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br>讲坛/通讯<br>北岛 青灯——献给魏斐德<br>刘东 北大课堂上的魏斐德<br>论文<br>李峰 欧洲Feudalism的反思及其对中国古史分期的意义<br>潘星辉 历史的错觉、假说与真相——从清初激进思想看明、清易代<br>曹建国 青铜编钟与《诗》的构体<br>衣若芬俯仰之间——《兰亭修禊图》及其题跋初探.<br>韩巍 对王国维“先公先王二考”的回顾和思考<br>都重万 试析“五四”时期李大钊介绍唯物史观之晚清学术背景、<br>胡志德 鲁迅及其文字表述的危机<br>吴晓东 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人的镜像自我.<br>评论<br>蔡亮 重构与解构——对美国汉学界早期儒学研究的一些回顾和思考<br>杨泽波 “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学研究儒学所遇困难的一个例证——《孟子心性之学》读后<br>书评<br>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戴沙迪)<br>佐藤正幸:《历史认识的时空》(王晴佳)<br>爱德华·弗里德曼、布鲁斯·吉里(编):《亚洲的巨人:中印比较》(黄锦欣)<br>阿贝勒‘古乌阿玛:《非洲的现代性:政治和宗教形态》(张伦)’.<br>狄考思玛:《古代中国及其敌人——游牧人势力在东亚历史中的兴起》(赵书新)<br>吴莉苇:《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古伟瀛)<br>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刘锦华)<br>杜德桥:《唐代的灵异体验与世俗社会——读戴孚《广异记>》(陈倩)<br>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田苗)<br>王沉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张瑞龙)<br>吕春盛:《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仇鹿鸣)
展开