧与文化情感理论<br>欧文·戈夫曼的拟剧取向<br>史蒂文·戈登的情感文化<br>阿里·霍赫希尔德的文化分析<br>莫里斯·罗森伯格的情感与反思研究<br>培格·斯奥兹对情感异常的研究<br>坎迪斯·克拉克的同情理论<br>总结<br>附录 一位心理学家眼中的情感——詹姆斯·艾夫里尔<br>第三章 情感仪式理论<br>涂尔干对柯林斯的影响<br>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br>艾瑞卡·萨默-伊佛勒的互动仪式理论<br>总结<br>第四章 符号互动理论者的情感理论<br>乔治·赫伯特·米德<br>查尔斯·库利的贡献<br>苏珊·肖特的社会控制理论<br>谢尔登·斯特赖克的身份理论<br>乔治·麦考尔和J.L.西蒙斯的身份理论<br>皮特·J.布克的身份控制理论<br>大卫·海斯的感情控制理论<br>总结<br>附录 心理学家:托利·西金斯、查尔斯·卡沃和迈克尔·斯凯的研究视角<br>第五章 具有心理分析成分的符号互动理论<br>西蒙·弗洛伊德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贡献<br>托马斯·舍夫的羞愧理论<br>乔纳森·H.特纳的理论<br>总结<br>附录 心理学家对情感的研究——琼·坦格内<br>第六章 情感交换理论<br>乔治·C.霍曼斯的行为主义理论<br>彼得·M.布劳的理论<br>理查德·爱默生的权力——依赖理论<br>爱默生研究的拓展:卡伦·库克<br>爱默生研究的另外一项拓展:琳达·摩尔姆<br>爱德华·劳勒和严正九的关系凝聚理论<br>交换、依赖与合法性:凯瑟琳·约翰逊和丽贝卡·福特<br>交换、公平与情感<br>爱德华·J.劳勒的社会交换感情理论<br>总结<br>第七章 情感社会结构理论<br>西奥多·肯珀的权力一地位模型<br>罗伯特·塞姆的权力和地位理论<br>巴里·马可夫斯基和爱德华·J.劳勒的网络理论<br>情感的期望状态理论<br>约瑟夫·伯杰的感情期望理论<br>赛西莉亚·里奇韦的社会情感行为与地位理论<br>迈克尔·拉娃莉亚和杰弗里·哈瑟的“地位——兼容”情感理论<br>罗伯特·K.谢利的情操和期望理论<br>杰克·M.巴伯莱特的宏观结构情感理论<br>总结 <br>第八章 情感进化论<br>威廉姆·温特沃斯的“深度社会性”分析<br>乔纳森·特纳的进化理论<br>迈克尔·哈蒙德的感情最大化理论<br>总结 <br>第九章 情感社会学的展望<br>情感社会学中的概念问题<br>情感社会学的研究和方法问题<br>总结<br>参考文献<br>重要名词英汉对照表<br>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